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风雅,今朝回响。7月5日下午,“唱响童声里的经典”诵读会作为南通市第六届濠滨书市的精彩专场活动,在凤凰文化广场璀璨亮相。本场活动由知止堂义学与弘文书城承办。
7月4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韩国成均馆大学、中国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主办的“心学与东亚儒学学术研讨会”在韩国首尔召开。
以陶渊明为例,所谓“古今之变”,盖指陶诗接受经历了一个“由晦而显”的漫长过程,这一过程既与时代的审美风会有关,更与思想史的发展嬗变若合符契,所以,文学史的研究必须是以“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为前提的复合研究,既不能离开作家的身世、生平、人格和时代审美风尚予以文学本位的“内部研究”,更不能离开文化思想史的大背景和坐标系,···
今年暑期由四川大学钦明书院主办的“理学班”与多所高校师生发起的“经典研习营”将于山东曲阜春耕园学校举办。同时也由春耕园学校面向社会同好招募部分参与者与旁听。
一般而言,儒家认为父母之爱是与生俱来的,而孝则需要后天教育来获得。在古代,因为年迈的父母往往丧失了劳动能力甚至不能自理,孝的观念尤其强调成年子女对于年迈父母的奉养。孝作为成年子女的美德,与年迈父母的生存息息相关。而如今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冲突经常发生得更早,例如未成年子女和父母之间。本文意在指出,无论是孝还是慈,···
2025年6月28日,有源书院的学员们带着对知识的虔诚与对文化的热爱,踏上了青海乐都这片充满历史韵味与人文气息的土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游学之旅。
2025年7月17日至7月19日,中韩易学学术会议暨易学圣地联盟揭牌仪式在山东曲阜举行。
张栻(南轩,1133-1180)是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祖籍四川绵竹,长期寓居湖南。他既是蜀学传人,又是宋代湖湘学派的领袖。
传统书院的活化与新型书院的蓬勃发展,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重要载体。
6月29日下午,“洙泗讲坛”2025年第7期在孔子书院A210举办,日本岩手大学名誉教授、现清华大学访问教授、我院特聘教授薮敏裕先生做了题为“从清华简《金縢》篇看周公事迹与《豳风》毛序”的学术讲座。
6月19日下午,莲池讲堂第五十四讲在莲池书院(古莲花池)直隶图书馆开讲。本讲中,武汉大学文学院鲁小俊教授以“书院课艺:晚清士子的‘青春印记’”为题,从研究理念、书院考课、课艺编刊、青春印记等方面进行讲授。
《周礼郑注汇校》一书,选择国家图书馆藏明嘉靖吴郡徐氏刻《周礼》经注本作为汇校底本,此本首尾完具,刻印清晰,补版极少,文字优胜,历来为学者称道,清朝著名学者孙诒让曾指出,“经本以唐石经为最古,注本以明嘉靖仿宋本为最精,此本原出北宋椠,虽明刻,而在诸宋本之上”(《周礼正义略例》)
《思想的历史》属于观念史范畴的学术著作。作者撷取中国哲学史上的道、气、天、理、良知、心、性、仁、义、孝、耻、德、法等观念,从观念史视域进行思想史梳理与哲学分析。
今古之争始于汉代,到清代则迎来了第二个高潮,而刘逢禄作为清代今文学的代表人物,正是第二个高潮中的关键人物。现代学者对刘逢禄的研究,早在民国时就开始了,虽然经学和现实的关系逐渐疏远,而刘逢禄的经学却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得到研究,其学术内涵也得以深度挖掘。曾亦《从素王到真王》这本专著是从刘逢禄的专论,拓展到晚清经学史···
《求古录礼说》是清代经学家金鹗的遗作。
张著《儒家传统与共和时刻》揭示了儒家政学传统在共和时刻并不是以非主流或“游魂”方式入场,而仍然深刻嵌入在近代中国政学结构之中。以共和儒学径路深入辩证把握中国构建的深层逻辑,可启发我们深远的历史文化认同与丰富的制度想象。
尽孝道当竭尽全力,忠诚勇敢怀有赤诚之心
7月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平行论坛——“尼山儒学对话会”在孔子故里曲阜召开。来自中国、英国、克罗地亚、韩国、日本、越南、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9个国家的50余名专家学者通过主旨演讲、圆桌对话等形式,以“成己—成人—成物”为研讨主线,深入探讨了儒家思想应对现代性挑战的转型路径与实践可能,同时系统呈现了儒学从···
学术的发展显示了一种面向客观世界,将客观世界对象化的倾向。谶纬虽然有神学色彩,但其背后的依据却是阴阳、五行等循环逻辑系统,而非天命、天志这种天人感应系统。五德循环的理论及将客观世界对象化的趋势,消解了天志观念的神圣性,是导致儒学未能形成狭义的宗教性思想体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5年7月2日至3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办的“新孔学与子曰文献”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成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