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更多
【孙广】经学须由文学而显 ——作为中国古典学基本方法的文章学

自2024年以来,随着中国古典学学科的设立,学界对这一学科的概念范畴、价值意义等,作了非常周备的论述。然而,对于中国古典学的研究方法,似乎少有论及。归根结底,中国古典学的核心是中国古代经典,如何读懂中国古代经典,便是中国古典学的基本方法。只有在读懂中国古代经典的前提之下,才能真正地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

思想学术更多
【李健君】自由与中庸之道——论黑格尔对孔子的批评

把个体生命的日常时间理论化,并将其消解于人类整体的世界历史之中,这是黑格尔批评孔子的深层思维机制,而孔子的中庸之道却正可以回应黑格尔的批评。中庸之道植根于日常生活的时间性,即日常生活中的生命自由之道,是孔子对生命自由的领悟。通过以中庸之道回应黑格尔对孔子的批评,我们可以深化对生命自由的理解。

会议讲座更多
会通礼乐古与今 通经致用搭桥梁 ——2025至圣礼乐会议与曲阜师范学校120周年纪念同···

10月11日,在曲阜“四氏学”旧址小礼堂,两场学术活动隆重举行。上午,举办了纪念曲阜师范学校办学120周年活动“曲阜师范学校百二十年师范教育会讲”;下午,2025至圣礼乐会议开幕,来自海峡两岸以及韩国在礼乐方面的顶尖学者和多个礼乐实践团体的代表就礼乐研究与实践中的古今问题和通经致用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达成诸多共识,会···

新书快递更多
辛亚民 著《归藏研究》出版

《归藏》史称“殷易”,与《连山》《周易》并称“三易”,在易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长期以来关于《归藏》争议不断,1993年,湖北江陵王家台秦简《归藏》的出土在澄清了部分疑案的同时,也迎来了对新的问题的探索。

独家专访更多
【陈明】裘锡圭谈不上与儒家“割席”,跟李学勤相比少了些东西

作为传统学问文字学属于小学,与之相对的大学则是关于天道、天德、天心和经邦济世的“玄学”,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神学、哲学、政治学。汉代董仲舒与汉武帝合作确立了五经的社会地位,训诂学就是服务于经学的。李学勤先生说“国学的核心是经学。”这是对经学对于中华文明之意义的认定与肯定。裘锡圭先生则在参加“古典与文明”的会议时···

【陈明】八十年代多重要李泽厚就多重要,跟余英时有差异

八十年代多重要李泽厚就多重要。现在的模样,很难说是李的思想逻辑之展开、那种现代性的展开。二者之间的紧张为许多的刷屏提供了动力,但只有对这种紧张进行理解诠释,才可以把他的著作从个人记忆与情感内重新嵌入思想史,在这样的坐标里进行评价讨论。这应该才是对一个思想家最好的纪念和尊重。

【独家】专访林安梧:“圣诞节”应该叫“耶诞节”,儒教是觉性的宗教

西方的重点在“神”不在“圣”,必须回归常态;耶诞节过度的浓郁,其实是西方文明(基督教文明)在整个中国的话语权更胜;儒教是觉性的宗教,基督教是信靠的宗教;应该把“天地君亲师”牌位立起来,塑造神圣教化空间;文化认同危机最主要是来自于话语权的不平衡,要通过彼此交谈对话来解决;必须对现代性给出一个新的反思,防止以“全球···

纪念追思更多
至圣先师,千古文庙: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

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谨以此文,致祭中华儒家思想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

纪念图卡丨一代儒宗,一生为故国招魂:纪念钱穆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

钱穆,近代儒家代表人物,清光绪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六月初九(7月30日)生于江苏无锡,于西元1990年8月30日卒于台北,享年96岁。字宾四,江苏无锡人。毕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旗帜,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

【李玲】从李启谦先生的学术追求看曲园精神

一代代曲师学人扎根学术、躬耕教育,以生命诠释“顶天立地”的精神品格。李启谦先生1956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历史系,从此扎根曲阜师范大学,一生致力于先秦史、孔子及儒学研究。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家文化更多
【专访】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讲座教授彭靖:···

在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中,家训、家书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家族传承的重要法宝,中外家训、家书各有千秋。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是中国传统家训文献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众家训之首”。

原道辑刊更多
【陈彦军】儒教之辩与民间信仰活化:以萧太傅信仰···

陈明则从建设的视角提出,以理代天的理学的兴起反而造成儒教“无根偏枯”,因此需要从公民宗教视角重新理解儒教。笔者的闽台萧太傅信仰研究部分印证了陈明的观点,进而表明民间信仰是中华民族在复杂历史变···

社会实践更多
人民日报关注丨退休教师华介友办读经班,激活东林···

有一个下雨天,华介友路过东林书院,里面静悄悄的,他想,诵读班办在这里不是很好吗?他找到书院负责人,诚恳地说:“东林书院曾是读书人汇聚的地方。如今,这里少了读书声甚是遗憾。”这份诚意打动了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