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新湘认为,中国的汉服作为中国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是汉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通过不断的自然演化与民族融合所产生的代表性服饰。而因它引起的“汉服文化复兴运动”是当代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汉族的文化溯源之旅。也是国学复兴、民间信仰复兴、传统礼仪复兴等大潮中的一条支脉,它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复兴中国传统文化。
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民进中央获悉,大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拟提交《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孔子诞辰日设为国家阅读节的提案》。这已是朱永新连续18年建议设立国家阅读节。
全国两会期间,“将教师节调整改设于孔子诞辰日”的建议获得了53名全国政协委员的联名提议。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已联合其他52名全国政协委员,共同向大会提交“关于将教师节调整改设于孔诞日(9月28日)的提案”。
现代孝行,不仅要在道德文化上给予倡导弘扬,还要提供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支持,尽量不要出现这种现行规章制度甚至法律与行孝服丧送终的矛盾。解决这个冲突的现实可靠办法就是建议国家立法部门启动丧假的立法程序,这虽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事情,但应该立即着手进行。
中国儒家文化遗产的申遗可以正本清源,明确中国儒学在东亚历史中的定位,也可彰显出儒家文化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审视东亚地区儒学教育文化遗产价值定位与申遗的历程,一方面可有助于推动我国儒家文化遗产的展开申遗与保护工作,另一方面则将进一步地加深对东亚儒家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传统边疆治理积累的历史经验复杂繁多,但仍可以模式建构的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由于边疆地区本质上也是民族聚居区,因而边疆治理也关涉华夷秩序如何建构的问题,尚有必要重新理解或诠释“大一统”观念的原初本义,看到天道人心既是政治行为正当性的本体依据,也是华夷与天下秩序合法性的形上根源,而只有做到“天下归心”与“天下归仁”,才···
形式主义在当今世界也已是“中国特色”之一,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浪费公共资源,各级干部不堪重负,民众深恶痛绝,给执政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是举国上下齐声呼吁必须铲除的“毒瘤”。纵观古今横比中外,形式主义并非难以彻底根治的“顽疾”,但因积弊太深,需要猛药去疴,才有可能得以解决。
“母亲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母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作用至关重要。以孟母教子故事为代表,我国丰富的母教文化资源,有悠久的母教传统。大力弘扬母教文化,十分有利于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利于青少年成长和民族素质提高。”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病毒或将长期与人类共存,我们认为应当革新相见礼节,而拱手作揖礼简单易行,意蕴深厚,既可化解疫情之忧,又从容承载文明和自信,应当摒弃西式的见面握手礼,行用中国传统的拱手作揖礼。
中国应在融合西方节日内涵的基础上,汲取传统文化精神,建立中华传统节日体系,从而塑造体现中华民族特征和历史渊源的东方伦理型生活方式。打造具有浓郁东方风情的新生活方式,不仅应推动中华传统节日逐步取代“洋节”,还应该恢复传统节日的神圣性、庄重感。
回到首尔的每一天,仍然在紧盯疫情的动态,目光随着病毒的脚步聚焦钻石公主号、日本、新加坡、韩国、意大利、伊朗、美国、西班牙、法国、德国、英国……在这整个过程中,除了紧张、恐慌、惊诧、担忧和悲伤之外,当然也有思考和反省。身处首尔,不免特别关注韩国的经验,故略陈数端。
遭此新冠灾疫,尽管举国上下齐心协力渡过劫难,但创痛甚巨,也暴露出国家治理存在诸多很多问题,希望能正视反思、调整改变,这才是“多难兴邦”之义,亦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之基础。现将儒家网师友部分建言辑录,以供执政者决策参考。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前些天武汉大风降温那晚,我就很忧心,那么大的风雪,会不会有人房子不安全,会不会有人晚上没地住。“有时我们的眼睛可以看见宇宙,却看不见社会底层最悲惨的世界”,生活的富足,国家的进步,很多时候已经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也钝化了我们的同情心。这个世界上存在太多太多我们未曾经历、不会看到、没留下痕···
总是以为人民群众中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一些害群之马甚至不法之徒,会利用言论自由破坏社会稳定,因此须严加管控。而幻想一种纯而又纯的理想社会舆论局面,害怕承受社会舆论压力。但与此同时,就也必然会压制和损失了许多健康有益有创造性的意见建议。这次的悲剧便是这样酿成的。
将国学纳入现代学科目录体系虽有方枘圆凿之感,但在现代学科体系主导我国高校教育科研的现实背景下要弘扬、发展国学,就必须为国学找到纳入现代学科目录体系的具体方式与路径。借鉴近代中国学人划分国学的思路尝试将国学划分为经学、国史学、诸子学、文章学、小学、国学理论与国学史六类,并将此六类列为国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原有的基本法框架有问题,主要在于中央没有落地执法权和司法终审权,这也是迟迟不能在香港推行真正双普选的原因。
大游行及七一风暴标志着占中范式重新归来且有暴力升级,也标志着中美贸易战下“香港牌”再度升温,更折射出香港行政主导制的现实困境及中央在港管治能力的结构性短板。
按照历史法学派的观点,一个民族的法律乃是该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法律传统。故法律可以借鉴,但无法移植,不经过中国化的洗礼,照搬照抄的拿来主义或者迷信西方的原教旨主义,都无助于法治在中国的落地生根。
今天一国两制面临困难,重新站在十字路口,北京有责任,香港也有责任。北京当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相关政策当作此长考。香港当知家贫不嫌母丑,赤子之心拳拳在焉。华夏子孙,皆当反求归己,修辞立诚,抛开过往,团队一致向前看,共谋华夏复兴大业。
中国虽然承诺香港高度自治的大原则五十年不变,但不等于在具体的法律制度上不能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调适修补。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只有夯实一国的基础,才会让两制健康成长。为了香港能更好地自治,中央应该拿出政治勇气和政治决断力,实事求是地检讨《基本法》的制度漏洞,担负起中央政府的宪制责任,由全国人大进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