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显】莫把苟晶事件甩锅给儒家文化

那种“苟晶的命运源于孔子”的论调,表面看来振振有词,有理有据,实则漏洞百出,不堪一击。将苟晶事件归咎于孔子,归咎于儒家文化,这其实是一种赤裸裸的“甩锅”做法。这种做法,既会严重歪曲事实真相,也会严重歪曲传统文化,最终混淆视听,颠倒黑白。

【吴钩】苏东坡的“高考作文”

宋仁宗皇祐二年正月,万物生发的初春时节,仁宗任命翰林学士欧阳修为权知贡举,翰林学士王珪、龙图阁直学士梅挚、知制诰韩绛、集贤殿修撰范镇并权同知贡举,馆阁校勘梅尧臣为点检试卷官,主持当年的科举礼部试(省试)。

【杨国荣】仁爱与克己:道德行为的两重形态

道德行为并非仅仅呈现勉力而为的形式,道德的取向和行为定势,往往内化为人的第二自然或第二天性,后者既可以取得道德习惯的形态,也可呈现为内在的道德直觉,二者以不同的方式制约着仁爱、克己等道德行为。

【史少博】论朱熹的“气禀”与人的道德

朱熹强调后天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也认为“气禀”决定“人之初”的先天“道德”差异性,认为“人之初”人的秉性之差异,就是因为所禀之“气”的昏、明、厚、薄之别而造成。朱熹认为“人之初”所禀的“五行”之“气”与人的“仁”“义”“礼”“智”“信”也有密切关系,论证了“人之初”道德具有先验性。

【方朝晖】“人道主义”与中国传统“人道”存在含义错位

由于古人所讲的人道与天道一致,并非以人为中心,所以终究与“人道主义”一词以人为中心、侧重于对于人怜悯尊重这一含义有别。因此,将西文humanism翻译成汉语中的“人道主义”,存在含义上的重要错位。

【张明】王阳明黔中再传弟子马廷锡及其家族考证

马廷锡是王阳明在贵州著名的黔中王门再传弟子,其心学之传得于当年王阳明在黔中的及门弟子蒋信。马廷锡的心学活动涉及贵州、四川、湖南三省,早年问学求道、任官行道,中晚年广交王门后学,在贵州讲学长达三十余年之久,继王阳明、蒋信之后,在贵州掀起第三次心学高潮,将黔中王门推进到成熟阶段。马廷锡及其子、孙三辈均有功于阳明心···

【林桂榛、周启荣等】古经“人心惟危(之危),道心惟微(之微)”究竟何义?

《荀子·解蔽》篇所引《道经》“人心之危,道心之微”的本义,是说一般人的思想要自我端正,要严格要求;而掌握了道的“至人”的思想则“无为”,不需要道德的约束、纪律的束缚。其主旨是强调君主“无为而治”,反对其陷于事务主义。

【吴震】“名教罪人”抑或“启蒙英雄”?——李贽思想的重新定位

历史真相也许是李贽只是晚明时代的悲剧性人物,其性格乖张、言论刻薄、愤世嫉俗,故难以容人;其思想承续了阳明学的批判性精神,与泰州学派推动的儒学世俗化运动的时代气息比较契合;然其学说思想缺乏理论系统性,不宜过分夸大其思想对社会的影响。若认定李贽是反传统的思想英雄,显然是源自现代性的观念预设或“启蒙情结”,而非是真实···

【曾海军】道理可以让人变得更强大,也可能更脆弱——写在二〇二〇届硕士生毕业之际

大学任教十余年,写过几次迎新辞,却还未曾写过送别辞。前几天晚上约毕业班同学聚餐,一来庆祝成功考博的几位,二来在即将离校之际算是告别晚餐。

【王立斌】运河沿线的书院文化

运河与书院文化有近千年的交融,运河沿线书院总数多达777座。至今在全国保存为世界遗产的嵩阳书院,国家级保护单位的安定、东林、万松书院,以及其他的沿线省、市、县级文保单位书院如江苏扬州书院、梅花书院,浙江的杨文元公书院、慈湖书院等120余所。

