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潇】感应之理与感通之道——以程朱对咸卦的诠释为中心

程朱通过对咸卦的诠释,并且基于对本性的理解,分别从“感应之理”(天道)与“感通之道”(人事)两个层面讨论感应问题,将感应视为万物本性由此引发而得以实现的过程,同时,感应的必然性来自本性实现其自身的要求;将感通理解为朝向超越性的开放,并以此为基础使得万物各正性命。

【尚文华】自由与天命——兼论“自由儒学”命题

自由是人不得不承担的存在身位,如何在当下的中国经历并沉思这种身位,是中国学人的使命。我们尝试通过儒学的经典文本《中庸》探索先人所觉识到、但未曾充分展开的人的自由身位,以及这种自由身位何以重新被遮蔽在“天下(—世界)”的神圣伦理结构中。我们指出,揭开这种遮蔽的根源在于重新激活我们的天命意识,并在我们的生存中正视自由···

南国春暖聚贤士,私塾薪火照新天 ——2025年全国私塾教育公益论坛纪实

熏风南来,珠江潮起。2025年4月12日至13日,第二届全国私塾教育公益论坛在广州云凯酒店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书院私塾负责人、学生家长及热心人士共近百名齐聚一堂,共话私塾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乙巳年清明至圣林孔子后裔祭祖大典隆重举行

2025年4月4日清晨,曲阜孔林松柏凝翠,庄严肃穆,乙巳年清明至圣林孔子后裔祭祖大典在此隆重举行。600多名海内外孔子后裔代表齐聚孔林,慎终追远,缅怀先祖功德,传承诗礼家风。

中国多地发现活态《诗经》学术研讨会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当清明的微风带着丝丝缕缕的哀思与生机拂过大地。忆往昔(2024年11月16日),由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主办,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诗经文化)统筹举办的“中国多地发现活态《诗经》学术研讨会”圆满开展

【龚开喻】现代新儒家论“见在良知”——以熊十力、唐君毅、牟宗三为中心

现代新儒家关于王龙溪“见在良知”的相关论说有“传统本体工夫论的现代诠释”与“心性本体的现代建构”这两个重要向度。牟宗三更通过与康德哲学的对勘,经由古典本体工夫论话语到现代哲学话语的“脉络性转换”,在以“智的直觉”“理性底事实”为底据的“道德的形上学”的建构中重新激活了“见在良知”说。

【梁满仓】《颜氏家训》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

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家训历史悠久,《尚书·无逸》是周公还政于成王之后对他所进行的告诫,已初步具有家庭教育的性质。如果将它算作家训文献,那么家庭教育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至魏晋南北朝,家庭教育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而《颜氏家训》的出现则是一个标志性的成果。

【李若晖 钟章铭】帝籍周道——清华简《系年》第一章对中国古典政治的根本判断

厉王被放逐是这些矛盾的集中爆发,共伯和摄位则是对这些矛盾的弱解决。但是传统“王者”观念最终牢不可破,宣王抛弃“帝籍”,以唯一之“王者”居“王位”掌“王权”——西周王朝的最终破灭,标志着中华文明史上的人文性政治理念从此与政治实践脱离,成为思想者的永恒梦想。

2025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在儒教圣地曲阜举行,两岸青年同祭孔

2025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3月31日在儒教圣地、孔子故里曲阜开幕。台湾地区共有500余位各界人士与会。孔子文化春会期间,除了举行斯文在兹儒家四圣家学会讲,还举办了“走进孔子”台湾青年行读儒学体验营、海峡两岸礼乐嘉年华、就道·弘道敬师礼、海峡两岸崇圣成人礼等文化活动,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守护海峡两岸共同的精神家园。

【冯时】探源溯流:从文字起源认识中华文明

一个根本的问题是,什么是中华文明?“文明”属于己身文明的概念体系,所以要从自己的文献传统中追溯其本义。我归纳为三条:中华文明第一重视道德,第二是知识,第三是礼仪,这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三要”。对文明社会而言,道德是成人之本,知识是立身之本,礼仪是治世之本,从而形成中华文明的“三要三本”。

【吴飞】作为实事求是之学的古典学

思想的追求,是古典学赖以生存的土壤;学术的规范,是古典学得以发展的保障。二者的对立统一,乃是古今中西任何时代古典学得以繁荣的辩证精神,即实事求是的精神。它使古典学成为活泼而非教条、创新而非陈腐、高贵而非狭隘的现代学问。古典学研究的基础,是学习古典语言、研读古典经籍、追想古典制度。

孔子文化春会于磐安榉溪举行 儒风礼乐在山野扎根

春和景明,桂川溪畔,弦歌再起。4月7日,“婺州儒风怡和礼乐”2025孔子文化春会榉溪会场在磐安县盘峰乡榉溪村举行。

【朱承】《尚书》中的治乱认知及其应对之道

《尚书》中对治乱的忧患性认识,以及由此形成的价值判断、观念型塑、理想构划等,以“原初性形态”展现了儒家政道与治道的缘起及其发展,对于理解人类治理活动的本质以及现实的人类政治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董成龙】形式化、形式主义与中国历史的政治哲学论纲

政治哲学不是与政治史无涉的理论言说,而是可以提供重审历史变迁的重要视点,形式化、形式主义与再形式化就是理解中国历史的一种政治哲学进路。形式化是要为活泼泼的质料赋形,将政治凝成为固定的制度与仪式,但其完成也意味着“流于形式”的形式主义的开始,形式被视作一个可以在内容空洞的情况下继续发挥作用的独立存在。要使政治保持···

《孔子研究》2025年第2期(总第208期)目录

《孔子研究》2025年第2期(总第208期)目录

2025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成功举行

3月31日,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山东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济宁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深圳至圣孔子基金会联合举办的“2025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在曲阜尼山圣境尼山讲堂启动。山东省委常委邓云锋出席并宣布活动启动。

【胡江荣】叶适《石洞书院记》的教育境界与精神传承

石洞书院始建于公元1148年,由汾阳王郭子仪第十七世孙郭钦止创建于浙江东阳,曾汇聚朱熹、吕祖谦、叶适、魏了翁、陈亮、陆游等理学大家讲学论道,是濂洛之学、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等学术流派交融荟萃之地,是南宋的学术枢纽和思想熔炉。

四川崇州孔村乙巳年文宣圣会隆重举行,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三月,崇州市道明镇孔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文化盛典。28日,“崇州孔村乙巳年文宣圣会”在孔村隆重举行,数百名孔子后裔与传统文化爱好者齐聚儒雅孔村,共同见证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

北大第三十四期礼学沙龙,许子滨主讲“郑玄礼注据《论语》推明礼意探析”

2025年3月21日午后三时半,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十四期礼学沙龙在静园二院208室如期举办。岭南大学中文系许子滨教授带来了题为“郑玄礼注据《论语》推明礼意探析”的精彩讲座。

中国哲学史学会2025年年会分论坛综述

2025年3月14-16日,“世界历史”中的中国哲学研讨会暨中国哲学史学会2025年年会在湖北武汉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哲学史学会主办,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承办,武汉大学《民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协办。本次会议旨在探讨中国哲学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演变及其时代使命,在“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已经来临的当下,···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