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峰书院位于浙江省缙云县仙都街道,面朝好溪,背靠好山。它以其独特的人文地理与变迁历史,传承着一方水土的文脉,诠释着文人墨客的志向,见证着传统书院文化在时代转型与发展中的探索。
9月19日,“服务自贸港,文化兴文昌”海南文昌融媒体行采访团走进文昌孔庙、溪北书院,感受文昌深厚的文化底蕴。
车马喧嚣的江苏无锡城区东门内,有一片古建筑群格外幽静,掩映在古树翠竹里的青砖黛瓦和碧池曲廊,古色古香。这里就是有着“海内百年以来言正学者,首东林”之赞誉的东林书院,自北宋年间创建以来,历经千年长盛不衰,闻名遐迩,受到历代士子的关注和仰慕。
在大连瓦房店市复州城西街,有一片保持完好的清代建筑,这便是建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的横山书院,距今有170余年历史。横山书院与银冈书院等被并称为清代四大“关外书院”(目前只有银冈书院和横山书院遗址得以保存),是大连地区最早出现的书院之一,也是辽南唯一保存下来的清代书院。
孔圣书院坐落在美丽的万绿湖畔,这里依山傍水,茂林修竹,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与现代化山庄交相辉映,悠然乡间,碧波千里,波光粼粼的湖面倒映着万里晴空,湖光山色,人间仙境,堪称世外桃源。
在东夷文化发祥地,古九州之一的山东青州,有一座始建于北宋的书院——松林书院。书院现为青州市第一中学所在地,院内青瓦斗檐,古柏挺秀,阵阵松涛与少年学子的读书声相和,墨香一缕,千年不绝。
运河与书院文化有近千年的交融,运河沿线书院总数多达777座。至今在全国保存为世界遗产的嵩阳书院,国家级保护单位的安定、东林、万松书院,以及其他的沿线省、市、县级文保单位书院如江苏扬州书院、梅花书院,浙江的杨文元公书院、慈湖书院等120余所。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降,儒家学说成为历代王朝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此后,孔子地位逐渐抬升,祭孔仪典日益完备,祭祀孔子被列入国家祭祀的重要一环,展现出鲜明的官方性格。
北宋仁宗天圣年间的一个春天,春风和煦。泰州海陵郡的清风堂内笑语朗朗,5位年轻人在此吟诗唱和,他们是范仲淹、滕子京、胡瑗、富弼、周孟阳。此时的他们并没想到,这几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将来会载入史册,在中华民族灿若星河的优秀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南宋爱国诗人谢枋得,号“叠山”,以其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儒家风范而震古烁今,因其而建的叠山书院如同智慧的灯塔,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宝库里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谢叠山与文天祥同科进士,同殿为臣,文天祥号“文山”,他俩并誉为南宋爱国志士的“二山”,被视为我国历史上两座爱国主义的精神丰碑。
在清代的天津书院中,问津书院是创办最早、办学时间最长、建筑规模最大的书院,以名师荟萃、开风气之先而闻名,人们将其和杭州的诂经精舍、广州的学海堂与广雅书院、保定的莲池书院等著名书院相提并论,奠定了其在清代特别是晚清教育界的重要地位,是天津教育史上颇具特色的书院。
花洲书院是我国著名书院之一,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古城东南隅,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范仲淹所创建。其为世人所熟知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即创作于此。花洲书院也因此而千古流芳。
戴蒙书院,位于浙江永嘉楠溪江流域的溪口村,由南宋理学家戴蒙与文字学家戴侗创办,因宋光宗赐书匾“明文”旌表戴氏故里,又称“明文书院”。
象山书院位于江西省贵溪市,亦名“象山精舍”,为南宋四大书院之一。其创始人为陆九渊,世人称其为“象山先生”。象山书院作为中国心学的发源地,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和重要的文化价值。
白鹭洲书院为江南著名书院,坐落于江西省吉安市城东赣江中的绿洲上。因洲上多栖白鹭,古人取李白诗句“二水中分白鹭洲”给洲命名。
今天的江苏省苏州中学位于繁华的苏州姑苏区,300多年前,它却有另外一个名字——紫阳书院。随着历史的变迁,现在的建筑已然没有当年的模样。但是,校园内一块石碑上,由乾隆皇帝亲手题写的四个大字“紫阳书院”却提醒人们,这儿就是在江南久负盛名、传承江南文脉的紫阳书院。
永嘉(今温州)对于中国文化有两大贡献,一为山水诗,一为永嘉学派。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谢灵运赴任永嘉太守,开山水诗之先河。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3年),王开祖设塾讲学于永嘉城东华盖山,华盖山又名东山,故后世称王开祖讲学之所曰东山书院。
重建后的万松书院设置了一明一暗、一实一虚两条文化主线:明为“明清知名学府”、暗为“梁祝爱情之地”,中轴线上以古代书院的布局为实景,而在右侧石林中又依自然地势巧妙点缀与梁祝“十八相送”有关的场景,如观音堂、草桥亭和独木桥等,美丽爱情传说与肃穆雅静书院虚实结合,相映成趣。
2019年2月4日,我和顾大朋、钱伟强老师一起到庆元的双沈村周大彬家过年。除夕之夜,学子们聚在宗祠读《论语》、发奖学金,这样的春节他们已经坚持了几年。
书院是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是传播中国文化、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交流学术的一种社会进步的组织形式。几千年的教育制度,组织形式,办学方向,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私学与官学”。书院则是代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一种以私人创建为主,官方资助为辅的“私学”基本形式。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