李竞恒著《论语新劄——孔学的历史世界(修订版)出版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25-08-22 14:36:42
标签:
李竞恒

作者简介: 李竞恒,字久道,西元一九八四年生,四川江油人,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出版专著有《爱有差等:先秦儒家与华夏制度文明的构建》《干戈之影:商代的战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研究》《论语新劄:自由孔学的历史世界》《早期中国的龙凤文化》。


书名:论语新劄——孔学的历史世界(修订版)
作者:李竞恒 著
出版年月:2025-06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与一般对经典的注释、译解类著作不同,本书是以劄记的形式,对《论语》解释史上的疑义或现代读者可能有疑惑处进行商兑、分析,并基于思想史和当下的问题语境进行诠释,尝试提供考古的资料,恢复先秦的语境,以便让读者进入孔子的历史世界。本书之“新”,主要也是指对出土文献、古文字研究、考古发现等新材料的使用,除此之外,则还有古气候学、人类学、宗教学、经济学的新视野。

本书是作者于2014年出版之《论语新劄:自由孔学的历史世界》一书的修订再版,增订十余万字,另附作者《孔门封建考》《论周礼与习惯法》《试论原始儒学的重商和自由贸易思想传统》论文三篇(原刊《孔子研究》、《天府新论》)。许多考古知识丰富的读者,对经典阅读兴趣不大,很少关注《论语》的研究。而很多关注经典的读者,则常情怀有余,却不熟悉考古资料,对“孔子的历史世界”比较陌生。本书希望能打通二者之间的隔阂,为进一步推动《论语》的研究和经典的传播提供有益的尝试。

【推荐语】

竞恒熟悉考古资料,书中熟练运用考古学知识,将我们习以为常的句子,变为形象的考古图片,也有助于现代读者更直观地进入经典。当抽象的经典文献一点点在你眼前复活,慢慢地在骨骼上生出肌肉与发肤,你会发现,古代的思想是这样生动、形象,如同就在你眼前。
——《原道》创刊主编陈明

竞恒研究《论语》,此书最大特点便是独辟蹊径,以考古学材料、出土文献等最新发现,回到原始儒学诞生的历史语境。结合各种丰富的现代学术理论、视角,在传统注疏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古今、中西的汇通比较,以丰富的学科交叉视野,与华夏传统和现代文明的对接意识,去回溯到孔子、七十子那个原始儒学诞生时代,一个活泼泼、有鲜活生命力的历史背景中去。新意迭起,又十分有趣。
——上海开放大学教授鲍鹏山

竞恒此书使用了大量考古、出土文献等最新材料,从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哲学等诸多现代视角,回溯到《论语》的历史世界。充分释放了被近代激进思潮囚禁了百余年的原始儒学的真精神,既有正本清源、抽丝剥茧的辨析,又不乏新人耳目、曲径通幽的巧思。
——同济大学教授刘强

【作者简介】

李竞恒,1984年生,四川江油人。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师从周振鹤教授。主要研究先秦秦汉史、中国思想史、巴蜀文化、西南民族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已结项)。获四川省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著有《干戈之影:商代的战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中华书局,2024)、《论语新劄:自由孔学的历史世界》(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早期中国的龙凤文化》(人民出版社,2018)、《岂有此理?:中国文化新读》(四川人民出版社,2023)、《爱有差等:先秦儒家与华夏制度文明的构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古代西南夷的酋邦社会与历史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即出)等书。在《读书》、《孔子研究》、《原道》、《清华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多篇。

【目录】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附录一 孔门封建考
附录二 论周礼与习惯法
附录三 试论原始儒学的重商与自由贸易思想传统
初版后记
修订版后记

再版后记

拙作写于2013年,徐建新兄将其收入“论道书系”,2014年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至今已经十年。星霜荏苒,逝者如斯,十年匆匆而过。在此期间,我利用空闲时间,搜集新的相关考古、古文字资料,并保持对《论语新劄》进行增补与修订、打磨,又增加近二十万字。

2016年,梁文道先生主持的节目“一千零一夜”,曾经推荐过本书,再版之际,要对梁先生表示感谢。2013年底拙作初版时,得到过张祥龙先生的推荐。然而2022年,先生已归道山。我在《悼念张祥龙先生,记与先生的一次缘分》中说:“纪念 先生最好的方式,便是学习 先生的人格,并继承发扬先生未竟的事业”[1]。

十多年以来,我一直与关心并致力于重新发掘原始儒学,并将华夏原始儒学的精义,与苏格兰启蒙拓展出那种“不古不今”的演绎路径,并在现代自由市场和工业、技术的条件下,进行对接、发扬与再创造思考的前辈与朋友们,进行了很多交流,也获得了很多启发。感谢刘强教授、鲍鹏山教授对拙作的推荐,与两位老师的交流和学习,是非常愉快的经历。在拙作修订再版之际,向所有帮助过我的前辈、师友们表达诚挚的谢意。

本书的编辑吴庆先生,我们十多年前在网上相识,一直保持联系和交流。对于发掘华夏文明、原始儒学的真精神,对华夏民族的热爱,以及汉服等话题,是我们共同感兴趣的内容。此次由他来推动拙作的再版,也是美好的缘分。

李竞恒2024年9月19日

注释:
[1]李竞恒:《悼念张祥龙先生,记与先生的一次缘分》,自朱刚编:《缘在之思:张祥龙先生纪年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第2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