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脱欧说辞中,摆脱欧盟对于英国国家权力的不断剥蚀,可谓明眼人所见的首要理由。相比于法德过去主要在欧洲争霸,英国可谓真正建立过显赫一时的世界帝国;时至今日,英联邦的礼仪圈和与美国的特殊关系,还足以让英国的上层阶级驰骋想象,像欧陆国家那样一意经营欧洲而自贬身份,确实会生出未曾经验的苦涩。
岁在己亥,清明吉日,万物复苏,春意盎然。2019年4月5日上午,孔林内鲜花雅乐、钟鼓齐鸣,己亥年海峡两岸三地孔子后裔至圣林清明祭祖大典在此隆重举行。至圣79代嫡长孙、中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协会会长、至圣孔子基金会会长、孔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工作协会会长、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名誉会长孔垂长担任主祭官,带领来自韩国、北京、河北、···
4月2日,以“儒商与世界:共建·共赢·共享”为主题的博鳌儒商论坛2019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亚洲国际会议中心拉开了帷幕,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英国、瑞士、阿联酋、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近2000人出席。
在我不算广博的政法史哲学术信息储备中,对于杜钢建教授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是一直孤陋寡闻的——从没有在论文或者和儒家朋友的交谈中,见到有人援引杜钢建教授的学术观点。这个所谓的“新儒家代表人物”,对杜钢建教授而言既担不起,对儒家而言也是伤不起。据在下妄测,极有可能是杜教授团队自我营销的噱头。
又到清明时节,正是慎终追远的时刻。不由想起几年前的旧闻:清明节前夕,四川乐山某居民小区挂出横幅,上写“恭祝全体业主节日快乐”;陕西渭南的电信运营商给四星客户群发节日祝福短信:“您好!清明将至,提前祝您节日快乐”。看到祝福语的小区业主与手机用户都很郁闷:清明节不是祭拜先人、寄托哀思的日子么?怎么可以祝“节日快乐”?
秦汉间在政治制度上有沿袭,但在国家的意识形态上有一个重大的文化转型,即由秦朝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转变为汉朝的“行仁义,法先圣”,乃至汉武帝“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3日,一场清明节经典诵读活动在郑州文庙举行,现场百余名学子集体诵读《道德经》《孝经》《千字文》等中华经典,旨在通过诵读经典,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9中国·曲阜“新时代儒学价值”高峰论坛4月3日在曲阜孔子研究院举行。来自中国各地的儒学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约300人与会,共同探讨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新时代社会和谐进步。
宋明知行观的探讨主要表现为程朱的知先行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以及王夫之的行先知后三种结论;而这三种不同的知行模式,既代表着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同时也体现着理学发展的三个理论制高点,是理学沿着三个不同方向发展所得出的结论。至于其相互的批评、转进与分歧、演变,不仅代表着理学探讨之深入,同时也体现着其边界与底限意识。···
客家家规家训是传统中国家训文化的代表,是客家人注重家教、传承优良家风的集中体现,蕴含着客家人忠孝为本的家国情怀、亲善睦邻的行为规范、克勤克俭的生存智慧,处处彰显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深厚的文化精神。
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二楼的国学网办公区,一排排木质书架摆满了线装古书,并且用白纸黑字写着一个个姓氏作为书籍分类摆放的记号——它们是一批家谱。日前,中华谱牒文化研究基地成立大会在京举行,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一卷卷泛黄的家谱究竟能让我们从哪些维度了解家族过往?在重新重视家教、家风的今···
明代理学家魏庄渠《大学指归》对《大学》的阐发,突出了至善无对、知止见性、格物知本思想,彰显了复性定性、静养天根、先立乎大、自作主宰工夫。试图以此解决朱、王二家支离、空寂之弊,融通朱、王二家之说,开拓明代理学“第三条路线”,彰显了明代理学演变的复杂性,体现了《大学》诠释的多元性,启发今人不可拘泥于“非朱即王”的观点···
清明节将临之际,厦门大学1日晚举办“清明文化论坛”,邀请五位学者挖掘清明节深远的文化内涵,激发青年学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思考。
2019年新年伊始,喀什市第18小学孔子学堂拟定了创建国学教育特色学校的方案《沐浴国学经典创建学校特色》。确立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突破口,用传统经典文化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树立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该校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朱国红牵头,教研室组织,积极开展了以弘扬传统文化为核心的···
新时代的文化建设首先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回望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发展历程,那些彪炳史册、卓有建树的大家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文在对清代家礼书总体估量的基础上,梳理了清代繁多家礼书的三类主要构成,即前朝刊本、清朝官修家礼和清人私修家礼书。由此发现清代家礼一方面继承宋、明以来的家礼传统,面对相似的社会环境,担当相似的社会功能,秉承相似的编纂原则;另一方面,清代家礼因其统治民族的满洲族性和清代平民宗族发展等社会新情势,在具体仪节和家礼···
张养浩(1270年—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晚号齐东野人,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曾推动恢复科举制度。他创作的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脍炙人口、传诵至今。
“夫宪官之职,大则佐三公统理之业,以宣导风化;小则正百官纪纲之事,以纠察是非。”监察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监察官是监察制度运行的主体。
昨天,日本公布了新年号:令和。从今年5月1日开始,日本将启用新的年号,旧年号“平成”退出日本舞台。
拙作《关中男女不同席》一文,可以说,详细解释了男女不同席的由来,消除了不少对此习惯的误解。获得了不少读者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