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晚林】挽蔡仁厚先生

不求新造,体天人性命弥久良贵。老实绍述,悟孔孟程朱永恒至尊。

【李博艺】挽蔡仁厚先生

仁爱满怀,赓续儒家大道,讲述千秋;厚德一生,致志圣门重光,知行卓越。

【陈明】悼念蔡仁厚先生

只见过蔡先生一面,但印象特别深。最难忘的是他手书的条幅,天地圣亲师。他说这就是儒教的信仰。那一瞬间的亲切感现在又重现心底,有些哀痛,有些欣慰,蔡先生正是天地圣亲师中的师,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郭齐勇】沉痛哀悼蔡仁厚先生

惊悉蔡仁厚先生仙逝,不胜哀悼之至。蔡老师是前辈学者,当代新儒家重镇!感恩蔡老师对我的教诲与提携!我曾到他的台中的家去拜访,也很荣幸与他一道在山东接受世界儒学研究杰出人物奖。我曾邀请他来武大讲学与出席会议,感念他的俯允。沉痛悼念蔡先生,他的精神风范永存!

【讣闻】蔡仁厚先生逝世

当代儒家学者、台湾东海大学首届荣誉教授蔡仁厚先生,于孔元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五月初二日壬申即西元2019年6月4日凌晨四时许辞世,享年九十岁。

【杨海文 马慧娟】试论郭齐勇教授的中国古代儒学研究——以孟子为中心

通过文献检索,我们发现:1990年代出土的郭店楚简给孟子心性论研究带来新机遇,新世纪之初的《孟子》腐败事件给孟子现代价值研究提出新挑战,这两件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引发了郭齐勇教授深入、持久地研究中国古代儒学。基于这一理由,我们试图以孟子为中心,展开其中国古代儒学研究的学思历程。

【韩星】和合五教,促进大同

在历史上,儒家对道教、佛教经过宋明新儒家的整合,实现了“三教合一”,形成了宋明理学这一儒学的新形态,以儒为主、道佛辅助,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结构。

【许石林】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先别急着杠,你先脑补一下嘛

早上收到一位北方朋友的微信——他喜欢读古书,也利用自己的公余之暇,整理本地稀见地方古代文献,为此放弃了许多追求现实荣利的机会。可是,他单位领导却非常反感他读书古书,曾在大会上批评:咱们有的人不与时俱进,到现在他读的书那个字还是竖竖的……

【杨蕊】用尽为民为国心——张养浩的故事

张养浩(1270年—1329年),字希孟,自号“齐东野人”,晚号“云庄老人”,籍贯山东济南。张养浩自幼以拾金不昧、勤奋读书而闻名乡里,先后被荐举为学正、礼部令史、御史台掾属,授堂邑县尹。

【乔欢】从“知”到“智”:《论语》中的知己与成己

个人德性的修养一直是儒学关注的中心,梁启超认为儒家哲学中心思想“可以《论语》‘修己安人’一语括之”。《中庸》提出的“成己成物”也是这个意思。所谓成己,就是成就自身的德性,在儒家学说中个人德性的成就不是无根据的,而是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实现的。

【李华瑞】孟子思想对宋代的影响

宋太祖赵匡胤是中国历史上大有作为的皇帝,毛泽东曾把他与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成吉思汗并称,他们的功绩各有千秋。但是纵观历史,宋太祖赵匡胤是最不好嗜杀的君主。下面讲述几个为人熟知的故事。

【田飞龙】5G技术性审查“政治化”的西方布拉格提案,意欲何为?

布拉格提案仅仅是以貌似中立的“网络安全”为由,实质在于巩固美国的技术主权和霸权基础。

【田飞龙】极限施压下的美式衰退与应对

中美贸易战离奇地没有协议,陷入持久战漩涡。特朗普的极限施压及美国鹰派主导的「不平等协议」,正在一步步唤醒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和对抗意志。这是特朗普谈判艺术的重大失败。中美贸易谈判历时一年多,若能遵循某种「密约」方式,或「明约」之外附加「密约」,则尽管可能是中国做出更多妥协与让步,仍可能签署正式协议。

邓洪波教授:东亚书院应由中韩朝日联合申遗

一方面,我不反对韩国书院作为儒家书院的一部分而申遗,对于东亚文化的传播和保护,我们乐见其成;但另一方面,韩国一家不能体现东亚儒家书院的全貌,不赞成韩国书院单独申遗,而主张中韩朝日书院联合申遗。

【许石林】你不是没有说话的权利,你是没有说话的能力

“我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近年来,网络便捷,瞎掺和的人越来越多,这句话的弊端也越来越显现了。这种浑话最害人,杀人无数,断人慧根无数。它让人泯灭求阙向学之心,而固执于一己之鄙陋,不思上进,不见贤思齐,不更过从善。

【张文靖 】《资治通鉴》中的修身智慧

在卷帙浩繁的历史文化典籍中,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以“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名传千古、闻名于世,它与《史记》并称“史学双壁”。古人云:“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可以说,司马光奉献给后人的《资治通鉴》是史书,更是古人修身智···

【许石林】 诱人子弟妇孺入戏曲迷途者,当受什么刑?

诱人子弟妇孺入戏曲迷途者,当受什么刑?

【许石林】好久没有看见谁能好好地写日常生活了,难道人们不需要?

现在的话剧,多数不是用话演剧,是用无味的字凑成的句子演剧,演谁都一样。连翻译了的外国名剧也被格式化无味寡趣——那次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戏剧大师奥尼尔的经典《榆树下的欲望》,台上三个男角色直撅撅地戳在台上,深呼吸、大喘气,大开喉咙,张开上软腭,说台词儿,若人物没动作,观众坐得远,眼神儿再不好,几乎不知道哪句词···

【李闫如玉 】王安石咏史诗中的历史观

咏史诗作为王安石诗歌中的一类重要诗作,在各类诗体里,最能体现出作者对历史的理解和对待历史的态度。这一类诗作,对我们了解王安石的历史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许石林 】为什么现在的人多数不给别人留活路?

听秦腔任(哲中)派传人任新民的《软玉屏》:“几杯美酒变沉醉”,单是这一句,就非常动人了!尤其是“由求辙”的发音、拖腔,非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