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卫视“国学小名士”:国学的青春化表达

跨越历史长河里的名山大川、踏上丝绸之路追寻古人智慧,一路走来,翻四书、阅五经、诵诗词、话传承,《国学小名士》步履不停地拓展着文化类节目的道路。

首届湘商文化品牌大会暨纪念王船山诞辰400周年活动启动

12月21日上午,首届湘商文化品牌大会暨纪念王船山诞辰40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掌上湘商VPP同时上线。

二程故里家风教育基地揭牌暨嵩县首届程朱理学文化节隆重开幕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两办精神,嵩县县委、县政府9月29日在该县田湖镇程村隆重举办了“两程故里家风教育基地”揭牌暨嵩县首届程朱理学文化节开幕仪式。应邀参加会议的省市领导在主办单位的陪同下走上主席台,开幕式由嵩县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李彩民主持。

【丹尼尔·卡尔克】反对道德圣人

美国著名哲学家苏珊·沃尔夫写道,“我很高兴我本人和我最关心的人都不是道德圣人。”这则声明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随笔的开场白之一,沃尔夫在该文中设想了道德完美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如果你参与沃尔夫的思想实验以及她从中得出的结论,你就会发现,该声明能够把人从道德完美的陷阱中解放出来。

钦明书院招生简章

书院每年冬至日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招生活动。品行端正,具备一定传统儒学教养者,届时可申请注册为院生。申请者须对书院宗旨、学规知悉认同,并得无碍参与书院全员必至之教学活动(即月会)。

海内外人士冬至日齐聚山东邹城 追思亚圣先师孟子

农历戊戌年冬至祭孟大典22日在孟子故里山东邹城举行,海内外孟氏后裔及社会各界人士齐聚孟庙,追思亚圣先师孟子。

戊戌年冬至祭孟大典在孟子研究院举行

12月21日,戊戌年冬至祭孟大典在孟子研究院举行。活动由孟子研究院、“学孟子·行善举”志愿者协会、孟子思想研究会等单位联合发起。

【儒家邮报】第300期

《儒家邮报》主要为各界人士提供与当代儒家有关的各类信息,仅仅是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所刊登的文章并不完全代表编者的立场和观点。《儒家邮报》系公益性非赢利的电子出版物,编辑人员亦系义工,刊登、转载任何作品皆不提供稿费及其它版权数据,著作权、出版权事宜完全归作者自行处理。

《桑榆匪晚集——朱杰人学术论文自选集》出版暨自序

本书为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朱杰人教授的学术论文自选集,收录近三十篇文章与讲稿,为其数十年来在文史研究领域耕耘成果之集合,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书所收录文章内容涉及广泛,涵盖经学、《诗经》学、宋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等多个领域,既有作者早年在宋代文学史、宋代文献整理等方面的论文,也有跟随程俊英先生后深入《诗经》学研究···

朱杰人著《朱子学论集》出版暨前言

《朱子学论集》是朱杰人教授有关“朱子学”研究和组织实践的集大成之作比较全面而具体地记录了朱先生一些颇具学术特色和学术影响的学术观点也比较立体地呈现出朱先生不断思考和全力组织推广朱子学的事功成就。

【吴钩】金庸武侠世界中的侠客过圣诞节吗?

一名网友在网上发帖问道: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有佛教徒(如少林高僧)、道士(如冲虚道长)、摩尼教徒(如明教教主张无忌)、回教信徒(如霍青桐便是一名回部女性),为什么却没有提到一个基督教徒?

【李巍涛】“法与时转则治”:汉代法律思想的嬗变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从未中断,而没有中断并不意味着没有经历变化,相反,恰恰是这种应世而变造就并彰显了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韧性。能够顺应社会发展而不断自新,能够依靠理性来寻求自我突破是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韩非子·五蠹》),这种强调法度顺应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思想作为文化自新的···

“清代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为推动学术界深入研究清史,引导清史研究健康发展,2018年12月22日至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承办的“清代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湖北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辽···

《九九消寒图》绘红梅、聆听二十四节气主题讲座、学包饺子……同济大学这样过冬至

“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聆听二十四节气主题讲座、学包饺子、品鉴自己亲手包的饺子……21日,在中国传统节气“冬至”到来前一天,同济大学启动“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150名学子分别齐集该校四平路校区西苑食堂面食部、嘉定校区春禾苑食堂面食部,通过耳听、手动、口尝等多种感官体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贺冬祭祖大典在苏州市姑苏区泰伯庙隆重举行,准备了整整五年

“鸣锣九响,击鼓九通;开启山门,恭迎先祖。”21日,随着阵阵鼓乐声,传统的贺冬祭祖大典在苏州市姑苏区泰伯庙隆重举行。据了解,这是近百年来,苏州市举行的最大规模贺冬祭祖仪式。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