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洪范》篇记载的是箕子向武王传授的治国之道,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洪范口义》虽然仅是宋学先导胡瑗的授课讲义,但在北宋“洪范学”史上具有开创性,无论是解经的方法还是思想内涵,都体现出宋学的特征与鲜明的时代意义。
前些天,我们讲了宋王朝的君权、相权与台谏(1、宋王朝的君权;2、宋王朝的相权;3、宋王朝的台谏),今日我们再从整体上总结一下宋王朝的权力结构。首先需要指出一点,宋朝的这个权力结构当然不是什么“三权分立”,而是一个复合式的“二权相制相维”。“制相维”正是宋人自己提出的概念。
由福建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中心主办,福建省图书馆协办的“《正谊堂全书·杨龟山集》的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16日在福建省图书馆正谊书院举办。
本书以两宋之交湖湘学派、龟山学派、江西诗派道论与文学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了三大群体的学术思想嬗变过程,详细考察了三大群体学术思想嬗变影响下的诗学观念与具体创作。本书从两宋之交儒林学者与文苑士人的交往入手,以该时期突出之美学风格、凸显之文论话语与该时期理学的关系为对象,寻绎理学与文学交互影响的方式,通···
2024年8月18日——19日,由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共同主办,许昌元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黄河人文传习馆承办,全国实学研究会、华夏文化促进会、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全国儒学文化社团联席会议秘书处、山西当代儒学研究会、北京儒学文化促进会、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山东省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会、香港中华儒学···
胡瑗是宋学的重要开拓人物,他通过复兴师道创建苏湖教法,推动了宋代书院的发展。宋代书院从兴起到大盛,代表了宋儒复兴师道而重建政教文明的理想追求。
《列子·天瑞》记曰:“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成中英先生的一生,是为追求真理而“生无所息”的一生。如今,“明月不归沉碧海”!愿他在那彩虹隐约的天堂之岛,得到最好的安息!
如此江山,代有儒生承道统;何等家国,世存经典洽大同。
这次来开会,我本想讲一点孔子基金会的成就。但成果展览和纪录片都已经展示了,也不必重复了。来的路上看到昨天发的小视频,学典兄有一段讲话,说孔子基金会的成立是中华文化复兴的起点,我觉得讲得很好,层次也高。所以我就不具体讲成就成果了,讲讲我对孔子基金会成立和活动的几点认识。
本书是作者“生活儒学”(Life Confucianism)的选集,从2004年至2021年间作者关于“生活儒学”的大约200篇文章中选出,按照导论、方法论、本体论、知识论、伦理学、美学、历史哲学的大类编排而成。
作为“宋初三先生”之一,大儒胡瑗开程朱理学之先河,以“明体达用”为核心教学理念执教湖州,形成一套“有体有用有文”的系统育人模式,注重培植根本、启发潜能、各顺其性,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世称“湖学”。
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汲取养分,创造与西方自由主义民主不同的政治哲学和治理模式,让中国以一种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书即是这方面的一个尝试。 儒家是中国历史上的主流政治哲学,也是中国人深层心理结构的总结。本书回到先秦儒家,从儒家经典著述里发现和汲取养分,用现代分析哲学的方···
宋型文化是清人从治学方法角度提出的相对汉学而言的一种新的文化范型,它的底色是宋代儒学。宋代儒学是儒学的第二次创造,是汉唐以来思想文化发展的集大成,也是对先秦孔孟儒学的自觉继承和转化。
10月11日上午,莲池讲堂第40讲在莲池书院(古莲花池)直隶图书馆开讲。本讲中,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邓洪波教授以“东亚书院文献整理与研究”为题,从东亚书院与书院文献概述、东亚书院文献的分类与特点、东亚书院文献的研究与整理和研究展望等方面进行国学讲座。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是地方文化的主流。儒学是蜀学最深厚、最浓重的主体和底色。研究蜀学,不可能不涉及儒学;而研究儒学,也往往离不开蜀学。
刘庆,一位深耕企业文化领域多年的咨询顾问,现居青岛,专注企业文化建设落地、企业文化变革。平时忙碌的咨询烧脑工作之外,喜欢读书撰文,写字画画。他说:咨询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命的体验过程……不同的客户不断给出不同的课题,让自己不断成长,不断“打怪升级”,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不少朋友。
为弘扬朱子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0月16日,第三届考亭论坛在三明尤溪县开幕。
宋代庆历前后发生的学术文化转型产生的影响极为深远。正是胡瑗“湖学”等大量学者的努力,助推了北宋实学思潮的形成和发展,并付诸“王安石变法”的施政实践,促成了南宋事功学派不断兴起,为江南经济发展的儒学理论合理性树立起官方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起初以为,在声势浩大的“国学热”背景下,设立“国学”学科或专业只是个时间问题,而且不会久远。但新近发现,“国学”学科或专业没有设成,反倒是出了个“中国古典学”专业,据说是取代或覆盖了“国学”专业。开始还以为是“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觉得这大体是成立的。仔细确认名称后,感觉还是较多较大问题值得讨论的。
陈明则从建设的视角提出,以理代天的理学的兴起反而造成儒教“无根偏枯”,因此需要从公民宗教视角重新理解儒教。笔者的闽台萧太傅信仰研究部分印证了陈明的观点,进而表明民间信仰是中华民族在复杂历史变迁和多样地域环境下,由生存繁衍而产生的多种需求自然衍生的结果,同时与宋明理学兴起并推动中国社会整体儒教化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