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我认为《清明上河图》绘于宋神宗朝: 细读《清图》之一

今天要说的话题是《清明上河图》(将会是一个系列),因为前段时间,故宫又展出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参观的游客太多太多了,据说排队的时间至少需要3小时,而看画的时间只有一二分钟。不过没关系,如果我们没有机会看到《清明上河图》的展出,或者来不及细细品读此画,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本系列文章,更深入地了解《清明上河图》。

听岳麓书院教授讲述“中国书院文化的千年传承与当代价值”

10月30日,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65场活动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

【专访】韩建业:五帝时代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是何存在?

夏朝以前的“三皇五帝”是神话人物还是历史真实?五帝时代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究竟是怎样的存在?……这些问题长期以来在学界颇具争议,也广受关注。

沈阳举办乙巳(2025)祭孔大典,填补了省会城市无孔庙的空白

维西元2025年9月28日,岁次乙巳,临近国庆、中秋,值至圣先师诞辰2576年之际,八方宾朋、沈城贤达、至圣后裔、亚圣传人,谨以雅乐、鲜花、果蔬、五谷、胙肉,粢盛庶品,祭告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以及四配享。

郭美华 著《古典儒学的生存论阐释》(增订本)出版

《古典儒学的生存论阐释(增订本)》增加了有关《论语》中守义与知命对君子的意义、《荀子》关于“明”的论述、《大学》关于个体性道德与普遍性政治秩序之关系的辩证,以及附录关于冯契哲学自由个性之本体论意义四个篇章。

【王泽应】《王船山》: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史诗

2025年7月11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发表知名学者、王船山研究专家王泽应教授的重磅文章——《<王船山>: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史诗》,引起学界高度关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受版面所限,发表时作了删节。现应读者需要,将全文刊发于此,感谢王泽应教授的大力支持。

顾史考:从新近出土战国竹书再探《孟子》之于《论语》的关系

10月20日上午,清华大学王国维学术讲座继续开讲。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兼历史系陈振传汉学研究教授顾史考(Scott Cook)应邀作题为“从新近出土战国竹书再探《孟子》之于《论语》的关系”的精彩讲座。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主持讲座,校内外数十位师友线下参加,近八万名观众通过清华大学官方微博号、视频号、B站号及学堂在···

【李晓璇】两汉经学视野下的郑玄

宋儒朱熹曾参与集议宋宁宗服丧之制,因“无文字可检”仅以礼律人情大意答之,最终未能面折胡纮。朱熹归家翻检经书,读到《礼记·丧服小记》孔疏中郑玄“天子诸侯之服皆斩”一语,方才肯定己说。

张志强 江湄 著《能自恢彉:章太炎思想新论》出版

本书为 “菿汉丛书” 之一种,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关于章太炎研究的论著。章太炎区分世界文明,其一为 “能自恢彉” 者,如中国、印度,即不依赖其他文明而能够独立发展,本书即以此为书名,意在凸显章太炎思想及其所阐发的中国思想文化的独立性。

【许石林】你若没有知错就改、及时道歉纠错的修养,就别轻易冲人发火

宋仁宗庆历中,郎官吕觉奉旨按察巡视,事毕回朝交差,殿上登对,仁宗对吕觉的工作很满意。吕觉便顺势奏请,自陈穿绯衣太久,请求皇帝恩准其改穿章服。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拉格纳尔·鲍德松:和平与和谐是中国的文化底色

10月17日,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七届执行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厦门筼筜书院召开。会议深入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总结第七届国际儒学联合会一年来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点击查阅)会议期间,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冰岛驻华大使馆前公使兼副馆长拉格纳尔·鲍德松接受中国日报网采访,他分享了对儒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

有斐君子 ——第四届盘山学会讲纪要

百年之间,儒教式微,学术西化,政治失道,纲常不明,信仰无归,制度无本,天下士心忧痛而莫知其途。蒋子盘山先生有感于斯,以一己之力,匡扶斯文,迄今已三十余载。先生长居山林,拒浮名,修身著述,教化来者,构建儒教信仰之体系,发皇王道政治之精神,实开近代儒学重建之新篇章。

【褚叶儿】从祭天礼看郑玄礼学与曹魏礼制

景初元年,魏明帝在高堂隆等人的建议下更张汉制,进行了一系列的礼制改革。其中尤为重要的便是重新建立一套祭祀天地的礼仪制度。

【冯哲 吴愁】“全民族抗战”背后的儒家思想与民族精神 ——兼论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

“由北京大学主办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2日至3日在北京举行。两岸暨港澳以及来自美、英、日等国近百位专家力求在更广阔研究视野和更深入学术对话中重新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世界意义与当代价值。

《孔子学刊》征稿启事

《孔子学刊》是孔子研究院主办的学术刊物。孔子研究院地处孔子故里曲阜,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研究孔子思想与儒学的专门机构,致力于建成世界儒学研究与交流高地。为进一步发挥孔子研究院的在儒学研究的独特作用与影响力,加快学术建设成果的呈现与转化,自 2026 年起,《孔子学刊》将恢复出刊,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两···

《曾子学刊》(第九辑)“先秦儒学”专题征稿启事

《曾子学刊》以书代刊,是以曾子与儒家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刊物,由中国哲学史学会曾子研究会、曾子研究院、山东大学曾子研究所、曾智明“曾子学术基金”主办。自2025年起每年出版两辑,现向学界同仁征集2026年上半年(第九辑)稿件。

曾振宇教授在“孝道与中华文化”学术论坛作专题报告

2025年10月23日,山东大学曾子研究所所长、曾子研究院院长曾振宇教授应邀出席“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论坛”,并作题为“赓续与转向:董仲舒孝论纵横谈”学术报告。本届论坛由香港中文大学、宗教伦理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于港中文冯景禧楼成功举行。

【邓洪波】拓展书院文化的“场”与“道”

“从岳麓书院到湖南书院,再到全国书院、东亚书院……可谓人不离书院,文不离书院、话不离书院、书不离书院,思维好像也围着书院转,近乎痴迷。”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中国书院研究中心主任邓洪波在采访中这样分享自己“邓书院”外号的由来。这个半是玩笑、半是敬意的称呼,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他一生的研究道路。

孔子文化研究院成功举办“2025古典学讲习系列活动之洙泗弦歌:礼乐文化传习与展演”

2025年11月1日晚,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曲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孔子文化研究院、音乐学院、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承办,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策划的“2025古典学讲习系列活动之洙泗弦歌:礼乐文化传习与展演”在曲阜师范大学西校区音乐厅举办。

共话两岸中华文化传承与弘扬:台大历史系前主仼徐泓教授到访四海孔子书院侧记

一场跨越海峡的学术对话,一次绵延数代的师道回响。近日,台湾大学历史系前主任、著名学者徐泓教授夫妇到访北京四海孔子书院,在与冯哲院长的座谈中,深情追溯了其师——大儒爱新觉罗·毓鋆先生的身教言传,让此次交流成为两岸文化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的生动见证。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