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见体,何以发用?唯工夫而已。即用见体,非逻辑认知也,乃实证体悟也。依体起用,非教条强制也,乃工夫推动也。所谓工夫,即见体致用之实践方法也。无工夫,不能见体;无工夫,不能承用。体用为纲领,工夫为节目。不知体用,则工夫无统属;不做工夫,则体用无真机。此学有本体,是为宗旨;有理则,是为持循;有工夫,是为把柄;有···
《礼记·学记》对教与学辩证关系的阐明以及对为师、为学之道的申论,对于教学实践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学记》作为首次系统阐述教、学关系的著述,是中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与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其中,“学学半”的思想从本质上揭示出教与学的对立统一,蕴藏着丰富的教学思辨,值得深入挖掘和探究。
经学是诠释儒家经典的一门学问,对传统中国的文化、社会意识等有着深刻影响。作为儒家经典,《尚书》为历代学者疏解训释。对《尚书》的形成与流传、注解与考证等问题的持续研究,形成了专门之学——《尚书》学。
鲁学是先秦两汉时期重要的地域学派,对中国思想、文化、政治等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鲁学局限于经学或儒学范围,而广义的鲁学则是鲁地或鲁文化区的学问。作为一种地域文化,鲁学研究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厘清。
孔子晚年删述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中国学术文化的渊薮,其中的《礼》,西汉称“士礼”或“礼经”,魏晋以后称《仪礼》,乃是礼的本经,该书所记冠婚丧祭、飨射聘觐等礼,皆为周代的典礼仪式,共十七篇,内容涉及古代宫室、车旗、服饰、饮食、丧葬、礼器、乐器之制,及其形制、组合方式等,堪称周代社会生活的···
顾炎武《金石文字记》(蓬瀛阁刊本)之“自序”有云:“余自少时,即好访求古人金石之文,而犹不甚解,及读欧阳公《集古录》,乃知其事多与史书相证明,可以阐幽表微、补阙正误,不但词翰之工而已。”
作为孔子的故乡,“东方圣城”曲阜在千百年郁郁文气的洗礼中,留存了诸多与孔子相关的文物和遗迹。孔庙、孔林、孔府、少昊陵、周公庙、尼山、颜庙等处,至今尚存有不少与孔子、与儒学相关的碑碣石刻。
杨朝明先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曲阜儒家石刻文献集成”最终成果《曲阜儒家碑刻文献集成》,历经十载,终于面世,是传统文化领域的一件幸事。该书资料详实,印制精美,是一部珍贵的儒学参考文献。
在曲阜读书、工作20多年,不时地徜徉于“三孔”等胜地,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些或巍峨或精致的碑碣。不论是带领学生还是陪同师友去“三孔”,每次面对一些重要石刻,都要观摩良久,辨识文字,寻找其中的历史信息,感受其中的文化温度。
“臣”字的甲骨文、金文如人受捆缚之形,在上古社会,什么人会被捆缚起来?通常都是战俘,所以,“臣”字的本义指战俘,汉代郑玄给《礼记》的“臣则左之”章句作疏注,便指出:“臣,谓囚俘。”
圣学精要,在乎体用二字。体者,本体也;用者,发用也。天地万物必有根源,即体也;万物生生不息,变化无穷,即用也。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斯乃圣人大圆境界,亦示学者以修己安人之无上心法,垂千万世,不能易其辞也。
对于儒家和儒学,人们常把它与释、道两家一起,列为历史上影响中国文化的重要思想意识。甚至在这三家里面,人们普遍认为儒家的影响更大、更深、也更广。但是在先秦时期,儒家仅仅是诸子百家里面的一家。有人对诸子百家的说法提出质疑。其实,通过考古工作,我们发现先秦时期,特别是春秋时期就有很多的诸侯国。说八百诸侯,还不止,所···
生态兴则文明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生态兴则文明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或引用王阳明的学说主张,强调要“像王阳明那样‘诚意正心’、‘知行合一’,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那么,王阳明心学之于当今社会究竟有怎样的价值?王阳明心学由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四个核心命题构成,本文拟从这四个命题中探寻阳明心学的价值。
《周易》居六经之首,而易学有“在蜀”之称。巴蜀《易》学历史悠久,成果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历代巴蜀学人撰有《易》学著作370余种,现存者尚有160余部之多,构成中国《易》学史的一大奇观。其中,扬雄《太玄》、卫元嵩《元包》、李鼎祚《周易集解》、陈抟《易龙图》(存序)、苏轼《东坡易传》、来知德《周易集注》等,无疑是中华《易···
《歌乐集》,系西南政法七八级校友毕业卅年纪念诗词集,二〇一二年由线装书局出版。出版后,学长李尚公先生惠赠一部。纳诸箧衍已久,近日同道搜集盘山先生往年逸闻,传之网路,以相示。因念及《歌乐集》中收录盘山先生诗词歌谣二十首所,可资以考见其心境踪迹。乃摄为图片,公之于此,备同道参观。
我们知道,北宋元丰二年,苏轼身陷“乌台诗案”。诗案的制造者之一便是御史中丞李定,李定当时上札子抨击苏轼,措词杀气腾腾,直斥苏轼犯有四大“可废之罪”
“朝贡贸易”是海外汉学家提出来概括中国古代王朝对外贸易体系的概念。但坦率地说,这个概念并不准确。因为符合朝贡贸易定义的王朝,只有明代中前期与清初。而更长的历史时段都是“朝贡”与“互市”并行不悖,两条腿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