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集系列短视频《董子名言》上线发布

《董子名言》系列短视频的内容是董子学院曹迎春、代春敏两位研究人员从《春秋繁露》《天人三策》等董仲舒的主要文献作品中遴选部分经典名言语句,并按主题进行注译、评析。两位研究人员以短视频的形式,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易于理解的举例,将董仲舒思想的核心精髓传递给观众,便于大家在读懂弄通原典名句的基础上,进···

【王中江】孔子好《易》和追寻“德义”考论 ——以帛书《易传》中的“子曰”之言为中心

孔子晚年以浓厚的兴趣研习《周易》的事实及其原因,通过帛书《易传》带来的新信息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孔子通过《易》爻辞对德义的追寻表明,其对《周易》的探索主要不在于占筮和预知人生的祝福吉凶,而在于从中追寻天道、道德和仁义等普遍法则和价值。以孤证否众证,以推测代事实,可谓立异,不可谓立新。

【张新】荀子:后果论者,抑或德性论者?

荀子在论述礼的政治功能时体现出一种后果论考量,即制礼的目的是系统性地促进社会善的增益。而礼的伦理功能则旨在培育理想的道德人格,这体现出鲜明的德性伦理学特征。荀子思想中的后果论考量是以德性为构成性前提的。

儒家文化润巴渝 十家孔子学堂教育基地同时落户重庆

3月17日,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省文旅厅、重庆市文旅委指导,大足区委宣传部、大足区文旅委共同主办的孔子学堂教育基地授牌活动,在重庆市大足区图书馆举行,这也是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后,鲁渝两地携手助力乡村振兴、培育文明乡风的一项重要文化成果。

【郑翠云】亲近朱熹的可能路径

朱熹(1130-1200年),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近人钱穆曾评价说:“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

【叶冬梅】《诗经》叠音词的同源关系及其义通原理

形容状貌特征的叠音词,突显词义特点,增强声音形式,有助于词源关系研究。《诗经》运用大量叠音词,是集中探讨叠音词的意义和词源关系的理想材料。以叠音词的意义特点和声音形式为衡量标准,我们可以对同一感觉范畴的叠音同源词进行初度系联;在同一感觉范畴内,可以根据由客观规律决定的意义相通关系,对初度系联的结果进行二度系联···

【约翰·塔西拉斯】健康、人权、法治全集于一身

正如政治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和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一直强调的那样,民主的繁荣依赖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公共理性文化,其中所有公民都能作为平等者就社会公共利益问题参与集体协商和决策制定过程。最近一些年,我们听到很多公共理性质量遭遇的致命性新威胁,如民粹主义威权主义的崛起、社交媒体制造的“过滤···

【尼尔·列维】临终之言为何有价值?

临终病床上的后悔真能让我们看透人生中真正重要之事吗?对此,我们有很好的理由表示怀疑。如何发现人生中真正重要之事?一种方法是询问濒临死亡的人。他们或许拥有一个视角使其更清楚地看到什么事其实无关紧要,什么事才真正重要。死亡即将来临的前景让他们不屑于追求金钱地位或在鸡毛蒜皮上纠缠,使他们看清楚真正令生活值得过的好东···

用石墙把哲学围起来:设想喧嚣时代的宁静

当今世界的特征与其说是噪音无处不在倒不如说安静已经不可能了。不是说我们听不见信号,而是说信号多得让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去接收、反思和体验。比如新闻通常都是以一摞纸的方式每天送到你家门口或放在咖啡馆的架子上或每天特定时间段的电视新闻。现在却是一刻也不停顿的信息流:喧嚣不堪喋喋不休---是的---但就像世界本身一样沉重和令···

【迈克尔·帕特里克·林奇】真理的价值

在学界的专业术语中,研究我们知道什么和如何获得知识的学问被称为“认识论”。20世纪80年代,哲学家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宣称认识论已死,早该滚蛋了。在罗蒂和那个时期的很多思想家看来,我们需要知识理论的观念是建立在早已过时的笛卡尔假设基础上,即认为心灵是大自然的幼稚镜子,他敦促我们将婴儿(真理)连同17世纪理性主···

