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儒学面对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术流变展现出“和会与辩驳”的齐头并进,各派学说因时而兴起,依据各自传统、立场与义理关怀。融汇中西,沟通新旧诚为学界共识与学术大势,然“学术之事,能立然后能行,有我而后有同,否则不立何行,无我何同”。确立文明主体性及其价值是中西之间“和会而融通”、“兼举而并包”的前提与基础,“苟有···
今天出版社发来封面设计初稿,经过一番纠结后确定了印有话筒的一款,因为感觉话筒挺契合“访谈”这一主题。随意跟兰州凤鸣书院严荣华院长分享此消息,没想到她当即决定预购400本作为书院三周年庆的伴手礼。我很真诚地说著作出版后会送她几本,但作为书院周年庆礼物似乎有点高调。她也真诚地回复我“书以载道,载的这个道需要传播。您为书···
孔氏家族系指以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为一世祖,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逐渐子孙繁衍而形成的大家族,孔氏家族女性指孔子直系子孙的“妻”与“女”。秦汉以降,历代帝王尊孔崇儒,对孔子后裔恩渥隆重。从汉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孔子第十三代孙孔霸获赐“关内侯”、食邑八百户以祀孔子(《汉书》卷八十一《孔光传》)开始,孔子后裔获得封···
有一段时间,网上许多人都在讨论中国的“告密文化”,论者言之凿凿说,“告密”属于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传统文化是滋生“告密”的沃土。听得我的心都碎了,难不成“告密”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而“被告密”则是我们摆脱不掉的历史宿命?但细一想,又觉得不对。以我这么多年读史的印象,在传统社会,告密行为一直是受到主流文化排斥的,···
复:吹个牛:要是在我跟前,必摔死这狗,让那婆娘守寡去!这在过去是常识。《礼记·曲礼》云:“毋投与狗骨。”连人吃饭时,都不应该给狗扔骨头,何况与狗同食!我曾应邀去蛇口一富人家吃饭,他家的宠物狗习惯了人吃饭时蹭骨头,我严肃地说不可以!他们把狗关在别的屋去了。蛮夷无礼,该教训就教训。
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农民起义成功建立的正统王朝,朱元璋也是一个由中国农民自己扶植起来和塑造出来的皇帝。应当说,朱元璋在思想感情上还是一直保持着与民同其忧乐情感的,他对具有“民本”思想的儒学也并不反感。为争取更多的反元力量,他一改蒙元时期尚武轻文、“九儒十丐”的局面,从举义伊始即重视收罗儒生和利···
孔子究竟伟大在哪里?为什么他的思想不仅在历史上受到如此的尊崇,而且在当今时代依然是世界文明的重要思想资源,对人生和社会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孔子,人能弘道》的作者倪培民通过独特的“功夫”视角,从东西方比较哲学的广阔视野反观孔子所留下的精神遗产,深入浅出地对孔子思想的深厚价值做了系统的介绍和阐发,被誉为“中国哲学···
中国艺术有自身的源起、展开、演进,并形成与西方艺术有所不同的体系构成。明了这一中国特色,对于中国艺术在世界现代性进程中,从传统向现代演进,且因中西复杂互动而形成的当下艺术现状,会有更深理解。同时,对于现代学人在中国古代艺术书写上多以今天的艺术体系为基点,到中国古代历史中按图索骥地选取材料建构中国古代艺术史,会···
在中国古典诗学体系中,比兴作为独立范畴,拥有丰富且复杂的内涵,在中国古代诗歌世界是圆满自足的。有学者认为,“兴”这个概念难以在西方的文学理论中找到与之相匹配的概念。但是,在全球化时代跨语际的文学研究中,它的翻译与解义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欧美汉学界以“讽寓”(allegory)代替“比兴”来从事《诗经》研究,这种做法是否得当···
我对此以公羊学“文不与而实与”的方式处理。理论上完全不认同,认为儒马没有融合的可能,儒融于马则非儒,马合于儒则非马,此之谓文不与;现实中儒马融合的做法,具有重大的意识形态意义和不可或缺的必要性,是从马时代向儒时代过渡期无法超越的环节,此之谓实与。
李学勤先生在为拙著《鲁文化史》所作的《序言》中提到了《奏谳书》记载的柳下季断案的事例,李先生说,《奏谳书》中的文辞没有什么费解,而“白徒”和“倡”怎样成为刑徒的名称,实无法得其答案。所以李先生又说: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关于鲁国的了解还是相当有限的。由于古代历史的材料比较有限,而关于鲁国,《奏谳书》所涉及的内容虽然简···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整整1300年,在唐宋以后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结构中占据着中心地位,科举考试成为人文、教育活动的首要内容。古代科举怎么考?现代人对古代科举有哪些误解?科举传统与当今高考改革有何关系?
心性论思想是早期儒家思想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线索。从《孟子》《荀子》到新近出土的文献都显示,“心”与“性”是他们各自文本话语体系和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从这一核心概念出发,他们才建立了规模宏大的思想体系。那么,作为儒家思想开创者的孔子,他的心性理论是怎样的?这一心性理论与后代儒家的心性论思想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山东省西南部的邹城是一个县级市,地方虽不大,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古县,是邹鲁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故里。邹城古称邾国,又称邾娄,是周代方国之一。第一代国君曹挟,系高阳帝颛顼后裔,被周武王分封于邾。起初,邾国只是鲁国附庸,疆域大致相当于如今邹城全···
“重文德,兴学校”作为“正风俗”“治国安邦”的重要策略,备受圣明君主及政治家的青睐。“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周公在总结夏、商两代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礼作乐”,提出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德治教化思想,后经春秋战国时期孔孟等儒家学说的发扬光大,西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教政策···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一篇的开端,人们耳熟能详。然而,诗篇所言“雎鸠”为何鸟,它与全篇意义的内在关联如何?这种关联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内涵?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值得进一步探讨。最早提出“雎鸠”为《关雎》兴象的现存文献是《毛传》。《毛传》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句:“兴也。关关,和声也。雎鸠···
朱凤瀚《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竹简〈诗〉初探》(《文物》2020年第6期)对海昏侯墓出土《诗》本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使我们对海昏侯《诗》简的价值有了初步的认识。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有1200枚《诗经》简,虽然多为残断简,但数量如此大的《诗》简对我们讨论汉代《诗经》学相关问题意义重大。
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的出色战绩令世人瞩目。其中,跳水小将全红婵“碾压式”夺金,天才般的表现,引发全民关注。据报道,早在全国跳水冠军赛摘得桂冠时,全红婵就曾坦言妈妈看病需要很多钱,想通过努力训练跳水,用奖金给妈妈治病。面对光环和荣誉,没有所谓的“豪言壮语”,一颗质朴而真切的孝心感动着无数中国人。
七夕,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绕不开而又常谈常新的大众话题。数千年来,“七夕节”以其美好的情感愿景、深厚的文化底蕴、唯美的人文意境、通俗的话语表达,在中华大地上深深扎根、代代相传,在时代变迁中继古开今、不断延展,成为中国传统爱情主题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识。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佳节七夕节,自从《诗经》《古诗十九首》赞颂牛郎织女双星相恋以来,华夏儿女年年都过“七月七”。经历代演化,乞子、乞巧、乞美、乞功名、晒书、葡萄架下听悄悄话等民俗事象逐步融入七夕节庆,但无论如何演化,牛郎织女的爱情主线一直是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