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相通、相融:东亚历史与人文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年7月7日,“相邻、相通、相融:东亚历史与人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外国语学院、历史学院以及韩国仁荷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旨在通过中韩双方学术交流与研讨,共同推动东亚历史与人文学术研究交流与发展。

《现代哲学》创刊40周年学术研讨会第一分论坛综述

2025年7月5日,《现代哲学》创刊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锡昌堂举办。本次研讨会以“现代哲学与现代化”为主题,聚焦哲学学科前沿动态与学术交流平台的时代使命,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现代哲学》 “经学与中华文明”专栏工作坊(第二期)顺利召开

2025年7月6日,由现代哲学杂志社、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办的《现代哲学》“经学与中华文明”专栏工作坊(第二期),在中山大学锡昌堂103讲学厅举办。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近三十名学者齐聚一堂,展开深入研讨。

中华民族家风家教传承发展展览会开幕 专家建言注入“家”动力

13日,第二届中华民族家风家教传承发展展览会在珠海开幕。本届展览会以“华夏千年家风·中国家教航灯”为主题,展区面积约10000平方米,通过珍贵历史文物展示与高科技互动体验相结合方式,让观众得以“触摸”历史,亲身感受家风文化的深厚底蕴。

北京孔庙祀典文化展开展 解读祀典历史与人文精神

“礼乐教化——北京孔庙祀典文化展”9日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开展,展期至10月12日。展览以“礼乐教化”为核心主题,系统梳理与展示绵延两千余年的孔庙祀典文化。

“新孔学与子曰文献”学术研讨会纪要

2025年7月2日至3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办的“新孔学与子曰文献”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成功召开。

王钧林:在《〈尚书孔传〉训诂研究》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非常感谢杜老师的邀请,使我有机会来参加这部书的出版座谈会。

上饶师范学院第九届“朱子文化寻踪之旅”研学暨“朱子文化在书院”田野调查活动圆满结束

6月30日,上饶师范学院第九届“朱子文化寻踪之旅”研学暨“朱子文化在书院”田野调查活动圆满结束。在为期5天的活动中,上饶师范学院14名学生在朱子学研究所副所长胡荣明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上饶市信州区、铅山县、弋阳县、婺源县、德兴市,九江市庐山市等地,围绕“朱子文化在书院”主题,通过实地参观、考察调研和座谈交流,深刻感悟中华优···

“《国际儒藏•韩国编•礼记卷》编纂与新时代国际儒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举行

7月7日,“《国际儒藏•韩国编•礼记卷》编纂与新时代国际儒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余位专家与会。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荣誉一级教授、《国际儒藏》总编纂张立文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主持。

经典研读 启智增慧 ——孟子学堂 孟母学堂落户济宁为己塾书院

7月8日,“孟子学堂”“孟母学堂”揭牌仪式在济宁为己塾书院举行。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来先生及夫人杨颖女士,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袁汝旭,孟子研究院研究员、济宁为己塾书院创办人赵永和为学堂揭牌。

【马利亚·马内利】儒家思想与古希腊哲学“遥相”共鸣

当讨论现代语境中的儒家思想时,学界常有人指出,孔子的诸多理念与古希腊哲学存在深刻共鸣。得出这一结论并不令人意外——两大传统思想均萌芽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在轴心时代的文明沃土中同步孕育。

李耀平 著《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研究》出版暨后记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以下简称《陆疏》)是三国吴人陆玑的一部诗经学研究著作,该书突破汉儒关注名物人文意义的传统,开辟以考据名物治《诗》新途。

干春松 著《儒家政治哲学大纲》出版暨后记

本书脱胎于在北大开设的儒家政治哲学课程,经三四年的沉潜而完成,《儒家政治哲学大纲》聚焦于儒家政治哲学中诸多核心范畴,对天/天道、王道/霸道、大同/小康、世袭/禅让、那县/封建等关键词做了长镜头式的全景厘清,通过制度史和观念史的视角,在古今中西的背景下考察历代思想家如何证明这些制度或观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与平等、···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曲阜开幕

7月9日上午,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曲阜开幕。本届论坛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

“陈来书屋”学术茶座启动仪式暨陈来先生学术讲座活动成功举办

7月8日,“陈来书屋”学术茶座启动仪式暨陈来先生学术讲座活动在孟子研究院成功举办。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来先生及夫人杨颖女士,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袁汝旭,党委委员、副院长赵龙、毛景卫,邹城市委宣传部、邹城市委党校、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邹城市干部政德教育中心、邹城市融媒体中心有···

《寻古中国·齐鲁记》探秘周朝鲁国人的礼乐生活

历史上的鲁国,是周朝分封的姬姓邦国,疆域主要在今天的山东中部和南部。鲁国是周礼的忠实践行者,鲁国人孔子在继承周礼的基础上,提出“仁”的理念,成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什么力量推动“礼”在鲁国生根发展?孔子为何会频频梦到周公?孔子和老子之间又有过怎样的风云际会?

从紫禁城到孔子故里 ——在孔子博物馆品读“儒家文化”的千年智慧

2025年7月8日,《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在孔子博物馆开幕。

“儒家文化特展”亮相孔子博物馆 140余件文物诠释“大道之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7月8日,由故宫博物院与孔子博物馆联合策划的“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在孔子博物馆开展,汇集140余件/套重量级文物。

【王璐】文化史视野下的“人文宗教”论:钱穆儒教观研究

他提出“人文宗教”概括以儒教为代表的中国宗教,以“入世—大群—一元论”与“出世—个人—二元论”作为区别中西宗教概念的坐标;继而,他又从中国人文精神中抽绎出“人心一元论”,以此作为阐释儒家人文宗教信仰意涵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钱穆通过批判西方宗教与现代化弊端,论证儒教的优越性与现代价值。

文王既没 文不在兹乎 ——重庆南山大讲堂暨当代儒者主题研讨交流成功举办

2025年6月,重庆南山夫子祠薪火相传,儒者齐聚,西南和东南地区的数十家国学机构齐聚重庆南山,共同参与由李里先生儒门所辖的重庆南山传薪书院暨南山夫子祠主办的“南山大讲堂暨当代儒者主题研讨交流”活动,共绘儒学复兴新篇章。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