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马勇应庞朴先生的邀约,参与其主持的四卷本《中国儒学》的编写工作,其中,第一卷《儒学简史》由马勇独立撰写,在30多万字的篇幅中,将三千年儒学史做了系统、概略、完整的描述,目的是让读者通过该书能够清楚儒学发展历史的整体框架。最近,该书的修订扩充版《中国儒学三千年》由孔学堂书局出版。
在这样一个较为复杂的情境下,这个领域怎样保持自己的清醒,有自己的价值立场,坚守底线,做自己该做的事而不是别人希望你做的事,不成为给别人跑龙套的配角,这些是我们行业应该在未来5到10年,在越来越严峻的环境下该思考的问题。
《先进》这一篇与礼乐及礼乐背后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通常说《论语》是有内在逻辑的,作为《论语》下半部的开篇,这一篇非常重要。首先要理解这一篇是如何引领下半部《论语》后9篇的。不止本篇,而且整个下半部的10篇都是有内在的逻辑的。第二,这一篇与礼乐有关,这一篇的主旨就是礼乐。
宋人对《家语》的看法依旧与礼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随着礼学自身学术视域的演进,宋时的礼学风貌已大异于唐,对《家语》的关注焦点,也从经典内部之歧说造成的礼制争议,转到对原属于《礼记》的《中庸》的分篇上去。在此有必要先对唐宋礼学的发展变化及宋代经学的整体特征作一简述。
各位同道,晚上好。非常荣幸来到汲古公益讲堂,跟大家分享《诗经》,主题是女德与政治(或者说王治)的关系。今天是西方所谓的父亲节,似乎在父亲节讲这个主题有些格格不入。但是男与女作为人类性别的两极,永远纠缠在一起,当它遇到政治时,就更加复杂。我们今天就试着来理一理传统政治格局下的女德问题。
10月16日,“《孔子家语》与中国文化新认识”高端学术论坛在孔子研究院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涛教授发表题为“关于《孔子家语》的再认识”的主旨演讲,现予以摘选,以飨读者。
《孔子家语》并非后世“言之凿凿”的伪书。《家语》中的文献资料不仅纠正了不少传世文献的错误,更激活了一批为人们长期忽视的“伪书”,夯实了孔子儒学与中国早期思想文化研究的基础。尽管《孔子家语》可能经过了整理润色、传抄中的增损以及重新编订,但这与传统意义上的作伪具有本质的不同。《孔子家语》为今天人们认识孔子儒学、认识中···
日前,由国际儒学联合会等单位主办的“文澜重光”——《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本)云赠送仪式在杭州、台北两地连线举办。《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学术宝典,两岸人士围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了交流对话。这是海峡两岸人文交流的一桩盛事。
书院是儒家文化发展与传播的重要基地,起源于中国,又传播到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成为东亚儒教文化圈的共同文化遗产。中国传统书院为什么在宋代崛起?它与中华文化复兴、学术思潮的更迭有何关系?同属于东亚文化圈的韩国书院为什么能够成功申遗?韩国书院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是怎样的?在全球化的今天,书院···
10月19日下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与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简称“文研院”),在北大静园二院208会议室联合主办北大文研论坛:“祭祀、礼教与地方社会”。本次论坛邀请八位专家,分别从宗教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角度讨论“祭祀、礼教与地方社会”的内在关系,特别关注李天纲教授的著作《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北京···
我都忘了当初为何会选择哲学专业,不过如让我重新选择,还会选择哲学。肯定有兴趣的因素,但现在回忆起来应该说是在懵懵懂懂中被“哲学”选择了。我对中西哲学都有浓厚的兴趣。读大学的时候,经常逃课,大部分时间都去看课外书了。当时读书很杂,饥不择食,能找到的书就读,有点盲目挥霍阅读精力。有三本书,至今仍有鲜活的阅读记忆。
前面两位专家不仅讲了中国书院的传统和渊源,而且讲了书院在东亚、东南亚国家的流传和实践。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虽然本业是研究教育史的,但过去仅把书院当作一个历史的遗迹来看。大约从2000年以后,我逐渐发现,中国教育要追赶世界教育的发展水平,光是向西方学习,追随和模仿其形式是不够的,还要充分发挥我们自己的资源、自己的···
财富分配不平等,是重大而紧迫的问题,也是基本且长期的问题。共同富裕,是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基本且长期的任务。财富分配格局是三次分配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为了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同时调整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
9月28日上午,作为“2021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重要活动的辛丑年祭孔大典将在孔庙如期举办。每年的祭孔大典上,诵读祭文都是压轴项目,自从2008年“一代武侠宗师”金庸撰写祭文后,历年的祭文撰写作者也成为新闻追逐的焦点。今年受邀撰写祭文的是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特聘教授、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山···
书院是儒家文化发展与传播的重要基地,起源于中国,又传播到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成为东亚儒教文化圈的共同文化遗产。中国传统书院为什么在宋代崛起?它与中华文化复兴、学术思潮的更迭有何关系?同属于东亚文化圈的韩国书院为什么能够成功申遗?韩国书院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是怎样的?在全球化的今天,书院···
美国最高法院大楼建成于1935年,由美国建筑师卡斯·吉尔伯特(Cass Gilbert)设计。这座位于首都华盛顿第一街的建筑正门朝西,与国会大厦隔街而望。然而这座大楼的一些建筑设计细节与构思,却远不如最高法院作为美国司法权象征那般为人所熟知。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下,新风险与新挑战层出不穷,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激荡,人类前途命运面临考验。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成为人类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书院是儒家文化发展与传播的重要基地,起源于中国,又传播到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成为东亚儒教文化圈的共同文化遗产。中国传统书院为什么在宋代崛起?它与中华文化复兴、学术思潮的更迭有何关系?同属于东亚文化圈的韩国书院为什么能够成功申遗?韩国书院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是怎样的?在全球化的今天,书院···
胡文辉先生长期致力于陈寅恪研究,曾出版《陈寅恪诗笺释》,广受学界好评。最近他又推出了《陈寅恪语录》,将陈寅恪毕生治学之精华以“语录体”逐条呈现,并适当地加以按语注解。《上海书评》采访了胡文辉,请他谈谈笺释陈寅恪诗、编纂陈寅恪语录的心得感想。
我认为南孔文化在历史上起到了保存儒家血脉和儒家学脉这两方面的重要作用。血脉指的是孔家人的血脉,在历史大变迁的过程当中得以保留、延续到今天;学脉指的就是孔子所继承和发扬的斯文之道,能够得到传承发展,从宋代、元、明、清延续到今天,并且开枝散叶的文化现象,不断得到推进。我觉得南孔文化如果能够发展得好的话,对于衢州应···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