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地理》为今人搭建重回三千年前的“入口”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的诗篇从西周初年,绵延到春秋中叶,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其所描述的时代已太久远,什么才能让读者重回那个中国文化的纯真年代呢?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研究基地揭牌 构建文明交流互鉴平台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研究基地1月9日在济南正式揭牌,分别设立于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4家研究基地将进一步整合山东儒学研究资源和力量,构建多语种、跨文化、高水平的文明交流互鉴平台。

浙江绍兴纪念王阳明逝世493周年

1月9日是“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逝世493周年纪念日。王阳明的故乡——浙江绍兴以线上线下方式举行“2022纪念阳明先生逝世493周年典礼”,追思圣哲先贤、弘扬传统文化。

【陈菁霞】《荀学新论》重新考察荀学及其当代价值

牟钟鉴从社会学的角度,重新考察了荀学及其当代价值,并且提出了荀子群学十论,深刻剖析了荀子群学思想的精义,为当代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参考。并进而探讨新荀学的新结构,在“新荀学与新经学”一节中还大胆提出中华新的核心经典“六典五经”说和“九典五经”说以及新经学若干构想。

王东杰 著《乡里的圣人:颜元与明清思想转型》出版暨后记

本书追索了明清思想转型的要角、清初北方思想家颜元的生命史,寻绎其心理、情感和身体的经验如何滋养并型塑了他的思考,并试图展示那些在今人看来也许是“陈腔滥调”的儒家理想,如何对一个人产生深刻的意义冲击。

【蔡炯昊】重访“异乡”的圣人

通观全书,三百多年前的一位“乡里的圣人”跃然纸上,其言其行,一一历历如绘,尽管其中有些层面未必是颜元自己所愿意全然展露的。成为圣人的理想,对于现代人而言似乎有些迂远,但当那些带着“体温”的思想被唤醒时,我们仍可表示“了解之同情”以及相当的敬意

【陈壁生】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宇宙论探寻——读八卷本《冯达文文集》

新出版的《冯达文文集》八卷本中,冯达文先生呼吁重新评价“宇宙论儒学”。回到中国文明自身的内在脉络中,宇宙论往往构成历史哲学、道德哲学的母题,而宇宙论所影响下的礼学、典章制度之学的建构,更塑造了中国的文化特征。

【田飞龙】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国两制”的守护者

“一国两制”就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成果,有着实事求是的理性品质和辩证发展的实践智慧。“一国两制”既是中国古典天下体系的当代发挥,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全球化与冷战斗争之反思理性的结果,饱含历史智慧和政治理性。

【刘强】“人禽之辨”:中国传统文化之始基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史上,由孔孟原始儒学所开出的“人禽之辨”,具有源头性价值和始基性意义,不唯催生了孝道与礼制、仁心与善性、德治与仁政等一系列人伦正道,而且,作为一种蕴含人类学和伦理学双重视域的视角和方法,在诠释中华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解决中西文化的现代性差异方面,“人禽之辨”比之司空见惯而多有遮蔽的“中西之辩”···

【王小塞 提摩西·威廉姆森】哲学与常识

本文讨论了哲学的起点和哲学作为非自然科学的观点。

【西奥多·达林普尔】医院

生产线医院的诗歌会是什么样呢?它们能给人时间和机会来反思吗?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心甘情愿地用技术进步去换来任何数量的反思。

【埃德·西莫尼】如何向死去的上帝祈祷

现代世界是怯魅的世界。上帝已死,但我们仍然需要超验性,这种需要该如何实现呢?

【田飞龙】“五点希望”塑造香港代议民主新规范

“五点希望”提出了议员需予对标和适应的五种相互关联且有机统一的角色规范:其一,坚定的爱国者;其二,行政主导的体制维护者;其三,真正的民意代言人;其四,高质素的管治者;其五,新风貌的开创者。

谭德兴 著《近代儒学与文学:以边省贵州文人群体为中心(精)》出版

本书主要探讨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近代贵州文学发展的儒学内涵。探讨了近代贵州书院发展的儒学内涵,及其对科举文学作品的直接影响。深入探析了遵义文化家族的儒学内核和这些家族中有代表性的文学家及其文学创作中所呈现的儒学色彩。探讨了近代贵州方志艺文编纂的儒学化倾向和近代贵州女性文学发展的基本状况其所呈现的儒学内涵。···

李峻岭 著《从荀子到董仲舒——儒学一尊的历史嬗变研究》出版

荀子上继孔孟之学,下启两汉儒学,在思想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却处于毁誉参半的境地,原因有二:一、荀子的两大弟子韩非、李斯为法家代表人物;二、荀子礼法并重的思想贯彻到实际中似乎与法家相去

俞荣根著《礼法中国:重新认识中华法系》出版

本书是俞荣根先生第三本论文集,与其前两本论文集《道统与法统》《文化与法文化》一样,俞先生的儒家法思想一以贯之。本书书名更是表现出儒家法文化的形态特征:礼法,更加鲜明地强调了儒家法“礼”的地位。本书由23篇论文与6篇访谈文章组成,形式不一,统合于“礼法”的主题之下,形散而神不散。本书引用古代经典作品种类较多,或点到为···

牟钟鉴 著《荀学新论》出版暨前言

荀子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但荀子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荀子不仅系统发展了孔子礼教学说,而且首创了中国社会学;其社会管理学可以为今天社会建设提供颇多的大智慧,对于我们处理好社会阶层、民族、宗教、行业之间的关系有直接启迪作用。著名学者牟钟鉴先生在本书中对荀学进行分析、评述,回顾了荀学的历史,提炼出荀子的群学十···

【张祥龙】桃花源的隐逸世界

山水令人神往。它或为桃源,自然而真切,夹岸数百步可至;却又可望不可即,处处志之仍旧失去方向。“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山水,亦是一种关于位置的想象。而现代科学无限空间的延伸,以褫夺的方式加剧了远离位置的恐慌。又或者,收藏与鉴赏之中的“古雅”,于审美之外开创出了一片精神空间。

【孔祥安】孔子的孝观念及其内在理路

孔子的孝观念将赡养、孝敬、谏诤、承志等作为内涵要求,将“养心”作为子女尽孝的精神实质。孔子把孝牢牢地锁定在血缘亲亲感恩之上,把子女对父母的“亲爱”推到社会的“仁爱”,贯通了从孝到仁的内在理路,指明了个体道德自觉和境界提升的实践路向,探索出一条建构仁爱社会的途径。科学辩证地认识孔子的孝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吴佩林】明代衍圣公爵位承袭考

有明一代,共有十位孔子嫡裔承袭衍圣公爵位且实际任职,另有孔承庆、孔胤椿两位虽为嫡长子,但因早卒而未能在生前袭爵,其爵位乃后世追赠。朝廷对衍圣公爵位袭封的重视表达了政统对道统的依赖,以及对孔子嫡裔的褒崇与优待之意。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