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广】经学须由文学而显 ——作为中国古典学基本方法的文章学

自2024年以来,随着中国古典学学科的设立,学界对这一学科的概念范畴、价值意义等,作了非常周备的论述。然而,对于中国古典学的研究方法,似乎少有论及。归根结底,中国古典学的核心是中国古代经典,如何读懂中国古代经典,便是中国古典学的基本方法。只有在读懂中国古代经典的前提之下,才能真正地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谈进···

【李健君】自由与中庸之道——论黑格尔对孔子的批评

把个体生命的日常时间理论化,并将其消解于人类整体的世界历史之中,这是黑格尔批评孔子的深层思维机制,而孔子的中庸之道却正可以回应黑格尔的批评。中庸之道植根于日常生活的时间性,即日常生活中的生命自由之道,是孔子对生命自由的领悟。通过以中庸之道回应黑格尔对孔子的批评,我们可以深化对生命自由的理解。

【许石林】传统文化界算啥?经济学家中的骗子才多哩!

骗子真的只集中在传统文化领域吗?从事传统文化名义的领域,的确骗子不少,但若论骗子最多的领域,则非经济学界莫属!传统文化界的骗子,连不懂传统文化的人都能凭常识轻易识破其骗术,他们的骗危害还大吗?而经济学界的骗子,不仅不易被识破,而且其本身纠缠于各种势力利益之中,即便识破其奸,也难以戳穿,故其危害之大,不可估量。

【和溪】衣冠明道:传统官服彰显礼乐教化

在古代政治文化体系中,官员服饰不仅是标识其身份的物质载体,而且包含着文明秩序的核心隐喻,服饰的形制、色彩与纹饰共同构成一套精微的文化符号系统。儒家礼乐教化在这一系统中获得最直观的体现,古代官员服饰的庄重华美绝非简单的审美偏好,而是超越实用功能,被赋予道德理想的政治图腾,是对传统礼乐文明的价值认同。这种将自然秩···

人民日报关注丨退休教师华介友办读经班,激活东林书院

有一个下雨天,华介友路过东林书院,里面静悄悄的,他想,诵读班办在这里不是很好吗?他找到书院负责人,诚恳地说:“东林书院曾是读书人汇聚的地方。如今,这里少了读书声甚是遗憾。”这份诚意打动了对方,很快,诵读班就在东林书院办了起来。

【陈赟】中国阐释学建构的中西问题和古今问题

通过对当代中国阐释学建构的“中西问题”、“古今问题”的考察,笔者以为中国阐释学建构的关键在超越普遍主义与风土性(特殊主义)、中国性与世界性的对峙,而建构以未来为导向、翻转西方阐释学、承付世界阐释学的中国阐释学进路;其进路并不能被化约为对三千年中国传统业已完成的了阐释经验的形式化、理论化整饬的“历史思路”,而是一种立···

2025全球祭孔丨马来西亚尊孔独中隆重举行释奠典礼,华文教协主办

为纪念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76年,释奠典礼在尊孔独中大礼堂隆重举行,约450人齐聚一堂,典礼在肃穆氛围中展开,祭孔人员严格依循古礼完成各项程序。陪祭官、正献官、纠仪官及礼生、乐生、佾生分工有序,配合六佾舞表演,使全场气氛更加庄重。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典礼吸引了众多教育界代表及师生参与。此典礼的主办单位为马来西亚中华文···

2025全球祭孔|韩国多地举办秋季释奠大祭,为国家重要无形文化遗产

孔纪2576年秋,韩国首尔钟路区成均馆,庆尚北道龟尾市的善山乡校与仁洞乡校,济州乡校,举行一年一度的秋期释奠大祭。这样的典礼每年在春季和秋季,由成均馆及各地乡校共同举行。这一仪式融合了文庙祭礼乐与佾舞两种传统艺术形式,而韩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整保存其原始形态的国家,因此被指定为国家遗产第85号。

【曾亦】刘逢禄《春秋》学著述再考

刘逢禄是清代今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春秋》学著述颇为丰富,但又存在诸多异说。本文详细考订了刘逢禄的《春秋》学著述,确认已刊行者有十二种,包括《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等;至于拟作而未刊刻的著述,本文在综合各家说法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重新考订,确认不过五种而已。此外还梳理了刘逢禄撰述《春秋》诸书的经历,辨析···

