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追求的全球和平安全秩序是完整、协调、不可分割的,与美西方的“霸权安全观”相竞争并有着规范性差异。从未来演变趋势看,中俄全面合作关系将首先在双边范畴典范展现上述新秩序的原则和规范力量,进而在更大范围包括联合国层次推进更为健全的多边主义实践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这是中俄全面合作关系的共识基础和理想愿景所在。
许多学者根据孔子“不隐于亲”的评价,认为儒家主张只有攘羊这样的小罪可以容隐,而受贿枉法这样的重罪不可以容隐,并把后世法律中谋反等重罪不可容隐制度的渊源追溯至此。然而此观点所依据的是两个独立案件结合成的孤证,忽视了先秦儒家在解决道德两难困局时思维的复杂性。
所谓“诗礼文化”,是通过“诗教”“礼教”“乐教”体系所建构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与文明形态,是华夏礼乐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基础。
3月2日,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论”系列讲座第二讲“文化自信自强与中国传统”,在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603教室顺利举行。本场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齐家教授主讲,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辛亚民主持。课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联合北京语言大学主办,世界汉学中心承办的“世界汉学讲坛”第三讲于3月17日在京成功举办。
所谓“诗礼文化”,是通过“诗教”“礼教”“乐教”体系所建构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与文明形态,是华夏礼乐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基础。
士大夫是中国传统社会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中国的传统书院自唐末五代诞生到清末改制,经历了千余年。士大夫的经世情怀使他们和传统书院相伴而行,在他们的坚持和推动下,书院仍然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对中国文化传承、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士大夫作出了特殊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八十年代多重要李泽厚就多重要。现在的模样,很难说是李的思想逻辑之展开、那种现代性的展开。二者之间的紧张为许多的刷屏提供了动力,但只有对这种紧张进行理解诠释,才可以把他的著作从个人记忆与情感内重新嵌入思想史,在这样的坐标里进行评价讨论。这应该才是对一个思想家最好的纪念和尊重。
西方的重点在“神”不在“圣”,必须回归常态;耶诞节过度的浓郁,其实是西方文明(基督教文明)在整个中国的话语权更胜;儒教是觉性的宗教,基督教是信靠的宗教;应该把“天地君亲师”牌位立起来,塑造神圣教化空间;文化认同危机最主要是来自于话语权的不平衡,要通过彼此交谈对话来解决;必须对现代性给出一个新的反思,防止以“全球···
摘要:“亲亲相隐”是具有普世性的观念和制度;文革中检举揭发亲人的做法,是不道德行为;“大义灭亲”有前提条件,不能简单地违背“亲亲”原则;保守主义在全球复兴,家庭伦理开始回归;制度上的复兴包括各个方面,法律制度的复古更化非常重要。
儒家讲自强不息,还言当仁不让、勇者无敌,其实说的都是这些道理。但现代人常常误解其中深意,不知所谓强者、勇者并非从事功角度而论,而是在伦理意义上倡导“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也即无论在什么样的境遇之下都不能忘了本分,都要做一个坚守底线的强者、勇者。
我们关注「八孩铁链女」这一事件,主要是关注对这一犯罪现象的治理,希望推动制度层面上的反省调整,并进一步推动国家治理的改进完善。
此时此刻,重温孔子的精神,或许将增益我们的智慧,能够借以点亮文明的灯火,驱除世界上的狭隘、自私、野蛮与残暴,照亮民族前行之路。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因为游学、科举、仕宦的需要,北宋士人长期远离家人及乡里,从而无法履行他们神圣的家庭职责:对父母尽孝。可以说,很多士人实质上成为“不孝之子”。本书则将北宋士大夫群体追求世俗抱负与履行家庭责任之···
文化视域里的哲学之思——从Metaphysics与形而上学说起
慈济之志业对于儒学现代转换之路具有如下启示:首先,应从经典教育入手,培养民族文化正信。其次,应将儒学核心价值与人类普适价值对接,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时代潮流。第三,儒学应从学院走向民间,从义理···
刘长焕先生,北京开明文化书院山长(院长)、著名学者、辞赋家、诗人、诗词理论家,中国当代大悟儒门心法之实证传习者。其先后出任贵州遵义汇善谷书院院长、安徽芜湖中江书院院长、杭州吉尚大讲堂主讲、···
两代人的历史记忆汇集在一起,承载的内容既多,寄寓的感情也深,这似乎也成了贵州大学变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因而回首往事,想要表达或倾诉的内容实在不少,我只能稍加勾勒,不过留作纪念而已。
安乐哲(Roger T.Ames)于1947年生于加拿大多伦多,是享誉世界的中西比较哲学家、汉学家与中国哲学典籍翻译家,现任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荣誉教授、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会长、国···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2000多年以来,祭祀孔子的活动少有间断,堪称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