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维众会长受邀出席家族文化论坛并做主题演讲,解读“文化信仰”的家族传承密码

2025年8月9日,以“传承家族文脉,凝聚家族力量”为主题的家族文化论坛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酒店大学堂隆重举行。

孔学启智,忠孝传家:南通市通州忠孝博物馆举办主题研学活动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悠扬的《论语》吟诵声近日在南通通州忠孝博物馆内响起。炎炎夏日,挡不住国学爱好者传承文化的热忱。一场以“孔学启智,忠孝传家”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在此举行,吸引众多爱好者共赴一场与先贤的对话。

【张明】贵阳“阳明祠”的变迁

王阳明曾经在贵阳讲学传道,留下的一些重要文化遗迹,后来成为贵阳“阳明祠”和“阳明书院”“贵山书院”的源头。追溯贵阳“阳明祠”的变迁,可以窥见500年来阳明文化在贵阳发展壮大的一个完整缩影。

专访白彤东:先秦儒家如何为现代政治提供更好的方案?

你读很多不同的东西才能发现人类的一些共通的地方,也是哲学应该关注的对象。比如任何道德哲学都要有超越性,基督教是通过上帝去超越,儒家是通过“家”去超越,通过推己及人,来达到空间上的普世性,通过慎终追远,来达到时间上的永恒。

朱子学文献整理与数字化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数字文献分会第三届年会成功举办

2025年8月12日至14日,由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数字文献分会、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华文明武夷研究院承办的朱子学文献整理与数字化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数字文献分会第三届年会在武夷学院成功举办。

“传统与现代的融通”学术会讲第四期圆满举办

8月20日,由济宁市里仁书院、孟子研究院 邹鲁文化开发应用研究部、邹城博物馆、现代儒乡建设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传统与现代的融通”学术会讲第四期在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圆满举办。

传承先贤精神 激励后学奋进 ——福建武夷山五夫张载祠举行纪念张载诞辰1005周年系···

2025年8月20日上午,福建南平武夷山五夫宋先贤张载祠内钟鼓声声、松柏肃立,一场凝聚家国情怀与文化力量的盛会庄严举行——纪念北宋理学奠基人、关学宗师张载诞辰1005周年系列活动之“五夫张氏学子表彰会暨正蒙读书会第51期”。

钱穆经典著作《国史大纲》首推简体横排版

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国学大师钱穆的《国史大纲》。85年后,这一经典著作的简体横排版由商务印书馆首次推出。该书自出版以来一直以繁体版本面世,不断有读者表示希望能读到简体版。23日在北京举行的新书发布会上,钱穆孙女、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钱婉约教授解释了为何到今天才推出简体版的原因。“祖父一直觉得中国人如果要传承中国传···

第七届东南亚华人儒学经典研修班成功举办

2025年8月9日至14日,第七届东南亚华人儒学经典研修班在尼山圣源书院成功举办。研修班由国际儒学联合会提供学术指导,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尼山圣源书院联合主办。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50 位华人齐聚尼山,研读经典。

【夏剑钦】庆幸我与船山的结缘 ——贺《船山学刊》创刊110周年

我有幸结缘船山,参与《船山全书》的编校和修订工作,并涉足船山学的研究,应该从1982年算起。那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湖南人民出版社辞书编辑室工作。

孔子博物馆箫韶雅乐暑期持续火爆

博物馆不仅是青少年学习知识的“第二课堂”,更成为了广大市民消暑纳凉、文化休闲的“人文驿站”。今年暑期,孔子博物馆热度持续攀升,“赏雅乐”已然成为参观博物馆的新风尚!

【祁志祥】为周代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启蒙地位和伟大意义正名

周代前后生存了791年,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一个朝代。

李竞恒著《论语新劄——孔学的历史世界(修订版)出版

本书是作者于2014年出版之《论语新劄:自由孔学的历史世界》一书的修订再版,增订十余万字,另附作者《孔门封建考》《论周礼与习惯法》《试论原始儒学的重商和自由贸易思想传统》论文三篇(原刊《孔子研究》、《天府新论》)。许多考古知识丰富的读者,对经典阅读兴趣不大,很少关注《论语》的研究。而很多关注经典的读者,则常情怀有···

【杨传召】“中庸之道”与儒家财富观

与孔子关系最为密切、在儒学中最为核心的典籍,显然当属《论语》。《论语》中只有一处直接提及“中庸”。

《福建日报》头版报道:泉州书院唤醒“三重身份”

作为古代讲学、论道之所,书院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文脉,时至今日依旧弦歌不辍。

【彭磊】《左传》纪事中的礼与德

《左传》是考察先秦时期礼德关系的重要文献,因其言礼、言德颇多,且多次将礼与德关联或并置,如“德、礼不易,无人不怀”(僖七年传)、“义而行之,谓之德、礼”(文七年传),又云“恕而行之,德之则也,礼之经也”(隐十一年传)。

【张声保】关学中的哪些思想或精神适合营造和滋养和谐之家

眉县横渠书院正蒙读书会第50期——“让张载关学走进寻常百姓之家”活动成功举办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本次活动得到了全国张载后裔关学思想文化学会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

【常会营】儒家境界超越的伦理道德意境

境界超越作为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学的独特超越类型,是一种伦理道德意义上的超越,有别于单纯的宗教神圣或哲学理性意义上之超越,又与二者关系密切。从东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三教并立再到宋代三教合一之后,道佛二家本属宗教神圣意义上之内在超越,受儒家影响,亦具有了伦理道德意义上的境界超越。西方的一些宗教其实亦包含着对道德境界超···

陋巷师友,道义长存:“经典诵读”与“乡村儒学”茶叙会回顾

时至今日,距颜炳罡教授首次在山东大学发起“经典诵读”活动并迅速影响辐射到国内各大高校已过三十个年头,颜教授的“乡村儒学”实践也已行经十二个春秋,“乡村儒学”的声誉已蜚声海内外。2025年6月14日,适逢颜教授五位博士和最后一届硕士毕业之际,颜教授的多位门生相聚母校,举办“经典诵读与乡村儒学”茶叙会,特邀颜教授的首届硕士、华···

【程志华】两类三层超越论——基于时空观念对超越问题的辨析

所谓“超越”,实有宗教的超越与哲学的超越两类,而两类又可分为三层。在两类三层当中,牟宗三所谓“内在超越”实乃哲学的超越,为内在的、境界的超越,而非外在的、实体的超越;在内在的、境界的超越当中,牟宗三的“内在超越”达到了理论高峰。两类三层超越论,既可以维护高扬理论之价值,亦可以对理性施以限制。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