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道是日本的传统竞技运动,绵延至今,现在日本许多大学都设有弓道俱乐部。弓道部、剑道部、空手道部往往是最受男女学生欢迎、参加人数最多的俱乐部。在欧洲和北美各国,由日本人主持的弓道馆也与日俱增,甚至弓道进入西方的一些学校。
据宋人笔记《避暑漫抄》记录,宋太祖赵匡胤曾勒石立誓,将石碑锁置太庙中,后世嗣君即位,必须入而跪读:“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无独有偶,《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也曾铸一铁牌,置于宫门中,上书禁令:“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历史纪录片《南宋》开播时,我一直追着看。应当承认,这是一部堪称制作精良、且视角不落俗套的作品,创作团队似乎有野心颠覆“宋朝积贫积弱”的成见、再现引人注目的南宋文明成就。它用一集中讲述了临安的市井繁华(《临安梦华》),一集讲述了南宋的文学成就(《诗词流域》),一集讲述了宋画艺术(《宋画江山》),一集讲南宋戏剧“南···
翻开《东京梦华录》、《梦粱录》、《都城纪胜》,可以发现,在宋朝的开封与杭州,几乎各个行业都产生了一堆知名品牌。
每年的这个时节,樱花竞相绽放,以“三月赏樱,唯有武大”闻名于世的武汉大学都会如期举办樱花节,开放校园,让游客踏春赏花。
这篇文章昨天推送过,但由于本人看剧不仔细,将剧中宰相任命状的落款人看成了“赵匡胤”(实则是“赵光义”),导致在这一点上对编剧的批评有误,十分抱歉。
最近涮了几集电视连续剧《大宋传奇之赵匡胤》,发现槽点太多了。我说的槽点,不是指人物故事的敷演、情节的编排,作为电视剧,虚构故事情节是必需的。但在对白、剧中名物、道具等细节处理上,不能张冠李戴嘛。而《大宋传奇之赵匡胤》这方面的差错,非常之多。
德国大学者马克斯•韦伯这么评价传统中国的司法官:“中华帝国的官吏是非专业性的,士大夫出任的官吏是受过古典人文教育的文人,他们接受俸禄,但没有任何行政与法律的知识,只能舞文弄墨,诠释经典;他们不亲自治事,行政工作掌握在幕僚(指师爷、胥吏)之手。”我曾将这句话放上微博,询问网友:你认为韦伯说得对吗?果然不出所料:多···
钱穆先生是我敬佩、并且影响了我历史观的一位前辈大家。但有意思的是,我是一名宋朝文明的鼓吹者,钱先生则对宋朝评价不高。
中国古代有没有“专制皇权”?这是一个需要厘清的问题。在许多人的想象中,既然君主处于权力金字塔之顶尖,那皇权一定是不受任何限制与约束的,皇帝一定是口含天宪、出口为敕的。也许在帝王“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的秦始皇时代
钱穆先生于我个人的读史经历而言,有重大意义。我少年时多读鲁迅、柏杨杂文,对中国历史、对传统文化持一种反传统的浅薄启蒙主义立场。直至年岁渐长,对国史了解渐深,此时读了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著作,才慢慢将自己的历史观扭转过来。
福山认为,传统中国属于低信任社会,家族组织发达,但其他社群组织匮乏。如果福山的论断是准确的,那么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伴随着传统宗族趋向于瓦解、乡村熟人社会被城市陌生人社会代替,社会信任走向崩溃似乎是无可避免的。然而,恰好我最近正在读宋代的一些笔记,这些笔记呈现出来的宋代社会,恰恰跟福山的论断完全不一样,换言···
本文为非虚构,每一个字,每一个细节都出自史料,绝不迷惑人蒙骗人。
各坊工价,总以九九平九五色(99银),按日按工给发,钱照时价高下
一直以来,许多人对于宋代,是存在成见与偏见的,比如一说起宋朝,马上就会联想到“积弱积贫”。
据说正在播出的宋朝背景长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再现了宋代雅致的的生活文化,剧中人说出了“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的台词。这句台词出自宋人笔记《梦粱录》,是南宋时杭州的民谚:“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许戾家。”台词中的“累家”,准确的写法是“戾家”,是外行人的意思。宋人认为,这四件雅事···
哪些宋朝人设若生活在大清,确切地说,生活在雍正—乾隆盛世,会被大清皇帝砍了脑袋呢?——这当然是一个假设性的问题,不可能得到直接的证实。
张扣扣案是一起引发舆论强烈关注的血亲复仇案,据检方指控,1996年8月27日,因邻里纠纷,张扣扣母亲汪秀萍被当时17岁的王正军伤害致死。1996年12月5日,王正军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2018年春节,张扣扣对王正军等人作出报复。
中国传统司法制度有一个颇受人诟病的地方,就是过于重口供,为取得犯人认罪的供词,允许用刑讯逼供。
晚清京师大学堂的总教习吴汝纶在一封教训儿子的家书上说:“凡为官者,子孙往往无德,以习于骄恣浇薄故也。”他点破了一个自古存在的“官二代”现象——官宦子弟因为“习于骄恣浇薄”,故而“往往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