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悼念杨振宁先生|“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基本是儒家的”

杨振宁先生曾说,我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中国人克服了“自己不如别人”的自卑心理。杨振宁先生幼承庭训,完整背诵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孟子》,曾言“影响我最深的不是物理学,而是两千年前孟子的思想”,“30岁后,我为人处世全靠《孟子》”。杨振宁先生心目中的完美人格,是现代科学的进取精神加之儒家风范。

【和溪】衣冠明道:传统官服彰显礼乐教化

在古代政治文化体系中,官员服饰不仅是标识其身份的物质载体,而且包含着文明秩序的核心隐喻,服饰的形制、色彩与纹饰共同构成一套精微的文化符号系统。儒家礼乐教化在这一系统中获得最直观的体现,古代官员服饰的庄重华美绝非简单的审美偏好,而是超越实用功能,被赋予道德理想的政治图腾,是对传统礼乐文明的价值认同。这种将自然秩···

【许石林】传统文化界算啥?经济学家中的骗子才多哩!

骗子真的只集中在传统文化领域吗?从事传统文化名义的领域,的确骗子不少,但若论骗子最多的领域,则非经济学界莫属!传统文化界的骗子,连不懂传统文化的人都能凭常识轻易识破其骗术,他们的骗危害还大吗?而经济学界的骗子,不仅不易被识破,而且其本身纠缠于各种势力利益之中,即便识破其奸,也难以戳穿,故其危害之大,不可估量。

贺卡丨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快乐!刘向春 书写,儒家网 敬贺

专访|陈明:说杨振宁品格有问题的人,或认知能力不足或道德情感泛滥或中国意识缺失

杨振宁先生是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爱国者,艰难时世中得天眷顾独厚的人生赢家。世纪初的救亡意识熏染与救亡方案接受才是这种情感与认知的真正根源,也才是杨与中国慷慨邂逅进而同行的真正原因。其爱国热忱不如邓稼先、钱学森等坚定强烈,但划归人情之常不吹不黑乃是正常甚至必要的。纠结中加入美国籍,也当如是以观。

【李健君】自由与中庸之道——论黑格尔对孔子的批评

把个体生命的日常时间理论化,并将其消解于人类整体的世界历史之中,这是黑格尔批评孔子的深层思维机制,而孔子的中庸之道却正可以回应黑格尔的批评。中庸之道植根于日常生活的时间性,即日常生活中的生命自由之道,是孔子对生命自由的领悟。通过以中庸之道回应黑格尔对孔子的批评,我们可以深化对生命自由的理解。

【钱国旗】传统家训的思想史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家训以家族为单位传递道德规范、治家理念、处世智慧等,是圣贤经典的世俗化、实践化、生活化载体。

【慕仪生】<朝圣>参访关中书院

予客长安十二年矣,每次路过,总是不开放或维修,终于有机会来此朝圣。

家国情怀的历史传承与当代新生 ———“国际儒联之友—港澳台会员交流座谈会”综述

2025年3月28日至31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会员联络委员会与孔子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国际儒联之友—港澳台会员交流座谈会”在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召开。会议以“信仰与实践:儒学之于中华文化深层积淀的家国情怀”为主题,来自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近50名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杨朝明】中国书院教育的千年传承与当代新生

书院为什么称为书院?中国历史上书院是怎样的一种状态?书院的核心价值、核心理念是什么?今天我们如何去建我们的书院?书院的价值和意义在今天如何彰显?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回到2000多年前,在那样一个年代,我们就可以找到我们书院的一种影子。

【孙广】经学须由文学而显 ——作为中国古典学基本方法的文章学

自2024年以来,随着中国古典学学科的设立,学界对这一学科的概念范畴、价值意义等,作了非常周备的论述。然而,对于中国古典学的研究方法,似乎少有论及。归根结底,中国古典学的核心是中国古代经典,如何读懂中国古代经典,便是中国古典学的基本方法。只有在读懂中国古代经典的前提之下,才能真正地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谈进···

国际儒学联合会第十五次普及工作研讨会聚焦中医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普及

10月10日至11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主办、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国际儒学联合会第十五次普及工作研讨会在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举行。

【徐孙铭】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我与《船山学刊》的不解之缘

我1980年进入湖南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工作,从那时起就与《船山学报》(后改名为《船山学刊》)结下不解之缘。在湖南省社科院王兴久、陈学源、王驰诸位院长领导下,我参与恢复船山学社,随后参与复办《船山学报》,协助岳麓书社编纂《船山全书》。正因为这样的殊胜因缘,我开始了阅读《船山遗书》、攀登石船山、探寻“涌几石”、寻访“续···

中国社科院“古典学研究前沿”系列学术讲座,林鹄主讲“人伦与政治:王夫之的观点”

2025年9月23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办的“古典学研究前沿”系列讲座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1133会议室成功举办。本场讲座以“人伦与政治:王夫之的观点”为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林鹄老师主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郭潇老师主持。

【張俊綸】為什麼我們的文言文不能丟棄——在欽明杯文言文大獎賽頒獎會上的發言

為什麼我們對文言文情有獨鐘?為什麼我們要不遺餘力、費盡心血傳播、宣傳、鼓勵文言文寫作呢。因為文言文是是順應自然、符合天理的最美好的文字。舉行文言文大獎賽,不是為了我們自己,不是為了一己之利,我們是為了誦先人之清芬,為了絕學之傳承,為了開萬世之太平,為了我們整個中華民族文化之復興。

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世家专项基金向安徽省淮北市天一中学捐赠孔子像

秋光潋滟,文脉绵延。9月28日,恰逢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76年纪念日,淮北市天一中学举行孔子圣像揭幕仪式。

【陈晓霞】孟子天下关怀思想的当代价值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创立了以“人禽之辨”“义利之辨”“王霸之辨”三重辩证关系为核心的天下关怀思想,着力调和“人与物”“己与群”“群与群”之间的三重关系。孟子的天下关怀思想,使人认清生命价值,为道德建设提供丰厚滋养,对国际新秩序建构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专访】孔祥林:中国书院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扮演什么角色?

中国书院文化源远流长。书院不仅是传播文化、研发学术、培养贤者的重要阵地,也是文明碰撞交流的重要载体。历史上,受中国影响,朝鲜、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曾广设书院,欧美地区也出现过书院。

“龙潭养正,道韵承心” ——榆林龙潭书院启幕,共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图景

2025年10月18日,由榆林龙文化研究会主办、龙潭书院承办、道音文化榆林分站协办的龙潭书院启动仪式在榆林市黑龙潭龙潭书院隆重举行。

“七秩弦歌·雅韵薪传” ——孔子文化走进北京邮电大学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10月13日,“七秩弦歌·雅韵薪传”——孔子文化走进北京邮电大学系列活动在北京邮电大学举行。此次活动由孔子博物馆与北京邮电大学联合举办,旨在通过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让北邮师生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