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唐君毅理论与慧命融贯的佛学研究

佛学思想是唐君毅整体哲学中的重要部分,其佛学研究呈现出多维而独特的景象。如何看待佛学对中国文化思想产生的影响,是近现代中国学者们自觉面对的问题。

落笔书院2024年第四期读书简报

2024年3月10日上午九点,落笔书院展开了本学期第二次线下读书活动。师生们如约而至,共同学习先贤文章。本次研读了《礼记》中的《投壶》、《儒行》、《冠义》三章,并由赖朋贤同学串讲,师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彼此都获益良多。

落笔书院2024年第三期读书简报

2024年3月3日早上九点,落笔书院开展了新学期第一次线下读书会。新学期,新气象,同学们都带着饱满的热情参加了本次会议,座无虚席。本次书会师生们一同研读并了解《礼记》中的《间传》《三年问》《深衣》,由朱正同学对本次所读内容进行串讲,其他师生们发表自己对这三篇的看法与假期生活见闻。

《缁衣》、《奔丧》、《问丧》、《服问》寒假线上研读 ——落笔书院2024年第二期读···

2024年1月28日上午十点,落笔书院举行了2024年寒假第二次线上读书会。本次书会师生们一同研读并读完《礼记》中的《缁衣》、《奔丧》、《问丧》和《服问》四篇,由王立葳同学对本次所读内容进行串讲,随后,其他师生依次分享自己的阐释和观点。

《礼记·表记》寒假线上研读 ——落笔书院2024年第一期读书简报

2024年1月21日上午十点,落笔书院举行了2024年寒假第一次线上读书会。本次书会师生们一同研读《礼记·表记》,由吴傲松同学对本次所读内容进行串讲,随后,其他师生依次分享自己的阐释和观点。

落笔书院2023年第二十一期读书简报

2023年12月10日上午九点,落笔书院举行了本学期最后一次线下读书会。全体师生向大成至圣先师行礼后,一同继续研读并读完《礼记·大学》篇。全体师生通过研读对《礼记·大学》篇的理解收获颇多,师生依次分享自己的阐释和观点。

孔子研究院建水研究基地揭牌仪式举行

3月22日,孔子研究院建水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云南建水文庙举行,孔子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袁汝旭,建水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建伟共同为基地揭牌。参加中国孔庙保护协会第二十五次年会暨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的260余名代表、嘉宾见证了基地的成立。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名誉会长,孔子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孔祥林,孔子研究院学术交流部部长···

孔令玉会长出席中国孔庙保护协会第二十五次年会暨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

2024年3月22日上午,中国孔庙保护协会第二十五次年会暨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云南建水开幕。会议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260余名孔庙代表及嘉宾相聚一堂,共话孔庙发展大计。

2024 正定文庙甲辰春期释奠礼圆满举行

春秋释奠,是传统祭孔礼仪制度。2011年,正定文庙在国内率先恢复春期释奠礼。

【余东海】来者都是客,相待唯此诚 ――东海客厅厅长曰

东海客厅厅规要求,入厅者须对儒家文化和东海思想有一定了解、认同,多数儒生已经明白或东海文章著作已经阐明的问题,可自行查阅,不必在此重复。但我发现,一些人对儒家文化和东海思想毫无了解,或未读过东海旧作,或者读而未懂。这些人不妨为厅友,唯希望不要急于发言,不要总是提问一些常识性的老问题。很多思想问题,东海著作文章···

【马永康】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论语》篇名的命名很规律,一般取篇内第一章除“子曰”外两个有标识度的字。本篇首句是“子路问政”,就用“子路”命名。这种命名方式中,“子路”二字并不具有概括整篇核心内容的作用,实际上篇内的内容比较分散。

【张燕】以仁心待万物:中国古代原始自然生态保护意识

在早期渔猎文明与农业文明碰撞、融合和发展的历程中,随着中华先民认知和实践能力的不断增长,原始自然生态保护意识也逐渐萌生和发展。

【专访】韩国成均馆大学名誉教授崔英辰:以儒学为基创造新伦理规范当其时

儒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深深影响其他东亚地区的文明。在首届武夷论坛系列活动举办之际,韩国成均馆翰林院前院长、成均馆大学名誉教授崔英辰在首尔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介绍儒学在朝鲜半岛的传播路径,探讨儒学如何影响、塑造东亚文明,及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专访】马来西亚学者郑文泉:儒家思想蕴含的全球同理心促进文明包容互鉴

由中国人民大学等主办的首届武夷论坛系列活动即将举行。将赴中国福建参会的马来西亚学者郑文泉日前在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认为,儒学思想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依然可发挥重要的现实作用,儒家思想所蕴含的全球同理心对促进文明与文明间的包容、互鉴极富现实意义。

【专访】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教授劳悦强:穿上时代“新衣”的孔子,是朱熹吗?

以朱熹思想为重要代表的宋明理学,在宋元明时期深度影响中国社会,为后世文化提供了重要养分,更不断地走出中国与不同地域的本土文化交融,影响广泛且深远。在首届武夷论坛系列活动举办之际,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教授劳悦强在武夷山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解读朱熹——作为八百年前东方思想集大成的文化代名词,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之上···

【苏晓冰】阳明心学中的人与宇宙

汉斯·约纳斯曾经提出,“人与自然的二元论是虚无主义处境的形而上学背景”,这一判断直指现代人的生存处境。

“做哲学”:无问西东 ——《杜维明对话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在思考中,人类关系不再仅看作是两个被割裂开的自我之相遇,而是看作双方真正的相遇:没有支配,没有趋同,而是相互尊重对方及每个人的完整性。通过对话式互动,我们逐渐理解了对方想要说什么、对方表达了什么,并接受这些内容、理解对方,然后以对方能够互动的方式进行回应”。

【徐波】由比喻的流变看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比喻,又称譬喻,是人类思维中一种常见的说理方法,它的特色在于通过某些人们已经较为熟悉的事物去解释另一些熟悉度较低或者更为复杂的事物,从而实现说服、推理或者论证的效果和功能。古今中西的经典中有大量精妙而富有寓意的比喻至今仍然脍炙人口,先哲们经常在谈玄论道的时候借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如“水”“苗”“种子”和“镜子”等···

【郭畑】宋代子思道统地位的确立

唐代将孔庙附祭人选扩大到孔子门人之外,打开了子思进入孔庙的制度性窗口。北宋中后期,子思凭籍孔圣后裔的身份得以封侯和从祀。由于宋代《中庸》地位的提升,以及宋人连接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动力,子思在明道和传道上的贡献日益凸显,其在儒家道统系谱中的位置逐渐稳固下来,并最终形成了颜子、曾子、子思、孟子这一以传道为主要线索的···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