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宋朝皇帝平时吃什么饭菜?

本文上次推送时,因排版人员疏忽,漏排了文字,导读文章断裂。今天重新排过,再次推送,并向各位致歉。

【唐文明】何谓现代性?

现代性要想成功地继承传统中有活力的、积极的遗产,必须通过现代性本身的原则(而非传统主义的方法)将古典性吁请回来,即通过追认将古典性本真化——本真化是一个现代原则,是吁请传统的唯一的现代方式——从而实现传统的现代性。在此,交往理性将成为一个历史的概念。

【米歇尔·克鲁恩】不敢做出判断的人文学科

是的,“安全空间”这个概念或许有些过分,但是它仍然强调了大学的首要义务。

【迈克尔·罗斯】不要抛弃“安全空间”

是的,“安全空间”这个概念或许有些过分,但是它仍然强调了大学的首要义务。

【卡特琳·帕特尼】移动的洞穴

托马斯·曼(Thomas Mann)的小说《魔山》(Der Zauberberg)的主人公是个年轻人,他前往瑞士阿尔卑斯山的疗养院拜访一位亲戚。那个地方很奇怪,因为病人从来不结帐离开。我们的主人公患上了呼吸系统感染,主治医生告诉他或许得了肺结核,并敦促他留在疗养院。他留了下来,这个疗养院就像一座魔山:进去以后,你就出不来了。

【陈佩】哀杨生

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才而得其时,又难矣!才之遇世,如孤舟棹海,有未发而失橹者,有方发而折桅者;有发至中流不抗,欲反不能,楫断舟沉者;有迎风千里,迷向而行,不意其将陷穷途者;有岩岸略见,欢号呼踊,而不知深礁巨石,隐然待之者。

【米湾】虽多危苦,未堕虚无——读《活着——致飞花》

冬平此诗,掘发美感,自不待言;能否救赎飞花不幸之短命,收莎翁“斯文不磨,汝命不朽”之效,则问诸上天与来兹。至于区区,吟咏之间,惟觉纡䋡婆娑,回肠荡气,类乎屈子“曾歔欷余郁邑兮”之怀者爰得发抒,如我私心之所愿也已。

【周书灿】“天下之中”与“天地之中”的文化意蕴

在古代文献中分别有“天下之中”和“天地之中”的概念,而且两个概念经常混用。由于这两个地理概念迄今仍在河南广泛使用,因此很有必要讲清楚这两个与河南相关的概念产生的特定背景及古人地理观念的形成过程。

【蔡相龙 陈彧之】庐陵气节——吉安历史上的“五忠一节”

八月的北京,立秋节气之后,天气已开始转凉。人声鼎沸的南锣鼓巷旁,罕有游人所至的老胡同,才真正蕴藏着北京这座古都的风味。

【张帆】属辞比事 惩恶劝善——中国最早一部史学著作《春秋》的成书与风格

《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史学著作。它的体裁是编年体,以鲁国纪年为纲,按时间顺序记载东周前期的历史大事。历史学家习惯上把东周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称为春秋,后期称为战国。所谓春秋时期,实际上就得名于《春秋》这部史书。

【刘续兵】从《史晨碑》看汉代的孔子地位

史晨碑,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刻。碑分前后两面,前碑一般称为《史晨前碑》,又名《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等;后碑一般称为《史晨后碑》,又名《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等。此碑立后一直保存在曲阜阙里孔子庙,1978年由庙内同文门下移至大成殿东庑中,1998年移入新建立的汉魏碑刻陈列馆保存至今。

【张小稳】魏晋南北朝女教不断发展

自西汉刘向撰《列女传》开始,女教便成为中国古代儒家礼教中一门独立的学问,发挥着稳定家庭、整合社会的作用。女教不单单指狭义的女子才艺教育,更重要的是妇德、妇礼、妇训、妇工、妇能等方面的培养。魏晋南北朝虽是乱离之世,但女教仍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冯时】西周以刑辅德思想的启示

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为今日乃至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西周社会崇尚道德,孔子赞之曰“郁郁乎文哉”。

【箸思庐】“常欲有所与人”:记钱穆先生集外逸文

这篇钱穆的毕业典礼致辞,《校刊》原题《本届毕业典礼演讲辞》,刊登在1946年5月30日出版的《华西协合大学校刊》复刊第三卷第八期《三十二级毕业纪念专号》上。联经版《钱宾四先生全集》、九州版《钱穆先生全集》均失收此文,近年对钱穆佚文的辑补研究亦未利用此篇。而刊登钱穆致辞的这一期校刊适为“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所缺,可能也···

前半生教马列,后半生传儒学——钱穆之子钱逊逝世

对于外界将其与盛名在外的父亲相比较,甚至认为他一辈子都活在父亲的光环下有些“可怜”。钱逊的孙女曾问过他是否介意,得到的回答是完全不介意。

【陈民镇】“我命由我不由天”:电影《哪吒》与中国古代命运观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是中国古代命运观的基调,而宿命论也不乏市场。《哪吒》的故事,脱胎自《封神演义》,不过《封神演义》更倾向于宿命论,与《哪吒》的旨趣并不相同。

【邢一轩】钱逊先生的最后嘱托:读《论语》,学做人

2019年8月22日,钱逊先生辞世。在钱先生辞世前五天,济南实验中学的邢一轩同学有幸与先生见了最后一面,这将成为他一生珍藏的记忆。

【常会营】追念钱逊先生

2019年8月22日,遽闻钱逊先生仙逝,颇为震惊。因为这两年开会每次见到钱先生,他都精神䦆烁,神采奕奕。钱逊先生是当代著名学者,也是国学特别是《论语》的推广普及专家。在国学热的今天,老先生在北京各著名高校如清华北大、北京各书院乃至全国的国学圈里享有盛名。这不仅仅因为他是国学大家钱穆先生的三公子,更多是与他三十年来投···

追忆清华大学教授钱逊,学生:师生一场,人生之大幸

8月26日,天色灰沉,国学大师钱穆之子,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钱逊先生的追悼会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黄仕隐】祭清華錢遜先生文

祭清華錢遜先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