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如何理解江南儒学

何俊教授在江南儒学领域的研究具有开拓性,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周一谈治学”栏目特邀请何俊教授,为大家介绍江南儒学的核心问题、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等,并分享他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建议。今转于公众号,与读者分享。

【专访】著名哲学家、“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成中英:回答“梁漱溟之问”,这个世界···

1918年底,学者梁济问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三天后梁济投湖自尽,其后整个20世纪,中国与世界几乎都在动荡巨变中度过。

【专访】泰国学者吕锡川:儒家文化何以成为泰国华商企业管理的核心价值?

在泰国,华商企业竞领风骚,大批华商翘楚成就非凡,已然成为一种现象。谢国民家族、许书恩家族、苏旭明家族等华商常年位居当地富豪榜前列。那么,是什么构成了泰国华商企业的文化底色和管理特色?

【专访】陈来:“为官要修好私德”

儒家思想十分丰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德治为本”,这种思想主要针对当时“以刑法为本”。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不是理想的治国方法,只有“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才是理想的社会。因此,从孔子开始,儒家提出了“以德为本”的治国理念。今天“以德治国”的思想根源就出自儒家。

【专访】李景林:儒家心性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在儒家的哲学系统中,我们却不能简单地把“教化”这一观念视作与其他观念相并列的一个“术语”。教化是儒学的核心观念,它规定了儒学作为一种哲学的本质所在,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意义。因此,既据“教化”来理解儒家哲学的精神本质,同时又借由儒学义理的系统展开来揭示儒家教化观念的思想内涵,乃构成《教化的观念》在论述方式上的···

【王学典】儒学与自由主义展开深度对话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儒学的特点是把社会治理建立在道德感召力的基础之上,“为政以德”,以德性为中心;社会主义是把社会治理建立在高度政治认同的基础之上;自由主义是把社会治理建立在法治信仰的基础之上。儒学必须与自由主义大张旗鼓地展开全面对话,这样才能推进儒学在现代世界的发展。

【方朝晖 余治平 刘梁剑】在实践中融合:中西之学三人谈

在认同中西学问之间需要相互借鉴和交融的前提下,需要辨明二者之间的区别:西学以满足好奇心、为求知而求知为内在动力,而中学则关注修身养性和解决实际问题;前者是求知传统,后者则是精神信仰传统。学问的不同亦要求不同的学科分类方法。与传统的四库、六艺、七略的学科分类方式不同,西方学科分类体系并不适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并···

【王杰】团结起来建设北京儒林 为促进文化强国做贡献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这个会议。首先,我谨代表中国实学研究会、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秘书处,向北京儒学文化促进会第一次会员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以柳河东为代表的第一届理事会及组成人员的当选,对全体成员能够成为北京儒学文化促进会的创会会员表示诚挚祝贺!

【周建刚】陶澍与湖湘学风

我的题目叫“陶澍与湖湘学风”,这个题目对于我来说,还是有点困难,因为我对陶澍的研究不是很多,对湖湘学风稍微了解一些。刚才听了志频兄的演讲,我觉得志频兄是研究晚清史的专家,讲得非常精彩。

【陈来】四书教育现状与前瞻 ——《四书》研讨会致辞和总结

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各位朋友。非常难得有这个机会大家齐聚一堂。这次来参加会议的,是近十年来,高校里面做《四书》教学非常有经验的一批老师。他们的背景各异,有的本身就是做通识教育的,也有更多是中国哲学、儒家哲学的研究者,当然也有西方哲学研究的名家,像张汝伦教授。

【梁涛】“天生人成”与政治形上学——梁涛老师在“荀子与稷下学”学术研讨会的发言

儒学是天人之学,天人关系是儒学的一个重要维度。儒家学者讨论人事往往要联系到天,认为“思知人,不可不知天”(《礼记·中庸》),从形上的角度对属于人事的道德、政治做出思考和探讨。

【彭国翔】儒家也有一种“个人主义” ——如何理解儒家的自我观及其意义

本文最初是应《人民论坛》杂志社编辑之约进行的一个访谈,曾以“儒家也有一种个人主义——访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文化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彭国翔”为题刊于2012年12月的《人民论坛》(上),后收入作者的《重建斯文——儒学与当今世界》(2013,2018,2019),特此说明。

【冯哲】透由孔子而思:儒家的天下观与世界文化新秩序

2022年8月25日,冯哲院长受邀参加由海淀区政协、海淀区委统战部联合主办的第四十八期“海淀政协·委员沙龙”活动。冯院长以“透由孔子而思:儒家的天下观与世界文化新秩序”为题,在会上作了演讲。这是四海孔子书院授牌成为海淀区政协“悦读书屋”单位之后,冯院长参加的首次委员沙龙线下读书交流活动。

【刘梁剑】人类文明变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近年来中国为人类贡献的一个重要理念。同时,它是一个富有生发性的概念,可以成为中国哲学话语创新的一个突破点。

【冯达文】《中国哲学入门》导言(南国书香节发言稿)

我自己是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的。中国哲学作为中国精神文化的结晶,不能只关在书房里作文献的释读,而应该面向社会,参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并在参与中获得活力,更予发展。

【专访】印尼学者维罗妮卡:儒家思想为何能促进中国-东盟合作?

今年是东盟成立55周年,也是中国和东盟正式开启对话进程第31个年头。印尼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部主任维罗妮卡(Veronika Saraswati)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认为,中国-东盟合作成果体现了儒家思想观点,并且可以用这些观点继续促进双方合作。

儒学、中西学统与中国现代性​——清华大学方朝晖老师访谈

我认为今天讲儒学的复兴,还需要从两个最基础性的工作做起,一个是读经,另一个是修身。在这一基础上,慢慢涌现出一批坚定的儒家,儒学的复兴也罢,转化也罢,自然会水到渠成,形成一种新的精神生命和信仰的洪流。

【张志强】在陈来先生七十寿辰纪念及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的致辞

大家好!今天是我们陈来老师七十寿辰颂寿纪念会,在这个群贤毕至、师友同庆的日子里,我谨代表哲学研究所向陈来老师表示祝贺,祝陈老师稀寿快乐,身体康健,期以米、更期以茶!作为陈老师的学生,我也恭祝老师生日快乐,祝老师和师母福寿绵长!我现在还在成都隔离,不能现场参加这个盛会,只能通过视频遥祝盛会圆满成功!

【董晓波】蒙学《三字经》在历史上的译介与传播

蒙学,即蒙养教育,指的是儿童初级阶段的教育,是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世界最早的几个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存续古代文明的国度,学界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古代蒙学塑造了整个民族优良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世世代代得以传承中华文明火种。

传承豳风 弘扬文化——豳风书院肖群忠院长访谈录

书院在中国古代主要是研究、传习儒家文化的地方,其研习的核心内容即我们今天所说的经学,“经”在儒家文化中承载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学”主要是学这种人生之道、君子之道和修养之道,因此,经学应该是书院传习的主要内容。但从地方文化的实际状况看,纯粹学术形态的儒学、经学,不如文学、地方历史、民俗、艺术等文化形式更接···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