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董仲舒《春秋》阴阳灾异说的政治哲学解读

董仲舒的《春秋》阴阳灾异说实现了《春秋》的阴阳化之后,为经典与政治的互动立下了基本范式,治其他经典的学者纷纷效仿。董仲舒以帝王对天之「畏」作为其立论前提,有效沟通了帝王之「欲」、「惧」与学者之理想。

【白欲晓】王通与宋明新儒学——以船山《读文中子》诗为线索

王夫之以王通《中说》的“理语”入诗所写作的《读文中子》,乃反思宋明新儒学、申发历史创痛之作,为认识王通与宋明新儒学的关系提供了一条思想线索。王通是宋明新儒学的“在场者”,在文化交涉之观念与方法、哲学探求之形态与内容以及历史哲学与政教观念等方面,对宋明新儒学有深刻的影响。王通与王夫之,构成了自公元7世纪至17世纪中国···

【王博】董仲舒天人相副说新阐:从人副天数到天人感应

在董仲舒的天人之学中,天与人实现有效沟通并进而能够合一的前提是其系统的天人相副学说。天人相副包含人副天数、同类相动和天人感应三个逐步深入的层面,是一个理性化的构造。人副天数是天人相副的学理基础,其核心原理为「可数者副数,不可数者副类」;同类相动乃对天人为何相副尤其是「不可数者」为何「副类」的进一步论证,在将经···

【顾家宁】《孟子师说》与黄宗羲的孟子诠释

《孟子师说》是孟学史上一部极具特色的著作,其思想与《明夷待访录》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是对后者的继承与发展。这种发展可以概括为两个层面,一是对《待访录》既有内容的深化,二是对《待访录》未涉及内容的延伸。前者表现为对作为《待访录》核心观点的新君臣伦理、民意论、法治论等问题的理论解释,后者主要体现在对良知心性联动于···

【景海峰】“理”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理”在整个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是非常核心的范畴,也是文化转型的标志性概念。在先秦诸子百家的文献中,实际上都不大讲“理”。“理”的概念演变史就是一部儒家思想融合与发展的历史。其第一个层面是所谓“事理”;第二个层面是所谓“情理”;第三个层面是所谓“义理”;第四个层面是所谓“道理”。“理”和“性”在中国传统中是各有意指的,理学中有···

【黄启祥】论胡适的“无后主义”及其困难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中打倒“旧道德”和提倡“新道德”的思想先锋,他的“无后主义”是其反传统伦理的一个极端表现。这种主张虽然在“五四”时期尽显新异,但是却包含着难以克服的内在困难。胡适以似是而非的理由批评儒家的“后代”观念,通过否定生儿育女和传宗接代的观念提倡社会不朽论,以一个娶妻生子并且躬行孝道的形象宣扬无后主义和否定孝···

【刘强】刘勰“庄老告退,山水方滋”说新论——六朝山水审美勃兴的儒学省察

刘勰的“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说,不仅突显了玄言诗与山水诗的内在张力,更蕴含着对于诗歌本质论和文学新变论的“价值判断”。其隐而未彰的意涵是:东晋以来,以“庄老”玄理入诗的风气,阻断了诗歌言志、缘情、比兴、寄托之通道,使诗歌陷入到“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窠臼中而不得舒展,而刘宋初年山水诗的蔚然兴起,正是摆脱了玄言诗的玄···

【谢茂松】“活着的传统”:政治制度的正当性与政治文化建构

怎么打破书本政治学呢?要靠对于政治新、老传统的自觉整理。章学诚强调政治传统的累积性,他认为周公创制乃是“集千古之大成”。周公、孔子二人的位置分别是:周公“集治统之成”,孔子“明立教之极”,二人各自在政、教的传统上集大成。我用“伟大政治传统”这一说法来讲中国政治。

【何俊】由易学转出理学——《周易程氏传》的传释模式、理的性质以及延异

通过对《易》的传释以建构理学,这是理学的基础性著作《周易程氏传》的根本任务。本文从辞与意的关系入手,说明程颐以辞统变、象、占,形成他传释《易》的四维模式;进而分析程颐基于《序卦传》而建构的理是基于观察上的赋值,赋值是聚合抽象的过程,基础是客观观察,赋值却系于人;最后阐明程颐由辞的维度建构理的同时,为其他维度传···

