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赟】“治出于二”与先秦儒学的理路

“治出于一”的秩序图景在春秋战国被“治出于二”的结构性变化所取代。仁的思想之出现为人体小宇宙直接与天相通,而不必经过礼法秩序的中介提供了可能性。圣人形象作为人伦的最高体现,构成了教统领域的最高代表,而且被视为世俗权力无法予夺的“天爵”,从而开启了教统独立于治统的意义。

【郭萍】殷周之变:中国自由观念的起源

探究中国自由观念的起源是深入理解自由问题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自由的实质是主体性问题,因此中国自由观念的起源与主体的确立同步。殷周之际的“绝地天通”观念标志着主体性的人初次觉醒,从而确立了宗族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形成了中国自由观念的第一种历史形态——宗族自由。宗族自由的时代特质是唯宗为尊,这奠定了中国古代自由的非个···

【郭萍】自由:主体性超越 ——儒家自由的超越论省思

自由问题与哲学、宗教的一个根本问题——超越问题相契合,可以说,自由即主体性超越。其中,相对主体性超越,是以绝对主体性为终极目标的超越,其实质是自由的程度问题;绝对主体性超越则是绝对主体性的时代性转变,也即超越目标的更新,其实际指涉着自由的历史型变。因此,儒家现代自由的展开需要在现代性生活方式下重建绝对主体性,即···

【郭萍、黄玉顺】宋儒“立极”与“立身”的开新面向

个体作为现代性的根本特质,是考察儒学现代转向的基点。据此而言,以往的“附会说”与“对立说”并不能对儒学的现代转向提供恰当的解释。儒学的现代转向是传统儒学自身更新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过程滥觞于两宋时期。当时市民生活的兴起本源性地孕育着传统儒学的转向,而两宋儒学正是这种生活风貌的理论呈现,因而体现出一种“开新”的面向。···

【郭萍】群己权界:儒家现代群治之方 ——兼论严复自由理论的儒学根基*

严复通过编译现代西方政治论著率先对中国的现代自由问题做出了理论阐释,其根本意图在于解决现代中国的“群治”问题,即认为中国唯有发展个体自由,才能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即“国群”),进而才能在现代民族国家竞争中自强自存。这表明自由非但不与群治相抵牾,而且是现代中国的群治之方。严复将自由之要旨概括为“群己权界”,并非简单的中···

【姚中秋】构建大国学术

本文论旨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之基本命题: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该命题适用于国内,也许更适用于世界:凡是国力强大的政治体总是在其所能辐射的范围内享有文化领导权,建立和维持世界性思想学术体系。今日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国的霸权走向衰败,中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日趋上升,成为世界体系中坐二望一的大国。因此,中国有···

【李景林】论孟子的道统与学统意识

孔子之学,“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孟子以承续尧舜、孔子之道自任,对孔门圣道传承观念及其谱系作了系统的表述。《孟子》末章的圣道传承系统中,有两类圣道传承者:“闻而知之”者和“见而知之”者。出土简帛《五行》也明确提出过“闻而知之者圣”、“见而知之者智”命题。这不仅表明道统观念在孔思孟之间的传承,而且体现了孟子承接传统的自觉···

【张再林】中国哲学意义上“情”的三重意蕴

中国传统哲学实质上是一种“情本体”的哲学。通过对早自《周易》时期晚至明清的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我们发现,中国哲学意义上的“情”可以概括为三重意蕴,即“身心一体”之情、“人我互欲”之情以及“男女相感”之情。这种情的三重意蕴的分析不仅是一种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哲理分析的结论,而且其中每一个定义都以一种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式为···

【李毅】从“自我提升”到“真知的意味” ——朱子知行论诸问题新探

朱子所言“知”“行”的核心义涵,不是“成物”领域内的“认识此事物并谋定处置方案”和“将之付诸实施”,而是“成己”领域内的“自我提升”和“自我保持”。其对于知行轻重的看法,并非“行重于知”,而是知行各有其“重”。朱子对于知作出了浅、深的区分,对于行则相应地作出了小、大的区分,其在知行次第问题上的看法与其说是“知先行后”,不如说是“浅···

【刘悦笛】“孔颜乐处”不是神秘主义——如何回到颜子去!

