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门女教是一门以“厚德”为宗旨,以“载物”为实践的切实可行的学问。
儒门女教是一门以“厚德”为宗旨,以“载物”为实践的切实可行的学问。
这一事件暴露出的中国社会公平性的漏洞、教育法治的缺失、高校行政化的积弊及教授群体的“自我利益化”,却是更为根本的问题。事件只是病相,问题才是病灶,笔者期待这一次的网民“集体行动”能够引发体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去弊创制,推动中国更公平社会制度的反思与建构。
本书是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贝淡宁教授(Daniel A. Bell)的文集,书中反映了 作者从批判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社群主义者,转变为鼓吹将民主和儒家的优点结合起来的左派 儒家。作者认为,将儒家选贤任能的传统与讲究政治参与、自由、透明和宽容的民主传统结合起 来,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方向和必然结果。
“文王称王”是汉代经学中的一个重要论题。汉儒不仅对“文王称王”的典范性与合理性作出了明确论断,而且通过对经典透彻、精辟的解读和阐发构建了一套完整且自洽的义理架构。
西方的重点在“神”不在“圣”,必须回归常态;耶诞节过度的浓郁,其实是西方文明(基督教文明)在整个中国的话语权更胜;儒教是觉性的宗教,基督教是信靠的宗教;应该把“天地君亲师”牌位立起来,塑造神圣教化空间;文化认同危机最主要是来自于话语权的不平衡,要通过彼此交谈对话来解决;必须对现代性给出一个新的反思,防止以“全球···
摘要:“亲亲相隐”是具有普世性的观念和制度;文革中检举揭发亲人的做法,是不道德行为;“大义灭亲”有前提条件,不能简单地违背“亲亲”原则;保守主义在全球复兴,家庭伦理开始回归;制度上的复兴包括各个方面,法律制度的复古更化非常重要。
心兰谨按:盘山先生作《王道图说》,以“天”为最高本源,其下等差分殊为天、地、人“三才”。齐义虎君以为最高之“天”或可易为“元”,以别于“三才之天”。时予居深圳,齐君遂嘱予请益先生。丁酉岁杪,予与蒋柳盛拜谒先生于莲花山畔,因问焉,先生不吝作答。时在夏历腊月十八日,长治刘怀岗据录音整理如下。现授权儒家网发表,以飨读者。
“儒生文丛”是连续出版的思想文化类丛书,秉持儒家立场,坚持民间性、思想性、公益性,以弘扬儒学、提携后学为目标,旨在促进各界对儒家的全面了解,推动中国学术繁荣、文化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复兴。
在儒家义理中,仁为人之本,是人格的支柱、人性的核心和人的本质。本书以以仁为本理念为核心,将四书五经和历代圣贤言论融会贯通,形成了仁本主义观念集群,并以此为基础深入论述了各种儒学义理以及仁本主义的古代实践。
近年来,儒家在当代中国思潮中异军突起,再次自成一家,与自由派、新左派构成三足鼎立之势,影响力越来越大。本书主要汇集2016年度发生在儒学领域的重大思想文化热点,既包括文化评论,也包括学者对谈及媒体采访,集中反映了儒学最新进展情况和现状,见证当代儒家重大事件。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尚书》是五经之一,被历代统治者奉为“治道之本”。中国古代的《尚书》研究起自两汉递至明清。近代以降,随着历史和学术语境的巨大转变,《尚书》研究也发生了变化。
该培训通过对学员进行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个案、小组、三事分流、社区治理理论及基本方法的培训,打通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试图给社工接上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实现了三个目标:提升了南岸区持证社工实···
我多年读书治学,沉浸在自己的学术世界中,痛感中国文化长期遭到人们的误读误解,遂将兴趣转移到了传统文化义理系统的梳理。但任何一个有生命活力的文化,都是需要载体的,于是我便调入贵州大学创办了中···
清华简《程寤》的发表,为讨论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引起了国内外汉学界极大的兴趣。近日,美国汉学家、南开大学访问教授、芝加哥大学教授夏含夷(Edward L.Shaughnessy)在清华大···
“天人合一”“忠恕之道”“家国一体”是儒家传统文化中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国家关系的重要思想。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天人合一”“忠恕之道”“家国一体”思想,既需立足传统、匡清要义,又需直面现实、予···
作者导读:本文是我于2010年写的一篇长达45000字的长文《中国史观与中国现代性问题——中国社会发展及其现代转型的思想路径》中的一节,该文原发表于邓正来主编的《中国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12月冬季号。···
船山一生经历了一个由“晓梦”而“续梦”而“噩梦”而“筑梦”的心路历程,“梦”成为他人生与时偕行的精神寄托和价值引领。尽管现实生活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他的梦想,可他还是能够一次次从梦中醒来又一次次如同“···
儒家网编者按: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为了集中展示全球各地祭孔活动,儒家网特别编选年度图集,以飨读者。或有遗漏或错误,恳望指正。除特殊注明外,下列祭祀时间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