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耀明 陶长军】疏义《段注》证今古,注译《说文》铸经典 ——《说文部首段注疏···

胡安顺等《说文部首段注疏义》,体例完善,内容宏富,编校精审,嘉惠学林,是一部研治《说文》部首的经典之作。全书设有“字头加注”“《说文》原文注释”“《说文》原文翻译”“《段注》原文疏义”“部首集解”“同部字举例”诸项,不仅详细解释了段注部首的原文,且对《说文》部首原文也进行了解释和翻译。内容涉及古今音、古今字形、名物、校勘···

【景灿涛】礼学就是文化史之学

近年来,礼学研究整体上显示出复兴,乃至转盛的迹象,但尚存在不少问题。最近《古礼再研》《中国礼学研究概览》先后出版,这两部由武汉大学杨华教授著述和主编的新作与以往的礼学专论有所不同。

【曾亦】经学与哲学之间——读方朝晖《中学与西学》有感

我主张,一方面应该上承清代经学的学脉,而借鉴传统经学的研究方式;另一方面,应该充分吸收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至于目前的儒学研究,必须放弃“接着宋儒讲”这条迎合西方哲学范式的路径,而应该“接着清儒讲”,只有这样才能上溯到作为儒学研究源头的汉儒那里,才能真正理解孔子之道的精神。

【翟志勇】1840年以来的中国何以成为一个问题?

王人博先生的《1840年以来的中国》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理解中国的特殊方法,这种方法不是一种教条,而是一个鲜活的实践。

【肖永明】小切口大关怀的朱熹诠释研究 ——评《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

“克己复礼为仁”是儒学的重要命题。朱熹对这一命题多有措意,进行了创造性诠释,“克己复礼为仁”诠释在朱熹学术中居于重要地位。到清代,朱熹的“克己复礼为仁”诠释成为汉宋之争的焦点,彰显了儒学的分化和发展。由于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中的“仁”“礼”“克己”牵涉面广,对此加以研究,能窥一斑而知全豹,实现小切口大关怀,呈现朱熹学术···

【孙海燕】一部粹言经可传——思想史上的《近思录》系列之一

文化本身是有生命的。一部文化史,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成长史。中国文化能够源远流长、举世罕见,原因当然很复杂,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恐怕在于我们的古圣先贤能够洞察天道、世务与人心,彰显为道德、事功与文章,为后世留下了一部部文化经典。这些经典,体现着民族精神世界的宽广、强大与深沉,她们就像天空中璀璨的星群,照亮了我们···

【刘伟强】赓续传统书院精神,促进当代书院发展 ——评杜华伟《养德经邦:当代书院···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独特的教育机构,是集私学和官学之两长的特殊产物,从唐代产生,到晚清教育改制时并入官学而废止,延续了一千余年。古代书院发展至宋代已渐成规模,制度也渐趋完备。元代非常重视书院建设,出现了“书院之设,莫盛于元”的盛况。明代开始,书院走出国门,传到了朝鲜、日本、新加坡及东南亚各国,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及当地···

【邓军】阅读张灏先生的点滴体会

我觉得张灏先生在这本书里面其实给了我们一种方向,一种方法论,就是我们把这些不成体系的人物放在一个时代和思想的脉络里面,看他对这个时代的刺激,产生了怎样的一种生命反应与思想的回应,将个人的生命和思想跟时代整个地联系起来,这是思想史的一种研究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我觉得这是对思想史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同时也启···

【宋立林】许枫《人间事——〈论语枫解〉》序

我曾自诩“钱迷”——国学宗师钱宾四先生的粉丝。钱穆先生曾经说过:“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这将近二十年来,我一直奉为圭臬。

【唐陈鹏】重绘理学演进史 ——读何俊《从经学到理学》

凡学皆贵求新,理学亦不例外。尽管近四十年来,理学一直是中国哲学与思想史研究中最受学者关注、成绩也最为突出的领域之一,但就理学史的研究范式来说,却一直保持着其固有的特征。时至今日,学者们仍深受朱熹《伊洛渊源录》所开创的理学史研究范式的影响,纷纷以理学代表性人物及其学派作为理学演进的核心线索,绘就理学发展演进的基···

