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重要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一书是孟子言论的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全书共七篇,篇目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和合共生的文化精神与生存方式在中华大地上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并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念。中华民族有着和合共生的精神价值和文明血脉。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有责任解答好中华民族和合共生的历史内涵及其当代生动实践,担当起传播中华文明的重任。
肇始于近代以来的中国现代化,在艰难前行过程中始终与中华传统文化携手相望,一同行进在一条既要互为助力又难免间有阻滞、既要协调促进又必然存在矛盾的历史通道之中。中国现代化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陪伴和影响,中华传统文化亦要接受现代化的审视与改造。中国现代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辩证联结,既是晚清至今的现实进路和客观存在,更···
《论语》开卷孔子的三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对于天道与性之关系,学界有多种理解,或解为体用关系,天道为体本性为用;或解为一多关系,天道为一本性为多;或解为母子关系,天道为母本性为子。甚至解为并列关系,识自本性为圣贤,得乎天命(天道)为圣王。
中秋赏月的风俗古已有之,我们从唐诗中就可以找到不少吟咏中秋的诗句,大概因为秋高气爽,正是最适合赏月的季节。不过,宋代之前,中秋只是表示节气,并没有固定在八月十五这一天,而且尚不是一个节日。宋朝时,政府才“以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中秋成为一个节日,始于宋代。
从1984年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工作,我就被她的千年神韵深深吸引,且爱屋及乌,由岳麓而湖南,而全国,而国外,守着书院历史与文化这个课题,一直没有离开,甚至变得三句不离书院,几近痴迷,被同仁贴上了“邓书院”的标签。也因此,但凡高校要做书院题目的研究生、各地要修复或创建书院的人,有不少前来咨询。
疫情闭关带来经济民生和两地互通的诸多障碍,美国制裁和新BNO移民带来对香港未来的某些忧虑,而香港国安法深入社会治理纵深面以及新选举法造成的政治生态“大洗牌”,也对香港的“民主文化”和相应势力形成前所未有的打击、冲击与改造效应。
悲痛不能靠五阶段说来解释:悲痛影响身体、大脑和自我意识,耐心是关键。
今天是辛丑中秋,群学书院与诸君分享历史学宗师钱穆先生的两段文字,选自《中华文化十二讲》。作者说:中秋这样的节日是人造的,但极自然,不觉有人造的痕迹。这就是那人文参加进自然里面而演化成为一体了。此中有信仰、有希望、有娱乐,极富礼乐意义,极富艺术性,亦极富传统性,极富有关于民族文化信仰之启示性与教育性。
女性从事哲学研究有什么特别之处吗?还是另一个本质主义观点阻止了我们前进?
很难否认数字时代尤其是智能手机革命已经改变了我们交流的方式。从前被认为缓慢的书写短信现在几乎是瞬间送达最遥远的熟人那里。由于短信和电邮交流发生的速度几乎和说话速度一样,书面交流已经变得越来越随意了。
要想正确评价余英时先生的学术则必须回归基本的问题:何为现代西方学术,何为中国学术?本文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从战后德国新旧学术及精神思想的对抗及转化,描述辨析了在西方近代及古希腊以来的思想史上的两种不同倾向的治学特点,介绍了何为现代学术。下部概述了西方学术的二元与一元倾向,知识论与本体论、真理论、学术与学说的区别···
那么,真正的丑闻是什么?是合法捐款问题和它们免税的事实。是学术能力水平考试(SAT)辅导课程。是大学令管理精英永久化的事实。是大学没有能令管理精英永久化的事实。是分数膨胀,是大学体育。
诸如学术专业主义和学术使命等理想当今的确还存在,但对多数人来说处于僵尸状态。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与本来应该服务的目标保持距离。大学老师或许不生产物质产品,正如马克思曾经写到的学校老师,但她是生产性劳工,除了教育学生之外,她也是“像牛马一样工作为学校所有者发财致富。”
本文谈论站在悬崖边上的自由的问题面。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核心是一种宗教观念,耶稣返回地球受到了质疑。
因为“正直之道”必须合乎“义权之道”,故而其中所承载的哲学价值和智慧含量才值得重视,不容低估。接下来将要探讨的这个问题,几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思辨性、也最“烧脑”的问题之一,曾引起学术界广泛而持久的争鸣,从而将“正直之道”的哲学诠释能量发挥到了极致。
恶心的对象消灭了表现的距离威力,用康德的话说,按其原始的物质性“坚持被欣赏”,既作为形象又作为现实。康德清教徒式地扭头不看恶心的快乐这个矛盾的、快乐主义的无形的强度,这种快乐有一种令他窒息的威胁。
有句名言,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宗教。东海曰,科学的尽头,西哲的尽头,宗教的尽头,佛道的尽头,都有儒学在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