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胡克斯】对信仰、怀疑和永久后果的反思

躬身践行的圣公会教徒(Episcopalian)多年来已经不再能从基督教的确定性中中获得任何安慰,对来世的希望也早已经从我的头脑中消失。我常常纳闷,基督教的最伟大吸引力或许不是对超验性存在的爱而是对长生不老的保证。

【罗伯特·刘易斯】老人

我们会如何对待不想了解我们的年轻人呢?我们能够做些什么让老人引发的恐惧和颤抖作为他们重点关注的内容呢?我们如何说服他们相信,他们生活的意义将随着和我们呆在一起的时间的增多而不断增强,老人带来的死亡信息为他们敲响。

【约瑟夫‧爱波斯坦】悲痛还有好的?——对一种可怕情感的反思

悲痛能避免吗?应该避免吗?正如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最喜欢的词语所说,存在一种好的悲痛,这样的话能说得通吗?

【王玉玊】汉服文化的流行与论争:当传统服饰走入当代生活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尝试穿着汉服走上街头,交窬裙、百迭裙、马面裙……这些曾在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朝代中被广泛使用的服装形制正重新融入当代生活,成为中国互联网青少年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谢鹏飞】所谓勇者不惧

人人都钦慕颜子,刚毅的曾子也让人敬佩,可是子路……

【刘源】性别与天道

天虽无限,却必待有限之人物,斯可以表现其无限;人虽有限,却可以籍天之无限,而不限于其有限,故曰圣人同天。因此,性别非但不会对天道之彰显造成遮蔽,恰恰相反,却正是天道彰显之必要条件,亦以性别之分判,有限之个人才有了完全表现无限天道之可能。

【曹巍巍】成圣之机:孟子升格因素的多重考察

孟子被尊为“亚圣”,是儒家思想重要的传承者和发展者,在继承、阐发、创新儒家思想方面,发挥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的“浩然之气”“大丈夫”精神,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塑造、精神禀赋的滋养更是产生了重要影响。

【张桂超】“乐”“悦”之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情感问题一直是古人关注的焦点。“去苦求乐”不仅是人之自然本性的体现,也是其价值追求的彰显。古人在对积极、正面的情感描述中常常使用“喜”“悦”“乐”“愉”等字词,其中“乐”与“悦”在经典中最为常见。古人既将“乐”“悦”等同互释,又对二者存在不同层面的理解和争议。

【高海云】汉代章句兴衰反映经学地位之变

章句是汉代儒生治学的主要体式,反映汉代经学的基本发展形态与特征。古今学者多从经学史视域探讨汉代章句的内容、规模、兴衰概况,对“章句”这一概念的衍生过程欠缺系统梳理,就宣帝、章帝时期皇权对章句兴衰所产生的影响关注较少,对章句之弊以及章句“减省”“改定”的学术史意义,也有亟待澄清的必要。

【吴钩】唐朝的“陪门财”究竟是彩礼,还是嫁妆?

唐朝社会承南北朝之余绪,存在着引人注目的财婚现象,“自号膏粱之冑,不敦匹敌之仪,问名惟在于窃赀,结褵必归于富室;乃有新官之辈、丰财之家,慕其祖宗,竞结婚媾,多纳货贿,有如贩鬻”。时人将这类财婚讥为“卖婚”。

【张朋】虽九死其犹未悔 ——《楚辞》中的家国情怀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及其后学者如宋玉、景差等人的诗歌集,由西汉年间的刘向收辑编定。诗歌集中,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作品最为精华,而宋玉等人的作品多是模仿屈作而成,因此古往今来,人们常将《楚辞》与屈原的诗歌等同起来。

【雷永强 王敏光】郭店楚简儒家乐教思想探赜

诚如王国维所云:“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郭店简文的发布,轰动一时,推动学界简牍研究热潮。郭店简中的儒家文献早于《孟子》而成书,其所反映的是孔子之后、孟子之前的重要儒家思想,是我们考察孔、孟儒学思想的“纽带”。其中的乐论部分,为我们厘清孔、孟之间乐教思想的发展脉络提供了新的一手材料,在先秦儒家乐教史上具有···

【杨杰】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家的天人观

“天人之际”是先秦诸子学的重要议题,其成果蔚为大观。郭店楚简埋藏于公元前4世纪中期至公元前3世纪初,其思想形态当介于孔孟之间,学者多认为其中的儒家竹简与思孟学派有关。在郭店出土的804枚竹简中,《老子》《太一生水》《说之道》是较明显的道家材料,其他十三篇则被视为儒家作品。

【胡晓明】孔学堂的秘密

现代人对大自然欠下了太多的孽债,一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譬如全球的天气,今年竟然热成了这个非人的样子。现代人不断通过返回自然的方式,重新去反思,去还这个债、赎这个罪、消这个孽,去见天地之心,神明之容,十里河滩与孔学堂就是一个“返自然”的正果,这是一个当代绝大的艺术品,极美又极富思想内涵。

【迈克·克雷】身后名争议

在我们自己看来,我们很重要,我们希望自己做的事对他人来说也很重要。我们渴望自己的牺牲具有超验性意义的价值,自己的痛苦有目的,自己的成就是永恒的。众多人生道路---尤其是思想和艺术品---如大诗人贺拉斯所说,就是在建造一座“比青铜更持久的纪念碑”。

【西奥多‧达林普尔】人生与癞蛤蟆的奥秘

笼统地说,如今在哲学家和神经科学家中有一种趋势,谴责或者至少贬低诸如意识和自我意识等神秘性质的重要性。他们认定意识是一种附带现象(epiphenomenon),是真正发生之事的附属品。

【艾米丽‧托马斯】哲学与视频游戏地图的魅力

在玩艾尔登法环、天际、地平线:零之曙光(Horizon Zero Dawn)游戏时,玩家处于地图的中心。从字面意义上说,你就是宇宙中心。这提醒我们认识到玩家是任何冒险游戏的真正动力室:是我们在解开古代奥秘、推翻王国、战胜恶魔。而且,在我们到处探险和开疆扩土之时,我们也在地图上填补空白。

【陈嘉许】蓍占原理试解

关于先秦时期的蓍草筮法(《系辞上》所载),历来难知其详。汉唐以后,占居主流的解释与操作方法,是“过揲法”、“挂扐法”(两者大同小异),每三变成一爻,共十八变成六爻,非常繁琐,以致在实际应用中,蓍草筮法基本上被梅花易数和金钱卦等简便方法取代了。

【许石林】别动不动就说你移风易俗,你有那个能力吗?

昨日“中元节”,祭祀祖先成了一个话题。

【周宝银】康有为运用“三世”说诠释近代社会变革

汉代今文经学者在解释《春秋公羊传》的过程中,形成了“三世”思想。清代中叶,公羊学再度兴起,“三世”说重新为一批学者所重视,并借以评判时事。清末,康有为以《春秋》“三世”说作为其经学诠释的主线,结合《礼运》“大同小康”发“三世”之说,并与西方进化论相契合,以此理论诠释近代社会变革,应对当时内外日蹙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