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成与宋韵文化”暨第八届“江南儒学”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年6月14-16日,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国学院与海宁市黄湾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张九成与宋韵文化”暨第八届“江南儒学”研讨会,在浙江省海宁市黄湾镇成功举办。

走读广东古书院:韩山书院

韩山书院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淳祐三年(1243)。其时,南宋潮州知州郑良臣在潮州城南之韩文公庙旧址[北宋元祐五年(1090)迁建]之上创建韩山书院。

经学访谈|谢遐龄:何谓儒教:从董仲舒到康有为

我们今天在此举办这么一场非常小型的学术讨论会,一则是因为谢遐龄老师近年关于国家宗教有诸多突破性的思考,这些思考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的宗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儒教,当然也包括道教和佛教,都有着非常大的启发性;再则是因为今年是谢老师八十寿辰,所以,我们年初的这次会议就有着暖场或热身的性质。

“经学与秩序:中国传统的现代化之道——第十一届中国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致辞···

2025年6月28至29日,由中华孔子学会经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南开大学哲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经学与秩序:中国传统的现代化之道——第十一届中国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召开。

山东嘉祥武氏祠:石刻上的华夏文明

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的武氏祠,现存有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碑以及汉画像石群。今天(6月29日)的《文化中国行》,我们一同走进武氏祠,探寻石刻上的华夏文明。

长衫论诗韵,国学润心田 ——李里《诗与中国人生》公益讲座走进重庆双桥经开区

6月13日上午,由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宣传部、大足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双桥经开区图书馆、大足区图书馆等单位承办的《诗与中国人生》公益讲座在双桥经开区文化馆三楼多媒体厅成功举办。

【刘强】不求甚解”与“欣然会意” ——陶渊明的读书法、诠释学与创作论

以陶渊明为例,所谓“古今之变”,盖指陶诗接受经历了一个“由晦而显”的漫长过程,这一过程既与时代的审美风会有关,更与思想史的发展嬗变若合符契,所以,文学史的研究必须是以“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为前提的复合研究,既不能离开作家的身世、生平、人格和时代审美风尚予以文学本位的“内部研究”,更不能离开文化思想史的大背景和坐标系,···

2025心学与东亚儒学学术研讨会在韩国召开

7月4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韩国成均馆大学、中国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主办的“心学与东亚儒学学术研讨会”在韩国首尔召开。

​李加乐、艾文慧:西宁有源书院第207次会讲暨乐都游学活动

2025年6月28日,有源书院的学员们带着对知识的虔诚与对文化的热爱,踏上了青海乐都这片充满历史韵味与人文气息的土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游学之旅。

2025和合文明论坛平行论坛暨第二届和谐世界文明论坛在印尼举行

6月14日,国际儒学联合会作为学术支持单位,印尼和谐文化基金会、瓦希德基金会、孔子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5和合文明论坛平行论坛暨第二届和谐世界文明论坛在印尼巴厘岛举行。论坛以“探讨超越丛林法则的人类新文明”为主题,分设“延续万隆精神,坚守和平共处”和“世界文明和谐对话交流”两大议题,旨在推动人类和平发展与多元文明互鉴。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明德学堂开班仪式成功举办

2025年6月14日上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明德学堂开班仪式在知新楼A1916会议室举行。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哲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赵卫东教授,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李鹏程老师出席开班仪式。

“麓山论礼:中华礼乐文明的传承与开新”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

6月21—22日,“麓山论礼:中华礼乐文明的传承与开新”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

“海外人才孔子文化研学营”在孔子研究院开营

6月23日,“海外人才孔子文化研学营”在孔子研究院开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委员、副主任、孔子研究院党委书记朱瑞显,山东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经济委员会主任张祝秀出席活动并致辞。

“齐鲁访学驻研计划”山东大学专家讲座第三讲暨儒家文明论坛第一百一十九期“儒学作···

2025年6月13日上午,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齐鲁访学驻研计划”山东大学专家讲座第三讲暨儒家文明论坛第一百一十九期“儒学作为哲学研究的当代意义”在知新楼A座2116会议室成功举行。

鲁小俊教授解析书院课艺

6月19日下午,莲池讲堂第五十四讲在莲池书院(古莲花池)直隶图书馆开讲。本讲中,武汉大学文学院鲁小俊教授以“书院课艺:晚清士子的‘青春印记’”为题,从研究理念、书院考课、课艺编刊、青春印记等方面进行讲授。

【刘强】“从父子有亲”到“易子而教” ——在崇明“亲亲之爱与美丽乡村”主题论坛上的发言

在人类学也有一种发现,说人类是这样一种特殊的物种,他终生都与儿子和女儿们保持联系,这些亲属和婚姻关系的体制,造就了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差别,这是非常重要的。人类学家还发现,大猩猩母猩猩把他的孩子养大以后,过了几年小猩猩就不认识他的妈妈了。为什么?因为它的生命周期很短,它的记忆也非常短,它根本不知道孝道这一说···

杨世文 著《张栻诗文集编年笺注》(上下册)出版

张栻(南轩,1133-1180)是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祖籍四川绵竹,长期寓居湖南。他既是蜀学传人,又是宋代湖湘学派的领袖。

南通市第六届濠滨书市“唱响童声里的经典”专场诵读活动圆满举办

千年风雅,今朝回响。7月5日下午,“唱响童声里的经典”诵读会作为南通市第六届濠滨书市的精彩专场活动,在凤凰文化广场璀璨亮相。本场活动由知止堂义学与弘文书城承办。

【汪沛】孝与慈:儒家美德的再诠释

本文意在指出,无论是孝还是慈,都要从天然的爱与习得的美德这两个层面来展开论述。使得孝与慈能够对于当今中国的亲子关系有更多的现实解释力,并且提供更多伦理实践层面的规范性引导。

薮敏裕教授主讲“从清华简《金縢》篇看周公事迹与《豳风》毛序”

6月29日下午,“洙泗讲坛”2025年第7期在孔子书院A210举办,日本岩手大学名誉教授、现清华大学访问教授、我院特聘教授薮敏裕先生做了题为“从清华简《金縢》篇看周公事迹与《豳风》毛序”的学术讲座。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