宋立林:不仅不懈钻研儒学,更是积极致力于“落地”

宋立林作为中青年专家学者的优秀代表,不仅始终不懈攀登儒学研究高地,更是亲力亲为,积极致力于“落地”。更难能可贵的是,二十年来,他每年都以不同形式,不遗余力参与到孔子文化节的相关工作和服务中来,也见证了这片儒学热土上愈加精彩动人的故事和乐章。

祭孔大典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密码,及红色政权首次举办孔子诞辰纪念大会

如果有一种祭祀仪式,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认同感,两千多年来连绵不绝,即使被称作夷狄的少数民族政权,也要对被祭祀的那个人顶礼膜拜。

经学的现代性和经学的开放性 ——杨国荣教授在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新生见面会上的致辞

作为国学的重要分支,经学也既包含哲学、文学、历史的内容,又需要自觉地向这些方面辐射。事实上,只要与国学具有相关性,就同时具有经学意义。也就是说,眼界需要放开,应同时着眼于整个中国文化和学术。

齐义虎 著《〈周官〉之制与大一统》曾亦序暨后记

《周礼》原名《周官》,以其来历不明本不在六经之列,西汉时刘歆校书秘府始发掘表彰之,向来被列入古文经学。作者定性正名,论述《周官》乃是一部混杂了历史元素和理想设计的制作之书,并非西周礼制的实录,恢复《周官》本名。继而尝试以今文经学的“大一统”视角解读这部古文经中的政制理想,从疆域格局、官制体系、信仰根基三方面深入···

2025全球祭孔图集(陆续更新)

金声玉振,天之木铎。唐代唐太宗下令各地州、县必须建孔庙,地方官必须岁时在孔庙祭祀孔子,自此孔庙成为中国古代政府官员祭祀孔子的正式场所。至清光绪三十二年,遂将祭祀孔子的规格升为国家大祀,与祭天之礼同等。近年来,中国各地纷纷恢复释奠礼,并在9月28日孔子诞辰同时举行。儒家网特将今年全球部分地区祭孔活动予以辑选,以共···

2025全球祭孔|海南崖州孔庙举办祭孔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崖州”系列活动的核···

西元2025年9月27日乙巳年崖州孔庙祭孔礼在崖城学宫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崖州”系列活动核心部分,活动以“大哉孔子 和合共生”为主题融规范礼制、高效流程与文化体验于一体呈现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贺卡丨教师节快乐!

大哉孔子,万世师表。教师节快乐!

【曾海军】“生生”:作为一种哲学的开端

“生生之谓易”中以“生生”言变化,不同于存在形态的变化观,后者追求一种认识规律。“道”既不能作为某种超时空的实体而存在,也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抽象原理,却能先于一切存在物。“生生”可以通过“道”获得同样的理解,而生生之理作为道理,不同于反映气之运行的规律。“无”不能成为一种开端,“生生”才是传统中不一样的开端方式。

【段重阳】“智的直觉”:道德何以能够为形而上学奠基?

牟宗三将康德的“先验对象=X”误解为“普遍性相”,否认了知性通过先验统觉创造自己对象的可能,从而将理性实现的道德法则和行为的创造视为真正的创造性活动。进一步,他将道德法则能够在情感中真实呈现视为智的直觉之可能的证明,指出了智的直觉是存有论的创造原则,即创造作为行为物的物自身,而此原则同时就是万物的创造之根据,这就是···

【刘悦笛】荀子“情性建构主义”的建构之道 ——从“化情”到“化性”起伪的儒家情本哲学

荀子的“情性建构主义”,并不是理性化的“道德建构主义”,而是同样注重感性化之“情理合一”的社会建构主义,但的确与“道德实在论”殊途。荀子“情性建构主义”的基本思路,是以从外而内的方式来翻转“性恶”,这种道德转变的目的就在于“道善”,由此就形成了所谓的“性恶道善说”。

【赵德高】《性自命出》认识论新解——以“语法”概念为中心的考察

通过维特根斯坦的“语法”概念,我们可以看到《性自命出》所表达的“天—命—性—心—物”的认识论结构本质上是一个层层深入的递归结构,即物的确定性可以递归到心的无限性,心的无限性可以递归到语言的确定性,语言之心的确定性又可以进一步递归到性的无限性,而性的无限性又可以递归到命的确定性,最终,命之确定性可以递归到终极的天的绝对···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