【董冰】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

近日,《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我反复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今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

【吕耀怀】《养德经邦——当代书院学人访谈录》读后

杜华伟在西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即保送进入中南大学伦理学硕士点,由我担任其硕士导师。在读期间,杜华伟虽然未必比其他学生更有天赋,但的确以十分认真、扎实的态度对待学业。我记得她的硕士论文的选题与管理咨询有关,是她对于自己当时兼职的管理咨询工作的初步而又有心的伦理思考。硕士阶段的学习完成且拿到硕士学位后,她以优异成···

【郭亮】儒家修身传统与中国哲学重建 ——评陈立胜先生《从“修身”到“工夫”》

陈立胜先生《从“修身”到“工夫”——儒家“内圣学”的开显与转折》一书试图回到源远流长的儒家修身传统来重建中国哲学。在这部具有典范意义的著作中,作者以其恢宏的历史眼光和深邃的哲学洞见,把儒家修身传统划分为春秋战国之际的德行培育时代、唐宋变革之际的心灵操练时代、清末民初的“过渡时代”、当今“人机之辨”的新时代,并藉着“轴心时···

【钟进文】仁·共在·命运共同体 ——读《仁与共在:儒学思想今释》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塑造、培育积极正面的人格,其中儒家“君子”的人格,为历代国人接受且推崇。以仁待人、和谐共在是君子必备的素养。

【邓林岩】时代命题与儒学之交融 ——读《仁与共在——儒学思想今释》

中国作为拥有古老智慧与丰富传统思想资源的大国,站在新的历史联结点上,如何利用好传统思想资源交出一份与时代主题相契合的答卷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命题。回溯过往的历史风烟,在细密的历史针脚间把握到相同的时代脉搏。振东老师的新作《仁与共在——儒学思想今释》在此意义上对上述问题做出了回答。走进《仁与共在——儒学思想今释》,再次···

【冯时】古文字阐释了中国文化的根本问题

尽管我们所说的古文字主要是指秦以前先民使用的古体汉字,然而从中华文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考察,由于在文字初创的新石器时代尚未形成一统的格局,而呈现为夷夏东西的形势,因此,我们所理解的古文字本应包括与古体汉字同时代甚至更早的民族古文字。这种文字起源的多源特点,是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中国古文字学时必须具有的观念。

【李敬峰】求朱子“四书”之所是

四书学作为朱子全部学术的结穴或中心所在,其独特的价值早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和重视,相关研究成果迭出不穷,使得若无新的视角、材料和方法,很难在这一肯綮领域有所突破和创新。北京师范大学许家星教授的新作《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以下简称《经学与实理》)以辨之极精、言之极切、引之极详、证之极明的鲜明特质,将朱子四书···

【冯渝杰】评《王莽》:作伪抑或成圣:王莽心史的一次重要探索

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中的研究者,在评价王莽其人其政时,往往呈现出巨大差异。歧见背后不仅透射出介于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历史学学科属性,也反映出历史上的王莽或者史籍文献所记载的王莽,可能具有比较复杂的多张面孔。

【周溯源】一部新见迭出的孟学史力作

孟子是儒家“亚圣”,孟子学说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对思想学术的发展演变,影响巨大而深远。历史上学人对孟子的研究从未停歇,成果如雨后春笋,形成了堪与孔学、老学、易学比肩的孟学。近年来,孟学研究成果迭出,而新近出版的周淑萍教授所著《先秦汉唐孟学研究》当属其中的一部力作。

【钟哲】想要研究《周易》,这本《周易新注》一定不能错过

《周易》有“群经之首”的称誉,在既有的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周易》作为最具核心性的经典,一直发挥着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历代学者均有校勘、注释与解说之作,构成了系统连贯的《周易》解释史,亦即易学史;并且广泛延展到学术的各个领域,奠定其基础世界观,造就其哲学思维模式。《周易》已毋庸置疑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枢纽以及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