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日至27日,由山西大学哲学学院、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孔子学会、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共同主办的“东周和近代的特殊时刻与中国哲学的两次突破”学术研讨会在太原成功举办。
2025年3月14-16日,“世界历史”中的中国哲学研讨会暨中国哲学史学会2025年年会在湖北武汉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哲学史学会主办,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承办,武汉大学《民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协办。
7月9日至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来自国内外的数百名嘉宾学者围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旨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全球现代化进程、促进人类共同繁荣进步贡献智慧。
7月7日下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与阿根廷-中国研究中心交流座谈会于知新楼A座2106会议室顺利举行。阿根廷-中国研究中心学术协调员达芙妮·埃斯特斯托、研究员朱莉叶塔·玛丽娜·埃雷拉,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王加华、副院长陈峰、中国哲学研究所所长赵卫东、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副主任科员李会静、儒学院外事秘书裴朦出席···
5月10日至11日,“稽古探微:经学文献考释与古典学术传承”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顺利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出版社的7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2025年7月29日上午,“继往开来:儒学从孔子到曾子的演进”会讲在山东省嘉祥县召开。
邵妍老师是我的同事,平时接触很多。邵妍老师读博的时候系统接受了经学、训诂学的严格的训练,打下了极好的经学功底。
2025年7月18日至20日,由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主办,清华大学哲学系、经学研究院、同济大学经学研究院、南开大学哲学院、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国学论衡》编辑部协办的“经学、理学与现代性”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成功召开。
2025年6月27日下午,南开大学哲学院举办了“《春秋》为刑书”暨《从素王到真王—刘逢禄〈春秋〉学研究》新书研讨会。参加者主要有来自清华、复旦、南开、同济、中大、岳麓、重大、上师大等高校的学者。
2025年6月27日下午,南开大学哲学院举办了“《春秋》为刑书”暨《从素王到真王—刘逢禄〈春秋〉学研究》新书研讨会。参加者主要有来自清华、复旦、南开、同济、中大、岳麓、重大、上师大等高校的学者。
“我们欣喜地看到,本次活动绝非局限于书斋论道。”7月23日,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舒大刚在“中国心学与世界”中德哲学对话开幕式上表示,本次活动,不仅是深入挖掘中国心学时代价值、回应人类共同精神关切的重要实践,还是探索文化传承创新路径、推动心学智慧融入当代生活的多元展示。
中国心学不是空洞的、空泛的,它讲究一种面向现实民生的关切。
2025年7月5日,《现代哲学》创刊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锡昌堂举办。本次研讨会以“现代哲学与现代化”为主题,聚焦哲学学科前沿动态与学术交流平台的时代使命,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2025年7月6日,由现代哲学杂志社、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办的《现代哲学》“经学与中华文明”专栏工作坊(第二期),在中山大学锡昌堂103讲学厅举办。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近三十名学者齐聚一堂,展开深入研讨。
2025年7月2日至3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办的“新孔学与子曰文献”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成功召开。
非常感谢杜老师的邀请,使我有机会来参加这部书的出版座谈会。
7月7日,“《国际儒藏•韩国编•礼记卷》编纂与新时代国际儒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余位专家与会。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荣誉一级教授、《国际儒藏》总编纂张立文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主持。
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筑牢青年修身根基与文化自信,6月27日下午1:30,学院第14期尚信大讲堂在弘商楼702会议室举行。
2025年6月28日,有源书院的学员们带着对知识的虔诚与对文化的热爱,踏上了青海乐都这片充满历史韵味与人文气息的土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游学之旅。
2025年6月22日,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中华朱子学会主办的“《黄榦思想研究》《饶鲁思想研究》新书研讨会暨宋明理学 ‘诚意’ 问题工作坊”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211室举办,来自国内知名院校的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本次会议,会议围绕相关议题展开深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