【黄开国】论经学的分派与分期

经学的分派与分期是经学史的重大问题,自四库馆臣提出二派六期说以后,出现了十多种不同的分期说,分派说也有二派、三派、四派说的异义,这些分派分期说都存在共同的理论缺失,就是都没有解决经学分派与分期的关系,及其分派分期的根据是什么。经学的分派与分期看似二个不同的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边走边看韩国乡校》一书出版发行

2021年3月,由韩国孔子文化中心总裁朴洪英主编,儒教出版社发行的《边走边看韩国乡校》一书正式出版发行。《边走边看韩国乡校》的编著过程,历时三年,韩国孔子文化中心一行巡礼韩国234所乡校,不但以文字和照片形式编辑成册,还将探访每所乡校的影像资料编辑成视频放到中韩两地的网络平台上。此书籍由中韩双语写成,并在每个乡校内容···

青岛城市学院孔子学堂新学期《论语精读》系列开讲

2021年春季学期,青岛城市学院孔子学堂推出了《论语精读》系列。此文化讲座系列属青岛市城阳区委党史研究中心2021年度课题研究计划项目《郑康成<论语注>整理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3月12日下午4点,文化系列讲座第一讲《论语·泰伯》由孔子学学堂指导老师兼城阳区党史地方志专家姚海涛在孔子学堂开讲。第一讲竟然从《论语》第八篇始···

【李磊】两汉儒学发展的制度分析

两汉儒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源自王朝的制度建设。为国制建设提供专业知识是两汉儒家制度化生存的基本前提。制度的儒家化与儒家的制度化共同促成了社会的儒家化,这成为此后中国历史展开的独特社会土壤。

【舒大刚 段博雅】多元互补:孔子儒学在西部的传承发展

“西部儒学”是指在西部地域生长、传承及发展的儒学,呈现出与中原儒学、东部儒学等同中有异、自具特色的儒学形态,是中国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学与地域文化结合而形成的个性化、多元化的重要表现。

成中英 著《易学本体论(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出版

本书阐发了易之五义和易的本体世界,建立了周易哲学的本体论与诠释学的系统架构,为本体论诠释学提供了一个经验及体验的起点以及思考和理解的方法与方向。书中提出了象、数、义、理一体同源说;用“观”的观点说明了易的符号系统及其*早寓意的形成;并在易学基础上解说了占卜的含义、区分了道儒本体论。

【王琦】经筵进讲与孟子升格运动

宋代经筵制度的完善,为经筵官通过讲学活动中的经典诠释与互动交流,促进君臣在思想意识与价值理念上达成共识,影响帝王及政治提供了契机。通过对《孟子》在经筵进讲过程的全面梳理,可知帝王出台系列“尊孟”“升孟”措施的背后,离不开其对孟子思想的理解与认同。而经筵《孟子》讲读,则是帝王与士大夫合力形成,推动孟子升格运动完成的···

【李海超】先秦儒家人道本源的价值哲学探微

在诸多先秦儒学理论中,人道具有不能为天道完全统摄的本源性意义。在此基础上,这些儒学理论敞开了不能彻底消融于存有论视域的价值论视域,并建构了一种以价值论统摄存有论的价值哲学。这种价值哲学将价值的本源归于人道之仁爱情感,而不再进一步将其上溯天道,进而通过人的价值世界开显一切事物的存在。由于这种“开显”只是人的需求或···

【金春峰】论儒学与诗的发展流变

以诗史的几个发展阶段:孔孟荀至两汉、建安风骨、陶潜及唐代杜韩,说明诗的流变——内容和形式与儒学有内在联系。上述诗之特殊面貌的出现,内在原因皆由于儒学之变化。孔子对诗作了自觉反思,肯定抒情诗对生活的重要性,指出生活诗意化的方向。孟荀让诗转向政治化史诗化,导致建安风骨的建立,直接影响盛唐。陶潜田园诗乃生活诗意化的实···

《论语》电子书在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官方媒体平台上线发布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民经典阅读。近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通过官方平台中国孔子网融媒体上线发布《论语》电子书。旨在以人民为中心铸牢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