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建英】再析章太炎“评孔”态度之转变——从“以贬为主”到“以褒为主”

具体言之,章太炎转向褒孔为主有以下原因:他认为孔学之精髓是史学,史学作为国粹可激动种性;基于古文经学、“真如”哲学立场来相对客观地评说孔子、孔学,符合其本愿;孔学的核心精神即“依自不依他”与其新哲学高度契合,可为传播新哲学、增进国民道德提供助力;宣扬孔学亦有助于团结崇信孔学的革命力量。

杨国荣 著《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增订本)》出版

本书从一个新的视野出发,对阳明心学展开多维度的阐释,思路开阔,创见颇多,具有开拓性。尤其从“存在”的维度上阐明阳明心学的个体性特征,进而提出“存在意义”的转换问题,明确肯定阳明心学将情感、意志视为主体应有的规定,这都是同类著作中少见的。又如从阳明学关于“心体”、“本体”与“工夫”等方面所表现的二重性引出其演变分化的历史···

【吴钩】说说明代不可思议的货币政策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之后,推行大明宝钞。但明政府发行宝钞,完全可以用“随心所欲”来形容,既不设准备金,不分界发行,又无发行额度的预算,无任何称提的政策。总而言之,朱元璋想印多少贯钞票就印多少贯。而另一方面,明初,官府严厉限制人口流动,工商业严重凋敝,社会退回自然经济状态,财税规模极小,且赋税以实物为主,这几亿贯的宝···

2024年北大-中大哲学系“经典与解释”暑期讲习班系列活动纪要

2024年7月22日至7月27日,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哲学系2024年“经典与解释”暑期讲习班暨《中国哲学》课程建设工作坊在贵阳孔学堂顺利举办。本次活动主题为“因循与塑造:中国哲学的秩序问题”,讲习班以中国哲学中的秩序问题为核心,由老师组织同学进行文本会读以及学生论文报告。

“礼乐文明的精神”第十届中国经学国际研讨会与会学者参观松江区博物馆《昆冈传砚——···

2024年8月30日晚,“礼乐文明的精神”第十届中国经学国际研讨会的与会学者陆续赶来上海松江报到。

千年学府观澜书院导读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踏上湖南资兴这片充满灵气的土地。我是您的导游,今天将与您一同探访一处历史与文化交融的圣地——观澜书院。

【谭剑 杨琳 袁慧晶】探访“四大书院”,感受千年文脉

书院,大致起源于唐,崛起于宋,经元、明、清各朝,直至今日依旧弦歌不断。从最初的藏书之地,到后来逐步演变成读书、教书、写书的文化教育机构,书院承载着悠久的中华优秀教育传统和文化传统。

【吕庙军】清华简与先秦诸子思想交融研究新进展

迄今为止,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已发布13辑清华简整理研究报告,凡64篇简文。清华简公布以来,以其丰富内容和珍贵文献价值,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极大反响。清华简向以经史类文献而著称。

【孙广 张俊华】从“贞”“真”同源异用论儒道天人观的分野

儒家继承周公以来的礼乐传统,注重“以天合人”,强调天道为人事服务,其重点在于王道政治。故儒家使用“贞”字,从祭祀占卜之对鬼神的顺从,衍生为下顺乎上的政治秩序之“正”,其阐释重点由“神”转向“人”。“真”“贞”二字虽然源出宗教祭祀,但在儒道两家的运用中均注重于人与社会的合理秩序。

【胡霖】孔门后学的离散与楚国儒学的演进

孔子卒后,七十子及其后学的离散,对于推动儒学南传具有关键作用。楚国儒学之所以能够兴盛,不仅得益于鲁、魏儒学文化圈的辐射影响及其“为王者师”传统的光大,更离不开吴起变法所引起的楚国士风、学风的转向。吴起入楚在楚国儒学发展史上起着关键性的转捩作用。

【专访】本源人文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本源社区书院创院院长杨冰女士:同归生命本源···

本源社区书院由河南省本源人文公益基金会发起人胡葆森先生创立,是本源人文公益基金会下设旨在提升社会民众人文素养、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一项纯公益项目计划。书院意在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书院为教育和传播形式,架构传统文化及人文教育推广的基础网络,营建更贴近大众的社会普及平台,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人文教育在现实生···

[日] 佐藤将之 著《参于天地之治:荀子礼治政治思想的起源与构造》出版

“礼”对其他概念的吸收重组,发展了出一种指向伦理目标的,又具有客观性的政治哲学,其以人间的治乱议题为终极关怀,试图解决失序,即实现人类社会的秩序与安定,“治”的达成。荀子的礼治论不仅在汉朝国家体制设计中占据了核心地位,更对后世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约翰·克拉克】治愈哲学之疾

哲学在衰落,这样的说法你可能一直都听到。衰落的证据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毕业生减少,他们找不到工作,看不到前途,文化界对哲学的生死没有任何兴趣。衰落已经成为令人腻烦的客观事实。

【约瑟夫·爱波斯坦】身不由己地再次陷入孤独

随着智能手机、播客、社交媒体等的到来,每天的生活都变得更快捷,更拥挤,更加难以控制。尤其是在年轻人之中,心理治疗变得越来越常见。现在的理想似乎不是朋友越多越好,反而是朋友越少越好。在许多人看来,独处似乎不再是个坏主意。

【乔治·斯夏拉巴】金钱专制

自由美德能够拯救自由正义吗?

【拉法特·马佐布】废墟中的生命:与科斯提卡·布拉达坦的对话

在对话中,拉法特马佐布邀请科斯提卡·布拉达坦(Costica Bradatan)讨论失败问题,结合建筑师作为文明叙述者的角色,剖析保护何以成为人类的基础本能。

【安纳德·杰普奈克什·维迪亚】不治之症与转型体验

本文论述了人生在世的短暂以及作者被诊断患上不治之症后所经历的转型体验。

【姚海涛】剖析与建构并行的思想历程——《荀子思想理论范畴及体系》平议

《荀子思想理论范畴及体系》深契荀子大义,以扎扎实实的学问态度和孜孜矻矻的学问精神,将心、性、王、圣、礼学、群、分主要的范畴抽绎出来,逐一进行细密剖析,从概念入手董理荀子思想,是为得之,真正做到了文本与诠释互显。

【郭沂】中国哲学的元问题、组成部分与基本结构

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天人关系,元问题则是人应当如何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了解决其元问题与基本问题,中国哲学形成了本原论、人性论、人心论、人生论、伦理学和政治学六个组成部分。

【余一泓】法后王:《柳文指要》述论

近代闻人章士钊亲历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政治、文化巨变,也是长期保有相当地位的旧派文化人。他晚年所成的《柳文指要》,正是在藉柳宗元之文为媒,面对趋新世变调和新旧的论史之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