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有两座文庙,一曰府文庙,二为县文庙。因此前正定是府署所在地,又是县治,有两座文庙不足为奇,但时至今日仍能保存两处文庙建筑的实例,在国内却是不多见。说起对这两座文庙的保护,还要得益于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当年的“慧眼识宝”。
作为对中华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观念体系,儒学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在2500多年与时偕行的过程中形成了悠远绵长的思想的力量。为深入探究儒学的现代价值,促进儒学对话与文明交流互鉴,多年来,中国人民大学与韩国崔钟贤学术院联合主办“国际儒学论坛”,得到海内外儒学研究名家广泛关注,已成为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儒学盛会。
著名汉学家孔汉思(Hans kung)曾提出“世界伦理”理论,认为“没有基于全球伦理标准的国际关系新范式,就没有全球的和平与正义”。2021年孔汉思去世,有关世界伦理的讨论进入新的转型和定位。“世界伦理”的文明基础是什么?中国儒学能为世界提供哪些智慧?
孔子是中国儒家的创始人,自汉代后被奉为“圣人”;又因其对中国及世界的巨大影响,被联合国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一生主张“述而不作”,其思想主要反映在由其弟子结集的《论语》之中。一部《论语》,其文约意丰的言辞语句,蕴含着鲜活的中国智慧和包罗万象的人生道理,可助人以修身、为学、齐家、治国等等,因而被历代视为了解···
宋代的宗族重建不仅是随着经济变迁而自然发生的历史现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儒家学者主动设计的结果。儒家知识分子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制在宋代宗族重建中起了关键作用。
今日中国欲传承华夏儒教文明,欲为往圣继“人格之天”之绝学,首当回归儒学“人格之天”之古老信仰,还儒学为宗教之学之本来面目。“人格之天”是儒学所有“天”之信仰之本源,若无“人格之天”,所有其他儒学之“天”之信仰均不能成立。若无“祀天”之“国之大祀”,非但国家丧失其最高合法性之超越神圣基础,中国亦不可称为华夏文明之国。
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以其超群不俗的史识、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深厚的理论素养以及深刻的人生体验记述并反思数千年的历史,研究当时社会现实,在批判地继承各家义利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义利观:重义,义中有利;重利,利以生义。
“崇德”和“尊法”凝聚着我国古人的经验智慧,在传统的国家治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崇德尊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因,深植于百姓大众心中,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为世界的社会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圣人达而赏罚行,圣人穷而褒贬作,褒贬者万世赏罚也。达而赏罚行,圣人处常也。穷而褒贬作,圣人处变也。春秋乐道尧舜,盖尧舜处其常,而孔子处其变。试观春秋初年何往而非变,惠公隐桓之传国,父子之变也;祭伯非命而私交,君臣之变也;仲子妾母而上僭,夫妇之变也;君臣父子夫妇人之三纲尽变于一年之间,春秋虽欲不作可乎哉?
明清孔府档案是系统记录孔氏家族的私家档案,不仅记录了该时期孔氏家族的各项活动,而且载有大量诗文。这些诗文为研究明清时期的文学批评史、戏曲史、文体学史提供了较为珍贵的资料,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价值。
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学的起源和发轫期,商周金文是探索古代文学在先秦时期发展历程的重要的第一手共时资料。商周金文中有不少叙事性质的铭文,叙述器主生平事迹以及建功受赏等事项,类似于后世记叙文体。但较之后世,商周金文中的叙事无论是在叙事要素、叙事顺序还是叙事视角等方面,都具有自身较为明显的特征。
殷周时代是我国上古文化制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铸就了青铜时代的辉煌。这一时期,文字发展成熟,除甲骨文外,现存约两万篇金文,记录了政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制度文化的变迁。但历来金文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古文字学、历史学等领域,对其文学价值关注较少。实则金文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诗经》《尚书》。
有周一代,礼乐煌煌、文采纷郁。孔子曾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青铜器经过夏商两代发展,到周代达到鼎盛时期,其上铸刻的品类多样、内容丰富的铭文,是我们了解周代文明的重要文献。青铜器作为藏于宗庙,被冀望永传后世的家族重器,其铭文记载了诸侯分封、官员册命、诉讼纠纷、家族世系、战争婚姻、道德说教等内容,涉···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经过改革的儒学不但相互补充、相互配合,而且相互吸收、相互渗透。作为西方文明先进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的结合,预示着中西文化融合进入实质阶段。我深信,在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共同构成的基本价值体系的推动下,中华文明必将迎来伟大的复兴。
所以说,敬天法祖之教,简称“天祖教”,才是中国本土的、固有的、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滋生繁衍的土壤。只有这个宗教才可以和基督教、佛教等外来宗教相提并论。
科举制度是隋唐时期开创的人才选拔制度,宋、元、明、清各代沿用,于1905年废除,沿袭1300余年之久。明代是科举考试的鼎盛时期,无数读书人利用所学知识,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经邦治国,报效国家,留下历史美名。浙江余姚是明代科举重镇,人才辈出。余姚人王华和其子王阳明及其女婿徐爱就是通过科举考试走向辉煌人生。他们的科举···
透过《家礼》,可见朱熹礼仪世界的神圣维度:祭之在祠、祭之在时、祭之以物、祭之以诚共同构建了祠堂为中心的神圣空间;同时,在祠堂举行的冠、婚、丧人生礼仪以及日常礼仪则显示了祠堂作为凡俗空间的面相。
欧洲使用拼音文字,很多国家的语言其实是很近的亲缘关系,但体现在文字上就是不同国家的语言,特别是同一个语族内的各种语言,一个人很容易学会,如日耳曼语族中的英语、德语、挪威语、瑞典语、丹麦语、冰岛语等,说起来是不同国家的“外语”,但其实更接近中国人理解的各种方言。
清明节,又叫扫墓节、踏青节、三月节等,时间在农历春分后第15日,公历4月5日前后。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历史上一度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在传统社会中,它的节期持续时间较长(五六天到十几天,各地各时代不等),一方面是扫墓祭奠、怀念离世亲人的节日,一方面是踏青嬉游、亲近大自然的节日。
当今有一种国学学者,专以枉道谄媚愚庸为能,大致是:穿凿附会、百般循情钻眼地论证现代社会的一切价值在古代本来就有,他要揭示给现代人看,证明老祖宗和现代人本来是一伙的。同样,现代人所批评古人的思想行为,是被误解曲解了,他要千方百计证明古人并没有那样做、那样想。最典型的,就是论证孔子并没有诛少正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