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上天源于古人对天的信仰。人们对上天以及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鬼神精灵都有怀有敬畏戒惧之心,才会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出于对上天的敬畏,灾异之变就能使帝王警觉,反省理政当中的过失,减少施政当中的失误。因此,每当出现灾异和人为的治理失误时,帝王就会自我反省。
中国最终要展现于天下的是其文化价值观。历史上周边国家为中国所吸引,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所具有的文化吸引力。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连续未断裂的文明,就内部而言,也正在于“礼义”的文化价值观维系从而能化育人心、性情,可久可大。
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海子
近世颖悟如王静安(1877〜1927)先生,自言于《尚书》所不能解者十之五,以至学生杨筠如既已「博采诸家」、「时出己见」(王静安〈序〉语〉)而撰《尚书覈诂》,犹云可通者仅十之四五。
宋代理学家朱熹生前郁郁不得志,身后却极尽哀荣,元、明、清三朝都将他的学说尊为正统,于是程朱理学完成了从一门在野政治学说向国家意识形态转变的跳跃。
对于生活在宋朝的人们来说,最盛大、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并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
看近期日本对中国防疫的各种支持以及表现出来的礼仪,应该单独写一篇。但是,由于前面涉及这次防疫、避疫的两篇文字接连被删。遂决定不再对此事件发表任何评论文字。有朋友问用中国古代的礼仪如何解读日本对中国的这些友好的表现,这篇旧文中的内容应该能帮助读者理解。
汉武帝非常器重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弟霍光,汉武帝死后,霍光成为汉朝的权臣,掌朝廷大权二十多年,尤其是拥昭立宣,废昏立明,功劳至大,人们将其与商朝的伟大政治家伊尹并列,合称“伊霍”。
现在,官民一体,操同一种语言,文雅的又主动去所谓接地气,结果,粗俚的还粗俚,但纷纷仿效官腔之糟粕如空话套话大话假话,却无官家内容气息支撑,所以,一说话个个像虚火上升似的假亢奋,真虚伪。
最近,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名称一出,社会议论纷纷、各种解读,在此不做赘述。笔者田野调查中,也经常遇到雷火崇拜信俗现象。在此,以历史文献为主,佐以笔者田野调查中拍摄到的图片,草就一文,略述雷神、火神信俗的源头与流布。
南宋著名的诗人陆游写了很多首慷慨激昂的诗歌,“铁马冰河入梦来”;也写过一些凄婉忧伤的小词,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阙,便是这首《钗头凤》
在充分理解各国自主管制的政治与利益正当性的同时,我们也应思考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底如何理解和建构。武汉肺炎新型危机对中国进取型的国家战略和全球战略是一次重要的意义挫折和挑战,中国必须在抗疫周期中展现其制度协调力、技术攻关力、价值渗透力与全球合作力,否则必然产生“国民信任危机”和“全球信任危机”,掏空新时代进取···
日本汉语水平考试事务所捐赠给中国湖北高校的抗击“新冠”疫情援助物资的纸箱上附有八字寄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感动了无数的中国人。
经过多年的酝酿,加上四十余年学习中华文化的心得体会,这本专门围绕“君子”和“君子人格”的小书终于要出版了。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青铜展厅,看见一只西汉早期的青铜甑,不大,底部是很整齐的四组斜纹图案——关中人叫这种图案为席篾花。看见这只直径约1尺的西汉青铜素甑,让我想起关中的小吃:甑糕。亦可见这种炊具至少西汉就有了。
人们常嘲笑迂阔之人“对牛弹琴”,其实,今天“对牛弹琴”我看很多时候胜过对人弹琴。因为愚庸凡俗之人,不可以“乐始”,只可以“乐终”——即让他们享受成果就是了,不需要他们事先明白道理并参与,因为他们明白不了,也没有办法让他们明白。他们明白不了,而你非要去讲道理,收获的一定是误解、谩骂和侮辱。
就是凡事不能简单地否定,不必急分黑白,这也是曾国藩主张的。比如,一般人的概念中,民国初年那些军阀蛮横暴虐,做事粗鲁。的确。但是,你想想,这几天总是暴出有顽冥市民在公共场合说什么也不戴口罩,保安员警察好心劝阻,他们还辱骂对方,甚至拳脚相加,深圳还有个女的故意往超市货架上吐口水。对这种人,保安和警察只有有限制服并···
今年春节特殊,恐怕许多人节后都没有开工,更不要说什么“开工利是”。领不到“利是”,说说总可以吧。
受武汉肺炎疫情的影响,许多地方都出现了物价上涨的情况,一些地方还出现了物价控制的新闻,比如一则新闻说:西宁某超市一个包心菜卖到33元、黄瓜两根18元,被市民举报,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拟对该超市作出罚款50万元的处罚。另一则新闻说:“一棵白菜63.9元?河南郑州一超市因哄抬物价被罚50万”。网友看到这样的新闻,都忍不住纷纷叫好。
宋朝也有“春晚联欢晚会”吗?不太严格地说,有的。因为按照惯例,每年元旦(正月初一),朝廷要举行国宴,参与宴会的有宋朝君主、文武百官,以及辽国、西夏、高丽、大理等派来的“贺正旦使”。席间,照例有教坊伶人进演歌舞、百戏、杂剧等文娱节目。这一套在元旦国宴上表演的文娱节目,我们不妨称为宋朝人的“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