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女儿扎头发这种事,也并非才发生。之前为大女儿也扎过头发,印象之中可能只是偶尔有过几次,或者持续的时间比较短。但更重要的是,那时候的心态不一样,为女儿扎头发完全属于事出无奈,我的心思更多地放在学生身上。天下父母都会关心儿女,而我想关心更多的人。总想做点一般人不想做或做不了的事,这是我一直抱有的心思。若只是关心···
《春秋公羊传》《礼记》较早总结出上古中国政治文明“存二王之后”的传统。礼遇前朝的遗老遗少,赐与其相对独立的生存空间,保留先王之子孙后裔、政教礼制法度、历书体系,以体现时王也是受命之王,尊重先圣,分享国土,“不敢专”,不为一家一姓所私占。其效果则能够把新兴政权纳入历史谱系,展示自身道统与前朝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中西历史文明自前轴心时代开始,就进入了有所差异的路径。与西方的政治二元结构不同,商周以来,政治统治上的重心就落实到一元结构,秦汉帝国时代以降,这种结构性特征更趋于强化。其正面意义不容否定,但弊端的存在也是事实。如何制约专制君主权力的无限膨胀,在帝国权力运作中达到适当的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中国哲学研究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偏于史料梳理与解释原则外在化倾向,不利于中国思想文化重建要求,这种研究模式实是与对文化理解的对象化和对文化主体性的误解有关。孔子面对礼坏乐崩文化重建的历史任务,强调自己的工作性质是“述而不作”,对文化的非对象反思性特点有很清醒的把握,表达着思想文化重建中学术研究的方法论自觉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性论主要包括性无所谓善恶、性本善、性本恶、性有善有恶、性善恶混、性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性无善无恶七种。人性问题不是一个知识论问题,而是一个生存论问题,只有将之置于人的现实生存境域,讨论才是有意义的。人性的建立是人基于其经验生存实况而对人本身存在的“先验真实”所做的一种“先验回溯”,是人为自···
近年来,国内一批社会理论研究者把“家”看作中国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关键。但这忽略了中国文化并不缺乏超越家的维度,尤其是“公天下”的理念。近代以来,正是康有为对公天下的言说,激活了儒家原本在公天下和家天下、仁与孝之间建立的关联,并提醒我们在家天下的礼制之外,儒家尚借助尧舜之道而寄托着一个公天下的理念,等待后人来“取···
近日,由孔子博物馆原馆长、曲阜市文物管理局原局长、中国孔庙保护协会荣誉会长孔德平,原曲阜孔子博物院资料研究室主任彭庆涛,彭门创作室导师孟继新共同主编的新著《曲阜历史文化丛书——孔庙祭祀礼乐》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
皮锡瑞中年以前酷爱辞章,对此也颇为自信,曰:“少壮真难再,文章敢自欺”(《四十初度述怀四十韵》)、“绮岁娴词赋,清时拙走趋”(《章江泛船四十韵》)。他重视诗赋、骈、散文且强调入门须正,主张诗、赋师法唐人,骈、散文上溯八代。诗歌宗唐、骈文溯源八代不足为奇,但主张赋法学唐代、散文取法八代,可见其对丽辞的偏爱。中年以后···
经过学术界十多年的持续努力,清华简目前已出版10辑整理报告。其中所收入文献,绝大多数是失传两千多年的珍本秘籍。清华简中所发现的众多与西周史有关篇目,有助于加深对西周史相关文献的理解与认识,揭示西周史事真相,推动西周文学史、思想文化史和制度史研究。其中的诸多记载,不仅解决了西周史研究中许多争论已久的疑难问题,同时···
杨起元(1547—1599),字贞复,号复所,广东归善县(今属广东惠州)人,泰州学派罗汝芳高弟,是晚明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思想家、教育家。杨起元心学思想继承了泰州学派的思想观点,坚守良知是心的本体,并深受白沙学影响,讲究“致虚立本”的认识论。杨起元心学思想主要与两方面的岭南学术渊源有关,具有浓厚的岭南学术色彩。
物自身”是牟宗三借鉴康德哲学用来阐释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牟宗三对于“物自身”的理解和接受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与康德不同的面相。康德表述“物自身”的逻辑是由知性推出“物自身”,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智的直觉;而牟宗三则是由“真我”推出智的直觉,并且由智的直觉论证“物自身”的存在。牟宗三更进一步的直接把“物自身”表述为“价值意味”的存在···
商代自成汤始,三十帝十七世,弟及王位者十四人,其中九世为兄终弟及。殷王室在婚姻形态上虽有嫡庶之分,但并不彻底也不完备,未能进一步对继承王位的嫡子再分嫡庶,故无法形成具有区别大小宗的宗法制度。而子继作为弟及的中介和桥梁,起初主要是长兄之子,至小乙时转变为季弟之子,武乙以后又变为嫡长之子。
黄老政治哲学引入“理”的概念,依据“形”是物体共有的属性,而物与物的差异则体现在具有不同的“理”,因而从“形”的角度来诠释和挖掘“理”的深刻含义,为道–理–形(刑)三者的结合奠定了基础。而“名”往往与权力相联系,它建构了现实的政治制度和秩序,这又使“名”常常具有“法”的职能和作用。
本特刊特别欢迎基于经验、调查和事实的研究。学科领域不限。本特刊希望聚焦正在涌现的、与儒家复兴有关的社会经验与事实,而非单纯采用哲学化的分析视角;强调调查方法并对儒学复兴现象做社会科学分析,而相对淡化对理论概念的哲学思辨。
本文探讨艺术与道德的复杂关系。
后现代人意识到虚无主义有形体却没有灵魂,是个必须依据我们感官享受时代对享乐主义的认识而塑造出的身体。感官时代否认任何形式的首要原则指导,必然枯燥乏味之极。
本文探讨了新冠病毒疫情及随后的在线生活转变已经促成人们越来越疏远大自然。
摩尔认为,在人生的所有东西中,对美和友谊的认识最为宝贵,值得作为目标本身来追求而非仅仅作为追求其他目标的手段。
不过,我认为他不应该被绞死就像我认为沙罗威瓦不应该被绞死一样,虽然严格来说,无论你认为他应该还是不应该被绞死,绞死本身并没有应该和不应该的问题,道德哲学的确有些莫名其妙。
治、教二域遵循不同的原则,即“王者尽制”与“圣者尽伦”:“尽制”遵循下行性的防御原则,不直接以导人向善为目的,但却必以止恶为首要目标;“尽伦”遵循上行性的引导性原则,借助教化激发人的向善、向上的激情,圣贤生命人格的榜样示范作用就是教化的基本形式。在以上视域中,性善论作为内在而先天的原则,应当被勘定为教统的人性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