“孔颜乐处”却可以归于“情理神秘”,它既非“理智的直觉,也非“理性的神秘”。作为一种“高峰体验”,这种境界可以为定位为一种“通巫史”、“准宗教’、“高道德”和“泛审美”的神秘圆融之境。孔颜之乐,作为一种“情理神秘”,既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乐道与悦乐为一),也是先天与后天的统一(未发与已发实乃不分),实乃是现实的“一个世界的神秘”。

【邓洪波 周文焰】化民成俗:明清书院与圣谕宣讲

明清时期,圣谕宣讲是基层教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宣讲体系。书院圣谕宣讲分书院内部和书院之外的两个层面。书院内部的传播形式主要以手抄、背诵、研习、讲会等形式展开。书院之外,社会层面,书院内外圣谕宣讲并不避讳民众的参入,一些书院甚至聘专人向普通民众宣讲圣谕,并且这种传播不仅仅在于宣讲,更多地在于把以圣···

【杨虎】“生活领悟”与“形式显示”之道路​——生活儒学与海德格尔生存论

“形式显示”是海德格尔生存论的根本道路,它是生存的“指引-充实”,展现为时间性的显示机制,在生存时间性的“到时”中将人的生存处境“重现”和“发动”起来。“生活领悟”是生活儒学的根本道路,在生活儒学阐发的存在、情感和境界的观念系统中“一以贯之”的事情就是生活领悟的层级性展现。

【李锐】荀子人性论的历时性研究

学界对荀子人性论的考察有很多,但多是利用共时性的方法来研究。虽然当前的研究已改变了荀子主性恶这种简单的叙述,如提出荀子是性朴论、《性恶》非荀子作品等,但这些观点并未取得普遍认同,而新说旧说看似都言之成理,以致争论不休。如果从历时性的角度进行研究,将会发现这些不同的观点是思想家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看法,是历时···

【朱刚】回到发生性-边缘性的终极境域 ——试论张祥龙先生对儒家“诗”“乐”之教的现···

在当代中国哲学界,张祥龙先生以其独有的现象学方法所重新发明的儒学思想——笔者将之称为“现象学儒学”——可谓独树一帜。张祥龙先生的现象学儒学至少有如下两点特色:(1)他极为重视现象学的境域发生分析方法,并将这一方法运用于本原或终极问题,导致他对本原或终极之物的境域发生性理解;(2)他尤为强调这种发生性终极境域的边缘性或···

【丁耘】天道、心性与现象学之道学转向 ——评张祥龙《儒家哲学史讲演录》中的心学···

本文关注的是现象学运动在面对中国哲学传统时所发生的“道学转向”。张祥龙教授在新著《儒家哲学史讲演录》中,将这一转向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本文试图在阐述张祥龙思想转变、新著贡献的基础上,讨论此书为当前中国哲学的创发带来的新契机。首先,祥龙教授思想的突转尤其体现在:不再以海德格尔哲学为支配性的思想基源,而是将重心转向儒···

【王志宏】现象学视域中的董仲舒哲学 ——论张祥龙先生的董仲舒研究

张祥龙借助于现象学对于董仲舒哲学进行了别开生面的研究。这种方法的的核心是强调儒家思想的时机化的天道主义。法家认为政治的核心是权力,通过人性恶的假设重构了以拥有权力的君主为核心的人与人之间固定的和邪恶的关系。董仲舒哲学进入到了纯境遇的终极处,认识到了权力的源头,他的受命、更化、改制之说,最终必须达到天人相与之际···

【林桂榛】《荀子》的“性朴”与中国古人的人性论讨论框架

细琢“不直—不利—不善”修辞及“性—材—朴—资—善—恶”等概念,我认为《性恶》篇言“资朴”时本是说“性不善”而非“性恶”,“性恶”是首次校《荀子》的刘向误改所致。

【杨逸】情理之辨——论宋代家礼中的墓祭

朱熹与张栻虽有重“情”与重“理”的差别,却都同意将墓祭融入理学系统,编入新时代家礼。从“以礼论俗”到“缘情制礼”,宋儒将原本不合古礼的民间俚俗转化为有礼可依、合乎义理的新礼,对后代家礼民俗影响深远。

【程苏东】《春秋》公羊学胡毋生师授谱系补证

《汉书·儒林传》所载《春秋》公羊弟子嬴公的师承问题向存争议。由于《儒林传》武帝以前部分是班固在《史记·儒林列传》的基础上改笔而成,通过对改笔部分的系统梳理以及《汉书》中“自有传”体例的考察,可知班固所增弟子嬴公应师从胡毋生。在此基础上重新检视何休《春秋公羊经传解诂》的撰作动机,可知何休感于东汉官学章句繁冗、迂曲之弊

【许宁】批判实学发微 ——颜元哲学的精神旨归

“批判实学”是颜元哲学的理论定位与精神旨归。颜元认为尧、舜、周、孔的“事物”之学代表了儒学正宗,他“以破为立”,对儒学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性理论省思,在工夫路径上主张以动济静,在价值取向上强调以实药空,追求基于人伦日用、习动健行、以苦为乐的儒家“孔颜乐处”境界。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