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葬制变迁的应节文字。这种学问文字,我是不敢转发的。因为它除了学问、知识,没有善意的导向和热忱的性情。貌似所谓理性、公允、辩证、学术云云,但恰恰因为没有善意的导向和热忱的性情,就没有教化作用,相反还有消解教化、启挑反传统、反教化的作用。
在古代,成丁意味着要给官府服役,到了老年则解除服役义务,从成丁算起,到进入老年为止,这一年龄段便是役龄。役龄越短,说明役的负担越轻,反之亦然。多少岁算成丁,多少岁算老年,取决于法律的界定。西汉景帝时,以20岁作为成丁的年龄标准,60岁为老免年龄,可以算出役龄是40年;昭帝时又将成丁年龄提高到23岁,将老免年龄提前到56···
金宏利是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自2021年9月17日入学即加入明明德读书会,正式开启《论语》诵读活动。今天,2022年4月4日,是诵读《论语》的第200天,她认真写下了自己的感悟与收获......
3月25日,河北儒学会教育普及委员会委员、河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温玉春先生,在河北儒学会教育普及基地安吉书院,为国学爱好者做了“谈古代乐律”的报告。温老师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听众展示了中外乐律构成的差异,简洁明晰地诠释了历代古籍中乐律规制的原则与意蕴。通过中外乐律规制的差异,温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中外音乐的不同特···
在番禺区化龙镇,街坊们沿着莘汀村牌坊口往村中步行几百米,一座古老祠堂映入眼帘。抬头望去,大门正上方悬挂着“屈氏大宗祠”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大门两侧有对联:“禺山衍派临海名宗”……
明代初期,府、州、县都办起了官学,而书院的发展则陷于停滞。这种状况从洪武年开始一直持续至弘治年间(1368年~1505年),明孝宗曾坦言:“本朝无书院之制。”
东汉末年,番禺人杨孚从洛阳回归故里,卜居珠江南岸。他见附近有一山岗(今广州市海珠区漱珠岗)奇石叠起,古木参天,环境清幽,便结庐其间,著书讲学,聚徒授业。漱珠岗从此留下岭南书院的早期印记。
清初“三大家”之一的屈大均在《广东文集》序言中说:“广东居天下之南,故曰南中,亦曰南裔。火之所房,祝融之墟在焉,天下之文明至斯而极。极,故其发之也迟,始燃于汉,炽于唐于宋,至有明乃照于四方焉,故今天下言文者必称广东。”
2022年4月5日,正值壬寅年清明吉日,曲阜孔子儒学促进会原定于今日组织部分曲阜孔子后裔入孔林祭祀先祖,但因近日疫情突至,防控形势严峻,为了落实曲阜市委市政府防控工作的要求,今年全部实行云端祭祖。各地孔子后裔可通过“孔子世家网”微信公众号或孔子世家网站点击“云端祭祖”专题免费在线祭扫。
儒家网传统节日图卡(高士涛书写系列),儒家网出品,高士涛书写,谌衡制作。
随着现任特首林郑月娥宣布不再寻求连任,她的长期公务员政治生涯即将划上句号(42年),而下半场的香港必然迎来一位新特首,不仅是职位意义上的,也是人格意义上的
儒家网二十四节气卡(系列之二),儒家网出品,高士涛书写,谌衡制作。
真德秀的命运思想思想与程朱理学密切相关。命运是术数所关注的核心内容,也是儒学和术数一直共同关注的焦点。探究真德秀的命运思想,亦即论证其术数观。他所秉持“以儒为本”的命运思想,直接造就了“以儒为本”的术数观。
对20世纪有关“家国同构论”各种理论的批判性反思,是重新理解中国传统政治中家国关系的关键,也是重建以“家”为方法的现代中国国家理论的根本。本文试图从历史政治学的视角,以家国关系为根本问题,以中国周代国家理论构建为核心,探讨其中所蕴含的亲亲与尊尊的张力,思考家国文化如何通过调和亲亲与尊尊维系中华政治文明的传承,并在此···
陈确、颜元不仅对宋儒的道德本体论提出质疑,甚至反对“变化气质”这一宋明儒的共法。他们以自然人性论为基本立场,对宋儒基于天理观的本质人性论实施了“思想突破”。陈确、颜元以及后出的戴震以人性问题为突破口对理学的批判,预示着理学传统的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