【陈立胜】“以心求心”“自身意识”与“反身的逆觉体证”——对宋明理学通向“真己”之路的···

朱子虽洞悉心灵省察现象,并指出我们原则上无法以“对象化”的方式把握主宰之心,但对“以心求心”工夫却颇多微词。

【单正齐】宋明儒学与佛教——基于心性论视域中的比较

以心性论为中心,围绕几个重要范畴对宋明儒学与佛教哲学作一比较,可以发现:二者具有诸如理论结构、运思模式等方面的共同之处,但在思想实质及具体内容上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宋明儒学坚持道德本体论与心性论的合一,追求宇宙自然与道德秩序的合一,体现了道德的形上学特色。佛家则坚持超越的境界本体与心性的统一,追求以超理性的直觉···

【杨国荣】何为理学——宋明理学内在的哲学取向

“新儒学”(Neo-Confucianism)、道学、理学构成了理学的不同之名。以“新儒学”指称理学,体现了理学与传统儒学之间的历史传承关系,用“道学”概括理学,表明了理学以“性与天道”为对象,理学之名折射了理学从普遍之理和殊理的统一中来把握世界和人自身的趋向。

【江求流】身心之学的重建与自律道德的回归

工夫论是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朱子的哲学体系中,工夫论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当前对朱子工夫论的理解被牟宗三的相关理解所笼罩。在他的理解中,朱子的工夫论仅仅被理解为以“格物致知”为内容的“道问学”,从而朱子的学术形态也被诠释为一种他律道德。

【陈立胜】知情意:王阳明良知论的三个面向

王阳明的良知概念是“知孝知弟”“知爱知敬”“知是知非”(“知”)、“好善恶恶”(“意”)与“真诚恻怛”(“情”)三位一体之概念;在良知所指点的本心全体之中,真诚恻怛是奠基性的,本心在根本上乃是浑然与物同体之感通、感应的觉情与能力;以“是非之心”指点本心乃是王阳明基于修身工夫之考量,点出一“知”字,工夫始有下落处、入手处。

【金春峰】《周易》对中国哲学史研究之重要意义——以若干重要问题为例兼论重写中国···

《周易》是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不理解《周易》就不能写好与理解好中国哲学史。以往之中国哲学史研究,由于对《周易》及汉代易学没有正确认识,导致了对中国哲学史之重要思想的系列错解。

【杨国荣】心物、知行之辨:以“事”为视域

“心”生成于“事”,“物”敞开于“事”。由“事”而显的意义则在进入人之“心”的同时,又现实化为意义世界,后者既是不同于本然存在的人化之“物”,又呈现为有别于思辨构造的现实之“物”,“心”与“物”基于“事”而达到现实的统一。离“事”言“心”、离“事”言“物”,逻辑地引向“心”与“物”的分离;扬弃这种分离,则需要引入“事”的视域。基于“事”的心物互动···

【吴飞】论康有为对人伦的否定

取消家庭,是康有为思想体系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要点。虽然康有为仍然认为现实社会中的家族制度非常重要,但在他总体的理论体系中,家庭都不是必须存在的,当时中国之所以还需要家庭,仅仅是因为尚未进入太平世。本文从“人为天生”的哲学观和“公羊三世说”的历史观入手,着重讨论了康有为在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上持有的观点,认为这样一种思···

【陈壁生】郑玄的“法”与“道”

两汉今文经学将经书大义统一于孔子之法,及至郑玄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将《周礼》与《左传》纳入经学体系,对经书中的制度差异,郑玄理解为虞夏殷周制度的差别,因此,在郑玄的经学体系中,出现了不同的圣人之法。

【张立文】和合伦理道德论——中华传统道德精髓与人工智能

人类创造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初心是为人类谋福祉,想不到却研制了对付自己的敌对者——杀人机器人,使人类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和挑战。人类必须摆脱生命危机的恐惧,维护生命存在的尊严。因而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伦理道德问题,就成为突出的核心课题,有良知的人都为其忧虑。

【王美华】皇帝祭天礼与五代十国的正统意识

五代十国时期建国称帝的诸政权纷纷举行皇帝祭天礼,但因为礼仪传统的差异,北方五代政权的祭天仪式多严谨周备,而南方诸国的祭天仪式则多草率简略。皇帝祭天礼的举行与乱世之中各政权极力宣示自身统治的正统性的意识直接相关,然五代十国后期随着正统纷争的减弱,新建国称帝的诸政权对皇帝祭天礼仪的关注程度相比前期诸政权而言明显有所降低。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