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楠 著《张栻经学哲学研究》出版(附向世陵序、后记)

本书是从“经学哲学”角度对张栻思想开展的新研究。“经学哲学”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和理念,最早在向世陵先生《宋代经学哲学研究》中被提出和使用,其基本观念和理路也可以看作是对朱伯崑先生“易学哲学”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推广与扩展。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编《中华文明的精神追求》出版

中华文明的精神追求,是贯穿千年文明的精神纽带,也在“日用而不觉”中形塑着中国人的生命底色。

【张大为】“函情”说:王船山对近古诗学的拓展与重构

作为明清之际的大儒,王船山不仅学问博大宏深,视野开阔,而且与一般的经学家或理学家不同,无论其本人的诗文写作还是诗话文论,对于诗文艺术问题都能自成体系、洞彻幽微。

曾振宇教授在“孝道与中华文化”学术论坛作专题报告

2025年10月23日,山东大学曾子研究所所长、曾子研究院院长曾振宇教授应邀出席“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论坛”,并作题为“赓续与转向:董仲舒孝论纵横谈”学术报告。本届论坛由香港中文大学、宗教伦理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于港中文冯景禧楼成功举行。

传统乡饮酒礼、乡射礼再现,彝伦书院第四届重阳敬老礼圆满举行

10月26 日上午,重阳前周日,阳光格外明媚,由河北省儒学会主办,河北省老教授协会,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石家庄南翟营社区居委会,石家庄领皓广告有限公司,石家庄卿城文化有限公司,河北省儒学会传统礼乐委员会、儒家教育普及委员会、汉服文化委员会、第二期儒家经典研读班,高士涛书法家工作室,徽风国剧社协办的乙巳重阳敬老礼在彝···

彝伦讲堂2025年第三讲,白奚主讲“战国百家争鸣时期的儒家”

10月25日,由孔子研究院、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联合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世家专项基金支持的彝伦讲堂2025年第三讲(总第8讲)在北京国子监彝伦堂举办。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白奚受邀担任主讲嘉宾,作了题为“战国百家争鸣时期的儒家”的专题讲座。

【朱汉民】重塑千年书院岳麓书院的“骨”与“魂”

1982年1月,朱汉民拿着派遣单前往岳麓书院报到,成为第一个正式分配到岳麓书院研究室工作的研究人员,负责配合岳麓书院古建修复、文物布展相关的文史研究工作。

张志强 江湄 著《能自恢彉:章太炎思想新论》出版

本书为 “菿汉丛书” 之一种,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关于章太炎研究的论著。章太炎区分世界文明,其一为 “能自恢彉” 者,如中国、印度,即不依赖其他文明而能够独立发展,本书即以此为书名,意在凸显章太炎思想及其所阐发的中国思想文化的独立性。

2025祭孔暨海峡两岸书院文化发展论坛9月28日成功举行石洞书院协办

2025年9月28日,2025祭孔暨海峡两岸书院文化发展论坛在台湾省台北市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台湾省奉元书院主办,台湾省咸临书院、山东省洙泗书院、台湾省元亨书院、河南省应天书院、台湾省鹅湖书院、浙江省石洞书院、台湾省阳明书院、浙江省明招讲院、台湾省志道书院协办。石洞书院参与书院邀请和论坛组织。

陈来解读朱子发展理念:千年思想照鉴当代发展智慧

朱子学与全球文明对话大会暨第四届考亭论坛举行之际,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国际儒联执委会副会长陈来在论坛中解读指出,南宋大儒朱熹的思想中蕴含着系统的“发展智慧”,其关于“发展为要、与民共享、物我贯通”的论述,与当代发展理念深度契合,可为当下提供传统思想滋养。

“船山学论坛”第八期在腾讯会议平台举行,孙钦香主讲“质、力与德——气学阐释的古今···

2025年10月22日晚19时,中华孔子学会船山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的“船山学论坛”第八期在腾讯会议平台举行。

天泉会讲一:阳明心学与东亚文明 ——文明传承与互鉴视角下的思想对话

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哲学史学会、绍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2025阳明心学大会在浙江绍兴举办。在此次大会上,作为大会品牌之一的“天泉会讲”开展“阳明心学与东亚文明”“阳明心学与明清文学”两个主题三场讨论。其中,“阳明心学与东亚文明”分设两场专题研讨,汇聚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国的数十位知名学者,围绕阳明心学的哲学内涵、历史···

中山一脉续斯文 ——第二期儒家经典研读班定州研学记

2025年10月19日,秋意渐浓,寒色初凝,而草木犹存绿意。河北省儒学会第二期儒家经典研读班酝酿已久的定州研学之旅,终于在这一天顺利成行。

孟子研究院开展邹鲁文化城市行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文化思想,进一步推进邹鲁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工作,加强邹鲁文化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凝聚邹鲁文化传承发展合力,10月13日至18日,孟子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毛景卫带队赴江西上饶,浙江金华、绍兴、宁波开展邹鲁文化城市行活动。此次活动以考察调研、座谈交流、收集资料等方式展开。

【邱楚媛】“致知存乎心悟”——王阳明对颜子之学的理解与阐释

在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学颜子之所学”一直是学者探求“为己之学”的核心议题。王阳明对颜子之学尤为重视,其“颜子没而圣学亡”的论断成为心学一系建构孔颜道统论的基础,与程朱理学确立的道统说分庭抗礼。

【王跃生】从商代至近现代宗族演变历史的全新呈现

常建华教授主编的八卷本《中国宗族通史》,由南开大学中国史研究中心的专兼职学者耗时十年完成并出版,是十年磨一剑的学术力作,将中国宗族史研究提升到了新高度。

沈阳举办乙巳(2025)祭孔大典,填补了省会城市无孔庙的空白

维西元2025年9月28日,岁次乙巳,临近国庆、中秋,值至圣先师诞辰2576年之际,八方宾朋、沈城贤达、至圣后裔、亚圣传人,谨以雅乐、鲜花、果蔬、五谷、胙肉,粢盛庶品,祭告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以及四配享。

《曾子学刊》(第九辑)“先秦儒学”专题征稿启事

《曾子学刊》以书代刊,是以曾子与儒家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刊物,由中国哲学史学会曾子研究会、曾子研究院、山东大学曾子研究所、曾智明“曾子学术基金”主办。自2025年起每年出版两辑,现向学界同仁征集2026年上半年(第九辑)稿件。

2025礼法与秩序 ——荀子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兰陵开幕

10月29日上午,2025礼法与秩序——荀子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兰陵开幕。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国承彦致辞并宣布开幕。

【李东珅】走向思想之河

4年前,我去曾国藩故居。富厚堂一间不大的屋子墙上展示了一页泛黄的纸,是曾国藩为《船山遗书》作的序,其中讲儒家文化传承时提到5个人:孔子、孟子、戴圣、张载、王船山。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