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断了几十年之后,当传统节日之一的七夕重新回到都市人的视野时,已经被改造成不伦不类的“中国式情人节”。在商业力量的包装下,“约会”(甚至简化为“约炮”)被塑造为七夕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鲜花店(总得送女朋友一束鲜花吧)、餐饮店(总得请女朋友吃一顿饭吧)、酒店(前面的铺垫不就为了最后的开房吗?),生意被调动了起来,···
钱穆先生是文史大家,在晚年之际口授文章提及“天人合一”,既是最终的文化遗命,也是对秩序法理的终极关怀。法治思考和论述在钱穆先生洋洋大观的诸多著述中并不凸显,主要存留于20世纪40年代的若干篇学术论文之中,以《人治与法治》《中国人之法律观念》《法治新诠》诸篇最具代表性,并均收入《政学私言》之中。这些篇章并非突兀论述,···
青年时求学书院以问道。汤显祖自14岁离家求学后便负箧曳屣,转益多师,先后在拟岘台下求教于徐良傅,从姑山上受业于罗汝芳,国子监中更是问道于天下之名公巨儒。他对自己往返求学的各个书院感情深厚,始终念念不忘。如其在诗作《挽徐子拂先生》的序言中便回忆道:“仆自登徐公之门,辄以鲁连相待。”那时书院之中真是“逶迤城上有高台,···
青年时求学书院以问道。汤显祖自14岁离家求学后便负箧曳屣,转益多师,先后在拟岘台下求教于徐良傅,从姑山上受业于罗汝芳,国子监中更是问道于天下之名公巨儒。他对自己往返求学的各个书院感情深厚,始终念念不忘。如其在诗作《挽徐子拂先生》的序言中便回忆道:“仆自登徐公之门,辄以鲁连相待。”那时书院之中真是“逶迤城上有高台,···
人类早期文明中大多都存在着对天、地的崇拜。中华文明也较早产生了人格化的天神,《尚书》言尧舜禅让时曾“肆类于上帝”。天神“上帝”还频频出现在殷墟甲骨卜辞中。不仅如此,在距今五千多年的辽西牛河梁遗址中人们发现了三重的圆形祭坛,可能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祭天遗址;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中有方形或长方形祭台,学者据古人“天圆地···
如果大卫·休谟的死亡是真正的哲学家之死,他的一生似乎同样是哲学家的一生。他拥有思考的天赋,进行深入哲学思考的天赋。他渴望获得世界的认可,但不愿意千方百计特意去获得,用当今我们可能用的词就是“超脱”,这是其标志性特征。
宋朝绘画风格,与后世流行的文人画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异:宋人非常重视技法,注重写实。美术史学者郎绍君先生曾给予宋画的写实精神极高评价:“宋代美术在写实技巧上已臻中国古典写实主义的顶峰。……就同时代东西方各国古典写实主义艺术的水平与成就言,它毫无疑义是第一流的,称它占据同时代人类绘画艺术的最高位置,也并不过分。”
当今时代是思想一致性的时代。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所有时代都如此,因为人是群居动物,但在我们时代有一些不寻常的压力让我们必须与某种意识形态保持一致,阻止我们拥有自己的哲学。
中道文化之所以最伟大,是因为中道文化能造就最伟大的人物、最伟大的政治、最伟大的文明和最伟大的民族。圣贤就是最伟大的人物,王道就是最伟大的政治,中华文明就是最伟大的文明,中华民族就是最伟大的民族。
孟荀太极图,善恶一丹炉。价值概念转,宏大两轱辘。仁义自何起,解说赛醍醐。本有与作见,孟荀别两途。性有礼义否,有无自分殊。
我自1984年从北大哲学系读研究生毕业以后,被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工作。当时杂志社主张“编研结合”,即编辑人员在做好编辑工作的同时也要从事相关的专业研究。这很符合我到杂志社工作时的初衷,我曾说:我是以编辑工作为“公职”,不敢懈怠;以中国哲学研究为“天职”,绝不放弃。以前在读《黑格尔传》时,记得他曾···
《保训》引人注目,在于其“中”字;引起争议,也在于其“中”字。关于《保训》的“中”,学界的意见已有十余种之多,且不时有新说涌现,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但沈淀下来,真正有影响的不外中道说、地中说、诉讼文书说、旗旗说、民众说和军队说等几种。笔者认真阅读了学者的有关论述,感到要读懂《保训》,读懂《保训》的“中”,以下几···
中国哲学文献历经数千年文化积淀,是中国人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领域系统性、深层次的认识,也是中国智慧与人类生存之道的书写呈现,承载了中国人的知识、价值和方法论,凝聚着人际共在与合作的哲学理性。经过明末清初来华的耶稣会士、清代来华的基督教传教士和近现代海内外汉学家的不断努力,中国哲学文献的西语翻译成为传···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曲阜孔庙大成殿前的奎文阁,既是中国木结构建筑史上的代表之一,又因其作为曲阜孔庙的藏书楼,也就在事实上成为“圣道”的重要载体,使孔庙在文化上的象征意义得到进一步加强。因此,尽管奎文阁只是中国众多藏书楼中的一座,但其兴废变迁与孔氏家族···
孩子与君子都是赤子之心,然而同中有异。孩子的赤子之心是自然性的,会受到污染而变色;君子的赤子之心是文化性的,不受污染,永不蜕化。小节出入或难免,大节绝对不可夺。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虽整个国家吾往矣!
当下,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正成为风潮,《诗经》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浪漫,常令人神往。本文指出,《诗经》之于广大国人,往往是一部“文学作品”,但它在中国文化中所起的作用,却不亚于《圣经》之于西方社会的那般重要。如《毛诗序》所述,“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从夫妇之道起,使人得以理解社会人伦···
民以食为天,饮食乃头等大事。“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道尽了君子生活的雅和俗;而吃饭、品茗、饮酒,关乎人们的生活日常与交际层次,更兼有物质与精神双重文化属性,久而久之遂发展成为中国礼乐文明的重要内涵。古往今来,中国的饮食文化,既秉持中和之美、有礼有德,又于饮食之外、人情往来间、生活细微处,尽显君子之人···
民以食为天,饮食乃头等大事。“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道尽了君子生活的雅和俗;而吃饭、品茗、饮酒,关乎人们的生活日常与交际层次,更兼有物质与精神双重文化属性,久而久之遂发展成为中国礼乐文明的重要内涵。古往今来,中国的饮食文化,既秉持中和之美、有礼有德,又于饮食之外、人情往来间、生活细微处,尽显君子之人···
唐代中晚期发展出来的新田制,经由五代延续至宋代,宋代罕见地没有在开国之初制定类似于“均田制”的田制,因此被认为是“田制不立”。后世所谓的宋代“田制不立”,首先不是指没有施行井田制,尽管宋代会有人在这个意义上批评当时的土地制度不符合儒家理想。
文献与语言学研究关系密切。20世纪30年代起,钢和泰、汪荣宝、罗常培等先生就已经关注到敦煌文献中的语音问题,并利用其中汉藏对音材料开展语言学研究。其后的学者相继开展基于各类敦煌文献的西北汉语方言研究,成果斐然。在方言研究中,有学者偏重于各种语料文本,有学者从西洋传教士文献入手研究台州方言百年演变,有学者从元明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