【陈其泰】晚清公羊学双轨演进及其哲理启示

清代乾隆末年以后,重视义理阐释的今文公羊学说重新受到有识见的学者的重视,这不仅成为晚清公羊学复兴的起点,而且表明到了清中叶,重视义理阐释的学术路数已经受到学者的重视,蓄势待发。而清朝统治恰恰由盛转衰,这一重视变革、“以经议政”的今文经学的复兴,正与社会矛盾的展开相激荡,与时代潮流相合拍,因而登上学术舞台的中心,···

孔子学院未更名 改由基金会运行符合国际惯例

孔子学院转由基金会运作,虽然运作机构和模式发生了变化,但中外方合作机构承诺对孔子学院的支持力度不仅不会减少,相反,由于机制和模式的改变,为孔子学院提供的支持和服务将更有力、更多元、更优化。基金会将充分发挥筹资渠道广泛的优势,吸引和凝聚中外企业、社会组织、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和个人积极参与,为孔子学院建设和发展···

【蒋庆】中国传统政治形态是以儒教为主的“政教一体”——答美国明克胜教授问(下)

中国从来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政教分离”,没有“政教分离”,当然也就没有“政教合一”,只有“政教一体”。中国“五四”以来的知识分子,一直用西方“政教合一”的历史经验来批判中国的政治传统,现在看来是误解了中国的传统政治,所以要真实地了解中国的政治传统,就必须对“政教一体”与“政教合一”这两个概念进行辨析。

【王硕】悔·治悔·无悔 ——从儒家视角论道德悔过的意义与困境

本文从儒家立场出发,直面现代“毋悔”观念的挑战,为悔过的意义做出了辩护,同时也对悔过的困境进行了分析,指出悔过并不是徒劳、退转、虚幻、无力、全然痛苦和可有可无的。悔所具有的独特意识结构,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发现并改正过恶。现实中工夫的歧出与断裂,并不根源于悔,而应归因于尚不完善的人格结构。

卞东波 主编《朱子感兴诗中日韩古注本集成》出版

朱熹是中国具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与文学家,其思想在中国从元代以后一直是官方的意识形态,同时也对同属东亚汉文化圈的日本、朝鲜、越南诸国产生巨大的影响。应运而生的朱子学成为东亚近世社会共同的思想平台与价值体系,东亚诸国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东亚朱子学。同时,朱子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也影响了整个东亚的汉文学创作。

【陈来】“文化热”中,文化保守主义的价值

应使儒学仍然成为中国人价值来源之一,提供给中国人做人的道理、人生的意义及处世的原则规范,乃至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类命运的基本态度。

【金春峰】朱熹与陆象山“心学”与为学方法之异同——几点观察

陆象山也是吸收佛禅之“明心见性”以为己用的,其心学并非直承孟子,“十字打开”,反而是经过了程朱的。但陆不会作哲学的思辩和论述,概念含糊混乱,无明晰界定,故大张反支离之说,实质只在强调一个“用”字,切实践履就是功夫。吾人若知朱熹走的也是“明心见性”之路,且比陆为早,所谓“朱陆异同”,就会呈现完全不同的面貌了。现特将刊于山···

【张晚林 尹少林 付颖 整理】湖南郴州宜章箭竹冲萧氏族规

宜章萧氏三世祖萧应昇(1392-1471年),字日上,号珠山。史称:天资聪俊,忍人所不能忍,为人所不能为。时有杨刘二姓,屡次叩阍,健讼多年,乃从中排解,二家仍归合好,人称其能。《萧氏族谱》载有其《训子诗》一首,虽文字浅显,然训戒深长,今与族规录之于此,以为垂训也。

【张晚林 尹少林 付颖 整理】湖南郴州宜章箭竹冲萧氏家训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五岭镇小溪箭竹冲,是一个具有近600年历史的古村落,山水环绕,阴阳分明,空中俯瞰,犹如太极图般,故又称太极村。村中古建筑保存完好,古色古香,小桥流水,茂林修竹,是现代人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储宝郎】石碑的青春和活力——《金石藏礼——汉碑的二十种风骨》序

本书选取中国书法史上处于顶峰位置的汉碑精品二十件,对其中所蕴藏的礼乐传统、礼仪制度与祠祀活动等予以提炼和解读,旁及汉代政治、军事、地理、历史等不同层面,汇集成二十篇赏析作品,旨在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汉碑透射到年轻读者的内心里。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