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珍生】再现新儒学思潮复杂面貌的精神图谱——评郭齐勇著《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研究》

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出场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紧密相连的。在东西文化交流交融的历史背景下,在现代性的冲击、裹挟下,现代新儒学思潮以阐释儒家精神在当代社会合法性、并力求使儒家精神在当代社会固守自己思想家园为使命。

【空山】可疑的民国“大师”

今人往往认为民国是一个群星璀璨、大师辈出的时代,其实此论大可商榷。在笔者看来,今人所推崇的民国“大师”们大多可疑(按:此处所说的大师,是指国学方面的大师),实在说,民国并没有几位真正的国学大师。

【余东海】圣人有情有私论

尝闻人言,圣人无情或忘情。《老子》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不仁自然无情。《三国志·钟会传》裴注曰:“何晏以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其论甚精,钟会等述之。”《世说新语·伤逝》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张昭炜】方以智与阳明学

当阳明学遭遇寒冬时,“真孤”不仅传承阳明学法脉,而且推进阳明学理论的发展,践行阳明学的真精神,甚至培养更多的阳明后学传人。方以智以真孤担当,晚年在青原山疗教救学,烹炮诸子,建药树堂,为阳明学的“核仁”提供庇护。

【吴启讷】中美对决与港台乱局促进中华民族国族建构

近代中国国族建构的过程中包含了几次改朝换代、改造社会的革命。当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经济得到快速成长之际,整个社会氛围转向重新检视革命的缺失和代价。

【启良】如何认识船山哲学的世界性意义

欲彰显船山哲学的世界性意义,重点不在于将其同黑格尔这样的西方哲人作个案比较,而是将东西方思想史上关乎人类共同问题的求解同船山哲学结合起来考察,看看船山哲学究竟有哪些高妙之处。

【丁纪】真自由者,必为善,不为恶

自由意志所可以作之为之之善与恶,究竟是夐然独立于自由意志外,自由意志为之也无加于其为善恶,不为也无减于其为善恶,还是其竟取决于自由意志之为与不为,为之然后成其为善恶,不为则亦无所谓善恶、不见其有善恶?

儒学,为世界提供智慧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9月28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的纪念孔子诞辰2570周年祭孔大典上,数百名学子在万仞宫墙前朗读《论语》经典语句,余音袅袅,响彻古城上空。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及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孔子后裔代表在内的200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依循传···

【吴钩】买买买买买买买买买买买买:成都人一年有12个剁手节

所有的传统节日,都是经由习俗的积累缓慢形成,比如中秋节,唐朝初年已有了中秋赏月的习俗,但要到宋代时,才将农历八月十五确立为中秋节。

【刘长焕】《大国酱香酒赋》(集前贤句)

余寓于京华有年矣,常答远客之问学于舍下。间有饮者喟然叹息佳酿之不可常沽,而竟怅然不知黔中乃酿造酱香之大国矣。

【张崑将】东亚阳明学与维新革命

阳明学在近代中、日、韩带有维新革命色彩,往往触及上述阳明“致良知”本是具有普遍主义(universalism)的精神,但在近代东亚却成为特殊主义(particularism),而为国家或政治服务。不过,如果我们追溯阳明学一开始的发展,就不难发现,不论是阳明弟子的推展阳明学或官方的压抑阳明学,在政坛里早已锣鼓喧天,它从来就不只是学术问题···

【王伟】中古家风家学与家族文学

自古以来,家族的长期传承与发展离不开良好家风的引导。家学则是指家族内部以血缘为纽带、代代相传的学业,是在家风影响下涵育子孙精神、砥砺道德品行的具体内容。

【龚艳青】汲取国学育人智慧

《学记》把教育的社会功能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在教育问题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对此,我们应始终保持必要的温情与敬意,善于汲取其中的智慧,让教育“归于自然”,回归教育真谛。

【董芬芬】春秋史书名称解析

《春秋》原为上古史书的通称,《汉书·艺文志》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冼岩】香港闹事者为的不是香港利益

现在大陆的态度很明确:香港既然要闹,就让它闹,结果自己承受;受制于“一国两制”,大陆对此也无能为力。香港的命运掌握在港人自己手中:是继续被人忽悠、利用,以香港萧条、衰退为代价替居心叵测者火中取栗;还是幡然醒悟,脚踏实地地争取相对可能的目标?

【董卫国】“不忘初心”的词源语境与文化意蕴

传统儒学语境中的“不忘其初”一语更强调对理想信念、历史使命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这显然更接近于今天政治话语中“不忘初心”一词。由上可知,无论从语义上还是从文献上,都可以判断《孟子》书中的“不忘其初”才是“不忘初心”一词的最早汉语辞源。

【金纲】中国传统没有宪法吗?

英国无成文宪法,却不乏宪法精神(老友夏彦才翻译白芝浩《英国宪法》指的就是宪法精神)。犹如吾土,虽无成文宪法,但却不乏宪法精神,至与英国一样,也多以往日经验行宪法之实,如“祖宗法”,如“誓碑”等。

【康晓光】文化+制度:慈善繁荣的两大支柱

尽管“慈善”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每个社会形态的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有所不同,但其不变的核心内涵可以归结为两个字——“利他”。所谓“利他”,即为了他人的福祉,自愿地、不求回报地、贡献出自己的宝贵而稀缺的资源。

【吴钩】宋朝人是怎么赌球的?

记得“世界杯”期间,有四种商品必定是热销的:麻辣小龙虾、鸭脖子、啤酒与足球彩票。中国在晚清之前并没有彩票,但以球类比赛为博彩工具的历史则非常长。宋代应该是足球博戏最为兴盛的历史时期,因为宋朝之时,足球运动风靡朝野,博彩活动也盛极一时。

第三届广东祠堂文化研讨会在英德市举办,探讨祠堂创新性发展

广东的祠堂文化目前仍缺少一种创新的模式,多数仍然停留在“有条件就搞,没条件就不搞”的状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